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流放怀孕被分家?父不详,母越强 > 第029章 就算没有青云梯,她也能送二哥上九天

只是祖父万万没想到,大伯比他想的还不堪重任。

大伯都不是为人不够圆滑的问题,而是不适合当官。

一个御史,竟然敢在皇子夺嫡的事上发表站队言论。

没满门抄斩都是因为其他御史怕殃及池鱼极力周旋的结果。

本就因身体不太好才辞官休养的祖父收到消息后直接气得一命呜呼。

临终前拉着沈清柯的手,含恨嘱托:“沈家靠你了!”

事实上,早在察觉大伯不适合做官后,祖父已经开始在孙辈里寻找下一代适合做官的。

在大乾,世家和皇室一样,嫡长子拥有优先继承权。

大伯就是嫡长子,只要他不太过分,祖父就不能越过他扶持二伯和爹爹。

到下一辈也一样,要优先考虑大伯的嫡长子。

然而大伯的儿子都是庶子。

大伯娘肚子里出来的,只有两个女儿。

嫁出去的沈清黛和同流放到北川的沈清丹。

大伯家几个堂兄,不能说都不成器,但都随大伯,为人处世方面略有欠缺。

用现代话叫,情商低。

二伯家倒是嫡长子也有嫡次子,包括沈清鸣都是嫡出。

只是二伯家几个堂兄弟从小被二伯娘娇惯溺爱,各个都是纨绔,吃喝玩乐一把好手,当官就算了,免得害人害己。

唯独沈清柯小小年纪就性子沉稳,文韬武略、为人处世之道远超其他堂兄弟,将来定能带沈家更上一层楼。

可惜如今被大伯所累,流放北川,只能在山谷里伐树盖屋,磨得一手老茧。

沈清棠咬着筷子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让沈清柯的才能就此埋没。

就算没有青云梯,她也能送二哥上九天!

***

休息了一晚,沈清柯和沈屿之大清早精神抖擞地忙活着架其他的木梁。

父子两分别站在前后两堵墙上,一人手提一根麻绳。

沈清棠负责在地上把麻绳套在木梁两端,父子俩齐齐使力把木梁提上去。

滑轮是好用,总不能满屋里挖坑埋支撑杆。

搭建好木梁后,再搭草苫子。

在南方,大概到这一步就可以开始挂瓦。

但是在北川,由于冬天风大雪多,所以在瓦片之下要先铺草苫子。

草苫子是北川的叫法,沈清棠还知道另外一个名字叫草帘或者草席。

为此,沈清柯和沈清棠专门进了一趟城。

沈清柯去农户家里买秸秆,用来编草苫子和草席。

沈清棠则去买了些小米、浆糊、和糊门窗的纸。

家里的调味料像盐和白糖也需要再补一些。

做肥皂的猪板油再补十斤。

小米七十文一斗,糊窗纸一文钱一张。

拉拉杂杂总共花了二百二十文。

还买了二十个鸭蛋和十个鹅蛋。

鸭蛋比鸡蛋还要便宜一点儿,四文钱就能买一只。

北川人似乎不太喜欢鸭子,鸭子比鸡要便宜十文。

反倒是鹅比较贵。

一只鹅要一百八十文,跟猪肉差不多价格,甚至略贵。

鹅蛋也贵,十文一只。

沈清棠想,小鸡能孵出来,小鸭子和小鹅应该也能孵。

又花费一百六十文。

还买了一口大铁锅,花费一百五十文。

之前买的锅是小锅。

现在买一口大锅准备放进新房的厨房里。

东西买了太多,沈清棠自己拿不过来,就坐在铁铺外面等沈清柯来接。

因为着急盖房子,沈清棠这次没卖肥皂和香皂,进城就买东西,买完就等着沈清柯。

麦秸秆农户基本每家都有,很容易买到,而且麦秸秆很便宜,十文钱就能买一大板车。

沈清柯又花了二十文买编织线,然后到城里去接沈清棠。

沈清棠买的东西放在麦秸秆上面。

沈清柯在前面拉板车,沈清棠在后面推。

兄妹俩很快回到山谷。

五间房的草席,一板车秸秆不够。

沈清柯往返五次,买回来五大车秸秆。

准备好材料,一家四口还是分工合作。

李氏和沈清棠负责编草苫儿,沈屿之和沈清柯则继续做木工。

门窗只有框架,还需要做门板和窗扇。

另外纸糊门窗,不怎么防风雨,还需要做门窗上遮挡用的木板。

编草苫也算是个技术活,并且这项技术不在沈清棠的技能范围。

不过一般农户都会,买麦秆时,兄妹俩顺便请教了下农户怎么编草苫子。

倒也不算难。

首先要搭个工作台。

工作台分两层,都是约一米长的木板。

第一层木板高度大约七十公分,在木板两端各竖一块土砖,然后在土砖上方再放一根木棍。

工作台就搭建完成,总高度一米多点儿。

草苫子的长度就是屋顶的宽度。

屋顶是三角形的,一边宽度大概有四米。

要准备几条十二米长的线,线两头都要绑上重物。

重物也不需要太重,小石头就行。

第一步要把十二米长的线绕在石块上,所以石块也不能太小。

绕的时候要注意两侧的绳子要一样长。

几条绑了重物的线要宽度均匀的搭在木棍上。

准备工作完成,可以开始编织。

先编草苫边儿。

取两绺麦秸秆,稍微浸湿拧成麦秆绳,编到需要的长度。

把编好的麦秆绳放到木棍上。

左手扶住麦秆绳,右手拿起第一条线的砖头前后互换。

一个绳结就此打好。

用同样的手法依次打好第三、第五、第……个绳结。

这样草苫边儿就完成,接下来才是正式开始。

再取一绺麦秸秆,麦秸秆的根部与棍子上的标识对好。

在第二个绳子处打个绳结,依次第四个、第六个打上绳结。

如果麦秸秆的长度不够,则需要再拿一绺麦秸秆在上一绺麦秸秆即将用完的绳结处续上,捆结实。

重复以上步骤,一三五、二四六的打绳结、续麦秆直到编到自己所需要的长度。

最后再封边。

封边和开头一样的步骤。

至于草苫子的厚度,要看取麦秸秆多少。

麦秸秆多,草苫子就厚,反之,草苫子就薄。

因为在瓦片下方不需要太厚,但是还要往上抹一层薄泥挂瓦,需要承受一定的重量,也不能太薄。

不管厚薄,取麦秸秆时,每一绺都尽量一样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