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 > 第24章 变法再启途,博弈朝堂间

第24章:变法再启途,博弈朝堂间

龙坤成功摧毁神秘组织,暂时平定城中骚乱后,深知变法之路虽阻,却不能有丝毫停歇。他明白,这变法之举,承载的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梦想,更是天下百姓的安危福祉,只有让百姓真正从变法中受益,才能稳固根基,实现心中那宏伟壮阔的霸业宏图。于是,在那间常常弥漫着紧张气氛、承载着无数谋略与决策的议事厅内,龙坤再次召集了苏瑶、莫三娘、“幻影刀客”等一众核心成员,商讨变法的下一步举措。

“此次危机虽解,但反对变法之人仍在暗处虎视眈眈,犹如那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窜出咬人。”龙坤目光坚定,犹如炬火,扫视着众人,“我们必须加快变法步伐,将现代知识融入其中,让百姓切实得到好处,比如土地分配。可这地主阶级集团,就像那顽固的礁石,必然会强烈反对,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而要推行变法,首先得获得皇帝的支持,这谈何容易,需要我们从长计议,谋定而后动啊。”

苏瑶秀眉轻蹙,那原本白皙的额头也微微皱起,沉思片刻后说道:“要获得皇帝支持,我们得先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说服那些反对变法的大臣。这需要充分准备,不仅要有详实的变法策略,还得有理有据地回应他们的质疑,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莫三娘双手抱胸,眼中透着狠厉,犹如母豹一般:“那些老顽固,要是实在说不通,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看他们还敢不敢反对!”

龙坤摆了摆手,微笑道:“武力只能解决一时之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还是要用智慧和道理去说服他们,就像水,柔弱却能穿石。”

“幻影刀客”微微点头:“主公所言极是。我们还需挑选合适的人去推行变法措施,王安石变法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人不当,我们必须引以为戒,切不可重蹈覆辙。”

众人一番商议后,决定先由龙坤进宫面圣,试探皇帝对变法的态度,同时着手准备朝堂辩论,务必在理论和策略上占据上风。

数日后,龙坤身着华丽的朝服,头戴乌纱帽,身姿挺拔地踏入了那威严庄重的皇宫。宫殿内,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皇帝高坐那尊贵的龙椅之上,神色威严,犹如那高不可攀的山峰。龙坤恭敬行礼后,开始向皇帝阐述自己变法的新构想,着重强调了变法对国家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性。

正当龙坤言辞恳切地向皇帝阐述变法之道时,一旁的一些朝中权贵却暗自使着眼色。其中,以宰相李崇为首的几位大臣,微微抬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不满。李崇暗中踢了踢旁边的礼部尚书张谦,低声嘟囔道:“瞧这龙坤,真是不知规矩,竟妄图改变祖宗之法,这还了得。”

张谦嘴角微微上扬,似有附和之意:“就是啊,龙坤不过是个后起之秀,怎敢这般张狂。他以为凭些新奇想法就能得陛下垂青?”

李崇冷哼一声:“看他那副趾高气昂的模样,定是要与我们这些老臣作对。今日这般进宫面圣,怕是没好结果。”

龙坤其实隐隐察觉到了他们的暗中不满,但脸上并未显露丝毫,依旧沉稳地向皇帝陈述着自己的观点。

皇帝微微颔首,却也面露犹豫之色:“龙爱卿,你的想法虽好,但变法触动多方利益,朝堂之上恐有诸多反对之声,犹如那汹涌的波涛,还需谨慎行事。”

龙坤心中一紧,却仍坚定地说道:“陛下,变法虽难,但为了江山社稷的长远发展,如那千年古树,需不断修剪枝叶才能枝繁叶茂;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必经之路。臣愿竭尽所能,说服众人,推行变法,哪怕前方荆棘密布,我亦绝不退缩。”

面圣结束后,龙坤走出皇宫,正巧与李崇等人撞了个正着。李崇看到龙坤,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调侃道:“龙大人这一路风光啊,在陛下跟前那是滔滔不绝啊。不过,陛下虽然口头上没说太多,但我看啊,变法这事儿,恐怕没那么容易。”

龙坤微微行礼:“李大人这话可就有些差矣。变法虽难,但倘若我们为了避重就轻而不敢前行,又如何能让这大好山河繁荣昌盛。陛下圣明,如今已让臣着手准备,臣自当全力以赴。”

张谦在一旁阴阳怪气地笑着说:“龙大人可真是勇气可嘉。只是啊,这变法的阻力可不止朝堂上的几位大臣,还有那千千万万的利益相关之人。到时候,怕是龙大人会陷入无尽的困境啊。”

龙坤直视着张谦:“张大人,正因如此,臣才更要全力以赴。只要为了百姓的福祉,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臣也义无反顾。”

李崇听后,脸色一沉,呵斥道:“龙坤,你这话说得太过张狂。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变法可不是你一个小小官员说了算。你若真要一意孤行,到时候别怪我们这些老臣不客气。”

龙坤毫不退缩,坚定地回应道:“李大人,变法乃是为了天下苍生的利益,若是因一己之私而阻碍变法,那便是置百姓于不顾。臣不怕得罪各位大人,只愿不负朝廷,不负百姓。”

回到府邸后,龙坤深知前路艰难,每一步都仿佛行走在刀尖之上。回到府邸,他便与智囊团成员日夜商讨,精心准备朝堂辩论的内容。他们查阅大量典籍,结合现代知识,制定出一套详细且切实可行的变法方案,涵盖土地改革、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夜晚的灯火下,他们的身影依旧忙碌,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终于,朝堂辩论的日子来临。龙坤昂首挺胸,步入朝堂。朝堂之上,群臣林立,气氛紧张压抑,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那些反对变法的大臣们早已摩拳擦掌,准备与龙坤展开一场激烈的交锋。

辩论开始,一些权贵大臣们便开始轮番攻击龙坤。

李崇率先发难:“龙坤,你这变法之举,可谓是胆大包天。这祖宗之法,历经百年,一直运行良好。你未经深思熟虑,便妄图改变,其心可诛。”

龙坤不慌不忙,微微一笑,拱手说道:“李大人此言差矣。这百年祖宗之法,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国家面临诸多挑战。变法正是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如同江河不因巨石阻拦而改道,国家亦需与时俱进,方能长治久安。”

张谦接着冷哼一声:“哼,你说顺应时代,可你所谓的顺应,不过是胡乱折腾。变法涉及到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何曾考虑过其中的风险?”

龙坤神色镇定,目光坚定地回应道:“张大人,变法固然有风险,但不变法则有亡国之危。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土地兼并严重,民生凋敝。若不及时变法,难道眼睁睁看着国家走向衰败?我们提出的变法措施,都是在深入调研、考虑各种情况后制定的,旨在解决当前的问题,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其他反对大臣也不甘示弱,纷纷提出质疑,试图将龙坤反驳。

龙坤却如同一座巍峨高山,稳稳站在朝堂之上,用他的智慧和口才,一一回应着大臣们的质疑。他从历史典故谈到现实国情,从百姓疾苦说到国家长治久安,让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大臣开始对变法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斗争并未结束。朝堂辩论结束后,在皇宫的庭院中,龙坤又被李崇等人拦住了去路。

李崇一脸阴沉地说道:“龙坤,今日朝堂辩论,你虽巧舌如簧,但你别以为能就此得逞。你若不放弃这变法之事,往后有你得罪我们的时候。”

龙坤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崇:“李大人,变法乃是大势所趋。若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国家和百姓,那便是真正的罪人。臣不怕得罪各位大人,只盼各位大人为国为民,支持变法。”

张谦在一旁附和道:“龙坤,你别太天真。这朝堂之上,势力的较量可不是靠几句话就能左右。我们这些老臣的经验和人脉,你还不够了解。”

龙坤冷冷地说道:“经验固然重要,但若不能与时俱进,墨守成规,那所谓的经验也不过是陈旧的腐朽之物。臣有信心,凭借变法的合理措施和百姓的期望,定能在这艰难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尽管最终皇帝没有当场表态支持变法,但龙坤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在朝堂上的表现,已经让许多人对变法有了新的思考。

回到府邸后,龙坤并没有松懈。他和智囊团成员继续商讨,根据朝堂辩论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变法方案。夜晚的灯火下,他们的身影依旧忙碌,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同时,他们开始在民间悄然展开宣传,让百姓了解变法的好处,争取百姓的支持。

在挑选变法推行人员时,龙坤格外谨慎。他深知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教训,所以对每一个人选都进行了严格的考察。他不仅看重他们的才能,更注重他们的品德和对变法的忠诚。

经过一番筛选,龙坤最终选定了几位得力干将。这些人有的是清正廉洁的官员,有的是民间有识之士,他们都对变法充满热情,愿意为百姓的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

“你们肩负着变法的重任,一定要深入百姓,了解他们的需求,切实将变法措施落到实处。百姓是我们的根基,只有得到他们的支持,变法才能如那坚固的城墙,屹立不倒。”龙坤对这些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众人纷纷表示,一定会不辱使命。在龙坤的安排下,他们开始深入各个地区,为变法的推行做准备。

与此同时,龙坤继续寻找机会,向皇帝进谏。他通过各种渠道,向皇帝展示变法的成果和百姓的支持。

终于,在龙坤的不懈努力下,皇帝的态度开始有了转变。一日,皇帝再次召见龙坤。在宫殿内,皇帝看着龙坤,神色中带着一丝欣慰:“龙爱卿,你的坚持和努力朕都看在眼里。经过这段时间的考虑,朕决定支持你的变法。但你要记住,变法之路艰难,切不可掉以轻心。”

龙坤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竭尽全力,推行变法,不负陛下重托!”

得到皇帝的支持后,龙坤的变法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然而,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天下百姓的期待。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龙坤望着远方,心中默默念道。他知道,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崎岖,他都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了心中的霸业,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而此时,在那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新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