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世界名人史 > 第25章 亚历山大帝

世界名人史 第25章 亚历山大帝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5 10:17:54 来源:小说旗

在马其顿王国的佩拉,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在一片期待与祥瑞的氛围中呱呱坠地。产房内光芒大盛,仿佛白昼,宫廷占卜师见状,激动地高呼:“此子乃天选之人,必将改变世界的命运!”

腓力二世国王望着襁褓中的儿子,满是欢喜与期许,喃喃道:“我的孩子,你将肩负起马其顿的未来,成就无上的霸业。”

奥林匹娅斯皇后轻抚着婴儿,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笃定地说:“他是神的后裔,注定要踏上非凡的征程,让世界为之颤抖。”

亚历山大在宫廷中茁壮成长,自幼便展现出惊人天赋。别的孩童尚在玩闹嬉戏,他已对宫廷教师讲授的知识如饥似渴。

在剑术课上,老师演示着精妙的剑招,亚历山大目不转睛,迫不及待地接过剑,挥舞起来。老师赞叹道:“亚历山大,你对剑术的领悟超乎常人,假以时日,必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亚历山大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回应道:“我不仅要精通剑术,更要以剑为刃,开拓出属于马其顿的广阔天地。”

骑术课上,他驯服烈马,身姿矫健,引得众人喝彩。他对军事战略的研习更是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常与将领们探讨战术,令众人惊叹不已。

师从亚里士多德的数年,无疑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静谧的书房中,亚里士多德手持书卷,讲解着哲学的奥秘:“亚历山大,哲学探究的是万物的本源,是对世界本质的思考。”

亚历山大托腮沉思,随后问道:“老师,您认为万物本源究竟为何?是水、火,还是其他元素?”

亚里士多德微笑着解答:“不同的先哲有不同的见解,我们需在不断探索中寻求真理。”

在医学课堂上,亚里士多德指着人体模型,详细讲解人体构造,亚历山大好奇地问:“老师,了解人体构造如何帮助我们疗愈伤病?”

亚里士多德耐心解释:“知晓人体的奥秘,方能准确判断病症,施以有效的治疗。”

在科学探索中,亚历山大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他问:“老师,为何星辰会在夜空中闪烁?”

亚里士多德思索片刻后回答:“这背后蕴含着宇宙的奥秘,有待我们去深入探究。”这些丰富多元的学识,犹如坚实基石,为他日后的伟大统治奠定了深厚基础。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消息传来,宫廷内外一片混乱,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皆妄图在权力的巨大真空里分得一杯羹。

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在悲痛与危机面前,没有丝毫的怯懦与犹豫。他站在父亲的遗体前,眼神中燃烧着坚毅的火焰,那是对权力的笃定,对未来的无畏。他握紧双拳,发誓道:“父亲,我定将严惩凶手,守护马其顿的荣耀。”

他迅速行动起来,以铁血手段镇压宫廷内部的阴谋叛乱。在抓捕主谋之一的贵族卡修斯时,卡修斯吓得脸色苍白,跪地求饶:“殿下,我是被人蛊惑,一时糊涂才犯下大错,求您开恩啊!”

亚历山大怒目而视,呵斥道:“你这卑鄙的叛徒,竟敢谋害我父,如此恶行,罪无可恕!来人,将他拖下去,依法严惩!”言罢,卡修斯便被拖走,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见识到他的果敢与决绝。

紧接着,他将目光投向了蠢蠢欲动的希腊各城邦。在雅典,反马其顿的势力尤为强大,他们联合底比斯、科林斯等城邦,组成了庞大的联盟,企图彻底摆脱马其顿的控制。

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南下,当行至温泉关时,他遭遇了敌军的顽强抵抗。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希腊联军凭借天险,构筑了坚固的防线。

亚历山大望着险峻的关隘,对将领们说:“不可强攻,我们需智取。”他一面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四处游说分化敌军。

使者对小城邦的首领说道:“吾王亚历山大仁慈宽厚,深知各位在联盟中的无奈。只要归降,吾王定保你们城邦繁荣昌盛,不仅给予更大的自治权,还会庇护你们免受战乱之苦。”一些城邦在权衡利弊后开始动摇。

而在战场上,他则命令士兵佯装败退,引诱希腊联军出击。希腊联军见马其顿军队后退,以为有机可乘,纷纷冲出防线。

亚历山大看准时机,亲率精锐骑兵从侧翼突袭,大喊:“为了马其顿,冲锋!让敌人见识我们的怒火!”

士兵们士气大振,齐声高呼:“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一举冲破敌军防线,温泉关之战大获全胜。

之后,他继续向雅典进军。雅典城内,主和派与主战派争执不下。亚历山大再次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智慧,他向雅典民众发表演说:“雅典,乃智慧与文明的摇篮,我对你们的文化满怀敬意。我无意摧毁,只望携手共创辉煌。我们同属希腊文明,本应团结一心,而非自相残杀。”

一位雅典老者站出来,眉头紧皱,质疑道:“你虽言辞动听,但如何保证你不会奴役我们?马其顿的统治,是否会让雅典失去自由?”

亚历山大诚恳地回应:“我以马其顿的荣耀起誓,定会尊重雅典的传统与自由。雅典在我的帝国中,将继续闪耀智慧之光,你们的文化、习俗都将得到保护。我希望看到的,是雅典与马其顿携手共进,共创更加灿烂的未来。”

他的言辞恳切,打动了许多雅典民众。最终,雅典选择了和平臣服,其他希腊城邦见雅典归降,也纷纷放下武器,亚历山大成功统一希腊,为东征波斯奏响了激昂序曲。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站在赫勒斯滂海峡边,海风呼啸,海浪翻涌,他望着对面广袤的波斯土地,壮志豪情填满胸膛。

他精心筹备的远征军阵容强大,士气高昂。他转身对将士们说:“对面就是波斯,一个庞大的帝国等待我们去征服。我们将为马其顿带来无上的荣耀,让世界记住我们的名字!”当他率领大军渡过海峡,踏上波斯土地的那一刻,历史的车轮开始加速转动。

在小亚细亚的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波斯军队在河对岸列阵以待,河水奔腾,似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波斯的骑兵精锐在前,步兵在后,阵型严整。

亚历山大深知此役至关重要,他骑着心爱的战马布塞法洛斯,身披华丽战甲,在阵前巡视鼓舞士气。他高举长矛,对士兵们高呼:“今日之战,关乎马其顿的荣耀,诸君随我冲锋,定要让波斯人知晓我们的厉害!让他们见识马其顿勇士的勇猛!”战斗打响,他亲率精锐部队,如离弦之箭冲向敌阵中央。

波斯军队的箭矢如雨点般射来,马其顿士兵不断倒下,但他们毫不退缩。亚历山大身先士卒,他的长矛在阳光下闪烁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起血雨腥风。他的战马在河中嘶鸣跳跃,奋力冲向对岸。

在激烈的近身搏斗中,他的头盔被波斯士兵的武器击中,险些丧命,他却怒吼:“我不会倒下,马其顿不会倒下!为了祖国,杀!”更加勇猛无畏地战斗。

马其顿士兵们受到鼓舞,个个奋勇向前,高呼着口号:“为了亚历山大,为了马其顿!”最终以少胜多,击溃波斯军,为东征之路奠定了辉煌开端。

公元前333年10月,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一场决定波斯命运的大战拉开帷幕。

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倾尽全国之力,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前来迎战。战场上,波斯军队铺天盖地,战旗飘扬,人数远超马其顿军队。大流士三世乘坐华丽的战车,位于中军,周围是他的精锐卫队。

亚历山大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冷静自若。他仔细观察战场地形,发现伊苏斯平原一侧是高耸的山脉,一侧是浩瀚的大海,这是天赐的战术地形。

他果断下令,派一部分军队在正面佯装进攻,大张旗鼓,吸引波斯军的注意力。他对负责佯攻的将领严肃地说道:“你们的任务至关重要,要演得逼真,务必把波斯人的主力牢牢吸引住。马其顿的命运,就看你们这一战了!”

将领坚定地回答:“陛下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而他自己则亲率最精锐的伙伴骑兵,借着山脉的掩护,悄悄向大流士所在的中军迂回。当他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大流士面前时,大流士三世惊恐万分,脸色苍白如纸。

亚历山大毫不犹豫地冲向大流士,他的眼神中只有胜利的渴望,怒吼道:“大流士,你的末日到了!”

在激烈交锋中,大流士三世的车夫被马其顿士兵斩杀,大流士三世惊慌失措地喊道:“快,护驾,带我离开这!我不能死在这里!”随后抛下他的军队,在护卫的簇拥下狼狈逃窜。

这一役,标志着波斯帝**事上的衰落,亚历山大的威名则如雷贯耳,传遍四方。士兵们欢呼着:“亚历山大万岁!波斯必亡!”

公元前331年,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亚历山大迎来了与波斯军的终极对决。

波斯军为了这场决战精心准备,他们在战场上布置了大量战象和战车,战象的吼声震耳欲聋,仿佛能撕裂天空,战车的车轮扬起滚滚烟尘,遮蔽了阳光。

亚历山大面对这一壮观而恐怖的场景,没有丝毫畏惧。他提前数日仔细勘察地形,发现高加米拉平原上有一些微小的起伏和沟壑,虽不明显,但足以利用。

他召集将领们,详细阐述分兵诱敌之计:“我们先派小股骑兵在战场边缘挑衅骚扰波斯军,引得他们派出部队追击。然后,主力部队利用这些微小地形隐藏兵力部署,等波斯军主力进入包围圈,我们便发动致命一击。”将领们纷纷点头,领命而去。

战斗当日,小股骑兵冲向波斯军,叫骂着挑衅:“波斯人,你们不过是胆小鬼,敢不敢出来一战!”波斯军被激怒,派出部队追击。

随后,亚历山大率领主力部队利用那些微小地形隐藏起来,将马其顿方阵布置得严丝合缝,骑兵则隐藏在方阵之后。

当波斯军主力被诱入包围圈后,他亲率精锐骑兵如猛虎出山,冲向波斯军主力,大喊:“马其顿的勇士们,给敌人致命一击!为了我们的荣耀,冲啊!”

在战斗中,他的战马布塞法洛斯被敌人的武器击中倒下,他迅速换乘备用战马,继续战斗,高呼:“为了布塞法洛斯,为了马其顿,杀!”宝剑在阳光下闪烁寒光,每一次挥舞都能斩断敌人的武器或肢体。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亚历山大最终战胜了波斯军。

然而,长期的征战让士兵们疲惫不堪,他们思念家乡的亲人和土地,士气低落。

亚历山大望着士兵们那疲惫而又渴望的眼神,无奈地问将领们:“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难道就要放弃吗?前方或许还有更多的荣耀等待我们。”

将领们面露难色,一位将领上前说道:“陛下,士兵们实在太累了,他们日夜思念家乡,士气已低落到极点。再继续征战,恐怕……”

亚历山大沉默良久,看着疲惫的士兵,心中满是无奈与不忍。最终,他长叹一声:“罢了,我们回家。”不得不放弃对印度的进一步征服,率领军队返回马其顿。

回到巴比伦后,亚历山大开始致力于帝国的建设与文化融合。他在各地建立了众多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这些城市成为了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中心。他鼓励不同民族的人相互交往,倡导民族地位平等。

在一次盛大的宫廷宴会上,他举起酒杯,对马其顿将士们说:“兄弟们,我们如今统治着广阔的土地,波斯人、埃及人,与我们并无不同。我们应融合彼此的血脉与文化,共创一个伟大的帝国。让我们摒弃偏见,携手共进!”

将士们纷纷响应,举杯高呼:“共创伟大帝国!”

他不仅自己率先垂范,娶了波斯公主罗克珊娜为妻,还安排许多马其顿将士与波斯贵族女子通婚。

他在帝国境内大力推广希腊文化,建立学校和图书馆,让希腊的思想、律法在各地传播开来。他对学者们说:“知识是帝国的基石,要让希腊的智慧之光,照亮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他也积极吸收各地的优秀文化成果,与建筑师们探讨波斯的建筑风格,与学者们研究印度的数学和哲学思想,并融入到希腊文化之中。

他常说:“不同的文化皆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创了希腊化时代文化的辉煌篇章。

但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突然病倒,高烧不退。他躺在病床上,望着帐顶,心中或许还在憧憬着未来的征程,或许在回忆往昔的辉煌。

将领们和大臣们围在床边,满脸担忧。亚历山大看着他们,虚弱地说:“我一生征战,虽有遗憾,但也无憾。你们要守护好这个帝国,让它继续繁荣昌盛。”最终,这位伟大的帝王闭上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