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回到高考后,利用先知成富豪 > 第351章 淇澳岛

回到高考后,利用先知成富豪 第351章 淇澳岛

作者: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4 00:27:56 来源:小说旗

淇澳岛(qi'ao dao),旧称奇独澳、其独澳、旗澳山、旗独山等,是中国广东珠江口内近岸有居民基岩岛,位于珠江口内西侧,东距内伶仃岛13千米,西南距唐家湾镇最近距离1.2千米,面积约18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24千米。行政区划属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截止至2017年,该岛屿人口约1200人。岛上有18座海拔超过100米高的山地状丘陵,最高峰185米,还有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是珠江口地区重要的迁徙鸟类栖息地。

该岛屿因岛上有旗澳山而得名。岛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花岗岩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屿东北、西南区域,基岩风化严重,植被茂密,全岛植被覆盖率达到90%。因珠江泥沙供应充足,岛屿在基岩岛基础上不断淤积扩大,其西北为重要的红树林泥质海岸。东南岸为基岩港湾海岸,主要的海湾有南芒湾、牛婆湾、后沙湾、大沙澳、东澳湾。2000年以前,岛上的主要对外交通方式是轮渡,最着名的是金星门渡轮码头,2001年建成的淇澳大桥使岛屿与珠海市区实现直通。2000年,淇澳岛被确定为珠海市生态旅游区。

岛屿历史悠久,有白石街、天后宫、抗英炮台等旅游景点,岛上的苏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岛上自然景色为“九湾十八峰”,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

形成演变

淇澳历史悠久,灿烂的文化点缀着这朴实的小岛,在岛上的后沙湾、东澳湾古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大量距今约4500至5000年的彩陶和白陶,它们是珠海迄今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据,而东澳湾古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典型最完整的沙石遗址。

自然资源

淇澳岛有大桥与市区相连。淇澳岛动植物资源丰富,岛的北部设立了红树林湿地保护区。淇澳岛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白石街、天后宫、抗英炮台和苏兆征故居是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淇澳岛自然景色优美,素有“九湾十八峰”之说,被誉为“珠海十景”之一,2000年被确定为珠海市生态旅游区。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湿地面...占候鸟保护协定总数(227种)的15%;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的16种鸟类,占中澳候鸟协定总数(81种)的19.8%,此外,区内还具有濒危动物。

主要景点

“淇澳八景”是淇澳岛的热门景点,它们分别是:鹿岭朝露、金星波涛、夹洲烟雨、蚧珠夜月、赤岭观日、松间流水、鸡山夕照、婆湾晚渡。

淇澳山青水秀,“九湾十八峰”,以极其原始质朴的魁力吸引着游人。淇澳八景:赤岭观日、鹿岭朝露、松间流水、金星波涛、鸡山夕照、夹洲烟雨、婆湾晚渡、蚧珠夜月,如诗如画,空灵秀逸。在这原始面积不足18平方公里的的淇澳岛上竟有17座庙宇,浸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村东祖庙始建于宋代,文昌宫建于清同治年间。

红树林湿地公园(施工中,河堤加固维护工程,暂停对外开放。预计工程到2017年12月结束,具体开放时间以红树林对外公告时间为准)位于珠海淇澳岛,北部是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淇澳红树林湿地公园的规划面积约370.3公顷,规划根据当地的实际景观资源和地形地貌,将公园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湿地科普教育展示区、赏树观鸟览鱼鉴蝶区、湿地探索游览区四个功能分区。景点和项目包括红树林博览园、广东湿地博物馆、湿地科普教育中心、桃花源、蝴蝶谷、蜻蜓池等。

四大景区

生态保育区对公园范围内西部的水域周边进行改造,规划种植红树林,并将中心库塘区作为鸟类的主要栖息地和觅食场所进行严格保护。同时,进行鸟类栖息地的修复、扩大和提高,吸引更多的鸟类来此繁衍。

科普教育区结合红树林湿地公园及湿地保护区内丰富的湿地景观特色,规划需要进行水域改造和浅陆地构造,进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赏树观鸟区改造现有鱼塘水域,营造不同水深的生态环境,并恢复红树林湿地生态景观。同时,构建一些人工景点,如景观桥、水生植物园、红树林迷宫水道、蜻蜓池等,丰富红树林公园的可观赏性和可娱乐性。

湿地探索区充分利用红树林湿地公园中部和东部的山地区域,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登山健身的场所。规划在中部山区主要建设登山道、观光亭及环山自行车道等。

历史人文

珠海市淇澳岛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上。岛上有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花岗岩条石铺成的淇澳白石街和一个古炮台遗址。据当地民间传说,这与鸦片战争前淇澳村居民抵抗英国人的武装入侵有关,而白石街是用侵略者的赔款修筑的。但是,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关于这场反侵略斗争的年代、起因、组织者、经过等等,有多种传说,让人疑窦丛生,莫衷一是。

人文史迹

淇澳岛不乏人文史迹,“沙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文化遗址,岛上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淇澳祖庙,建于明代的天后宫,清代的文昌宫等,以及历经280年沧桑依然翠绿的三棵榕树,都令人遐思。

其中,《两广总督卢坤致洋商谕令》等原始文件证实了鸦片战争前淇澳居民反侵略斗争的传说,使我们首次了解到事情的真相:1833年10月13日(道光十三年九月初一)中午,淇澳村民苏上品等四人正在金星山脚港口捕鱼,听到同村郭亚祥叫喊“夷人偷牛”。他们上岸看见外国人将牛拉走,便将偷牛人抓获。该村地保认为偷牛的是外国人,不能送官,让他们将其送回。当日申牌时分,有50多个外国人到村内寻衅打架,村民一起出来驱赶。外国人见村民人数众多,慌忙逃走。其中一人落在后面,用剑和鸟枪对付追赶的村民,后被苏上品用刀刺伤肚腹,倒地死亡。其余外国人在逃跑途中,见华人郭名秋和工人黄亚仰在田间工作,便将郭名秋绑架上船。黄亚仰叫喊,被他们放枪打伤,后因伤重医治无效死亡。1833年10月15日(九月初三),船主马基率领许多外国人乘坐舢板十余只,驶到淇澳村前,向该村开枪开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