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世界名人史 > 第86章 笛卡尔

世界名人史 第86章 笛卡尔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5 10:17:54 来源:小说旗

086 笛卡尔

17世纪的欧洲,仿佛是一座正在喷发的思想火山,科学与神学激烈碰撞,新思潮与旧观念激烈交锋,整个大陆都在变革的热浪中震荡。在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勒内·笛卡尔诞生了。他自幼体弱多病,却有着远超常人的聪慧与好奇心!

笛卡尔的学生时代,就满是对世界的好奇与疑问。在一堂哲学课上,老师站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述着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孩子们,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传承千年,他所阐述的万物运行规则,皆是上帝意志的体现,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你们要用心领会。”

笛卡尔忍不住举手,稚嫩却坚定地问道:“老师,既然万物都按照上帝既定的规则运行,那为什么会出现彗星这类难以用传统理论解释的天象呢?而且,不同的先哲对同一事物的解释差异很大,这又该如何理解?”

老师皱起眉头,严肃地回应:“笛卡尔,先哲的智慧和上帝的意志不容置疑,是你理解得还不够深刻,读书时不够用心揣摩。记住,不要轻易质疑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学说。”

笛卡尔默默坐下,可内心的疑惑如野草般疯长,他小声嘀咕:“可我真的想弄明白,真理到底是什么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里有限的知识已无法满足笛卡尔如饥似渴的求知欲。于是,他毅然踏上了游历欧洲的冒险之旅。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热闹的集市上,他偶然结识了一群热衷于科学和哲学讨论的学者。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众人围坐在温暖的壁炉旁,桌上烛光摇曳。学者雅各布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信件,说道:“最近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测,发现木星竟然有卫星,这完全不符合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看来我们一直坚信的天文理论,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了。”

笛卡尔眼睛一亮,接过话茬:“这恰恰说明,我们一直奉为圭臬的知识体系,或许存在巨大的漏洞。我们不能再盲目依赖传统,得从根本上重新审视一切。”

学者安娜满脸疑惑,不禁问道:“可该从何处开始呢?旧的知识体系虽有瑕疵,但也支撑了我们许久。而且,要是推翻重来,我们之前学的岂不是都白费了?”

笛卡尔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要学会怀疑,怀疑每一个前提,每一个论证,直到找到无可置疑的根基。旧知识并非毫无用处,只是需要重新梳理,去伪存真。就像一座古老的建筑,我们要拆掉那些腐朽的部分,才能让它更加坚固。”

大家听后,纷纷陷入思考,学者大卫接着问:“但怀疑一切,会不会让我们陷入虚无,什么都确定不了呢?”

笛卡尔耐心解释:“不会的,怀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当我们不断怀疑,总会找到那个无法被怀疑的存在,那便是我们重建知识大厦的基石。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只要坚持探索,总会找到那一丝曙光。” 众人纷纷点头,热烈的讨论声在房间里回荡,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碰撞。

一次,笛卡尔在旧书摊偶然翻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他随意翻开一页,瞬间被严密的逻辑推理吸引。此后几天,他如痴如醉地研读,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天,他的好友皮埃尔来访,看到满桌的书籍和写满公式的纸张,惊讶地说:“笛卡尔,你怎么突然对数学如此痴迷?之前你还念叨着哲学,这跨度可不小。”

笛卡尔兴奋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皮埃尔,你不觉得数学有着一种奇妙的确定性吗?从简单的公理出发,就能推导出复杂的结论,这或许就是我们寻找真理的钥匙。而且数学和哲学并不冲突,它们都在探寻世界的本质。哲学为我们指明方向,数学则为我们提供了精确的工具。”

皮埃尔挠挠头,满脸困惑:“可数学和哲学、科学有什么直接关联呢?我实在想不明白数字和图形怎么和我们对世界的思考挂钩。”

笛卡尔站起身,在房间里踱步,一边比划一边说:“我认为,世间万物皆可用数学的方式去理解和描述,我们可以用数学的逻辑构建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比如,物体的运动轨迹,用数学公式就能精准表达,这不就是数学与科学的关联?而哲学追求的真理,也需要严谨的逻辑推导,数学正好提供了这种工具。就像用数学模型可以解释天体的运行,从哲学角度则可以思考宇宙的本质和意义。” 皮埃尔若有所思,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但也被笛卡尔的热情所感染。

在持续的思考与探索中,笛卡尔终于得出 “我思故我在” 的伟大结论。那是一个静谧的夜晚,笛卡尔独自坐在窗前,望着夜空繁星。他反复思索:当我怀疑一切时,唯一无法怀疑的,就是正在怀疑的“我”的存在。这一思想火花让他激动得彻夜未眠。

第二天,他迫不及待地找到皮埃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地说:“我找到了,皮埃尔!无论世界如何虚幻,我作为思考主体的存在是确凿无疑的,这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石!”

皮埃尔有些困惑,挠了挠头说:“可这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外部世界呢?一个‘我’的存在,好像离解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还很远。”

笛卡尔耐心地解释:“从这个确定的起点出发,我们就能运用理性的推理,逐步构建对世界的认知。因为‘我’有思考能力,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一点点揭开世界的真相。比如,我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物体的形状、颜色,再运用理性思考,就能探究物体的本质和规律。” 皮埃尔听后,恍然大悟,对笛卡尔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然而,新思想的诞生总是伴随着重重阻力。笛卡尔的观点很快引起了教会的注意,他们视笛卡尔的思想为洪水猛兽。

一天,一位神学家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指着笛卡尔的鼻子怒斥:“你这是离经叛道!质疑上帝的意志,质疑先哲的智慧,你的思想会把世人引入歧途!你难道不怕遭受上帝的惩罚吗?”

笛卡尔却不慌不忙,平静地回应:“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寻找真理。如果真理与传统信仰的理解相悖,那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反思信仰的内涵和理解方式呢?难道上帝赐予我们的理性,不该被充分运用吗?我相信上帝是智慧的,他给予我们思考的能力,不正是希望我们去探索他创造的世界吗?真正的信仰,不应惧怕理性的审视,而应在探索中愈发坚定。”

神学家气得满脸通红,双手颤抖:“你这是狡辩,教会的权威不容挑战!几百年来大家都遵循着传统教义,岂容你一个人破坏规矩!”

笛卡尔坚定地看着他,目光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我尊重教会,但我更尊重真理,我不会停止对真理的追求。每一次对真理的靠近,都是对上帝伟大创造的更深理解。”

神学家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但笛卡尔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压力所吓倒,他深知,追求真理的道路注定充满坎坷。

在与教会周旋的日子里,笛卡尔也没有停止学术研究。他把自己关在狭小的书房,对着堆积如山的书籍和写满字迹的羊皮纸,反复推演论证。窗外的世界车水马龙,人们在街头巷尾谈论着生活的琐事,而他却沉浸在自己的思想宇宙中。

有一回,他为了思考一个哲学难题,把自己关在房里三天三夜,饿了就啃几口面包,渴了就喝几口凉水。出来时头发蓬乱,衣服也皱巴巴的,眼神却格外明亮,兴奋地对助手说:“我终于想通了,关于实体与属性的关系,之前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当我们从‘我思故我在’这个基点出发去分析,就能发现,实体是属性的基础,而属性是实体的表现形式,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

助手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两人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思维的火花在小小的书房里跳跃。

除了哲学领域的突破,笛卡尔在数学上也取得了惊人成就。一天,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苍蝇爬来爬去。突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奇妙的念头:能不能用数字来确定苍蝇在空间中的位置呢?

此后,他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他的助手路易斯看着满桌的草稿纸,上面画满了奇怪的图形和密密麻麻的数字,好奇地问:“先生,您在研究什么呢?这些密密麻麻的图形和数字,我都快看不懂了。一会儿是苍蝇的位置,一会儿又冒出各种奇怪的线条。”

笛卡尔笑着说:“我想创造一种方法,把几何图形和代数方程联系起来,这样就能更精确地描述和解决问题。就像这只苍蝇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表示。比如它距离左边墙壁多远,距离天花板多高,用两个数字就能确定它在二维平面的位置,要是再加上距离墙面的深度,就能确定它在三维空间的位置啦。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把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改进,笛卡尔终于发明了坐标系。他兴奋地向路易斯展示:“看,通过这个坐标系,我们能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一切都变得清晰明了!比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用代数公式就能轻松解决,再也不用单纯依赖复杂的几何图形拼凑。以后科学家们研究天体运动、物体轨迹,都能借助这个工具,让研究变得更加高效。”

路易斯惊叹道:“先生,这简直太神奇了,这一定会改变整个科学界!以后科学家们研究天体运动、物体轨迹,都方便太多了!”

笛卡尔看着自己的成果,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这只是他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随着笛卡尔的学说逐渐传播,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各地的学者纷纷给他写信,探讨哲学和科学问题。

有一次,笛卡尔收到一位偏远小镇学者的来信,对方在信中倾诉自己对哲学的热爱,却因资源匮乏、无人交流而迷茫。信中写道:“尊敬的笛卡尔先生,我在这偏僻的小镇,对哲学满怀热忱,却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也没有足够的书籍供我学习,我感到无比孤独和困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渴望一丝光明。”

笛卡尔深受触动,立刻提笔认真回复:“我非常理解你的处境,追求真理的道路总是孤独的,但只要心中有光,就一定能找到同行者。我建议你从基础的哲学着作读起,虽然资源有限,但每一本书都能成为你探索真理的阶梯……” 他不仅详细解答了对方的每一个问题,还寄去了自己的着作和一些珍贵的学术资料。

不久后,他收到回信,信中写道:“尊敬的笛卡尔先生,您的回信和书籍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按照您的建议开始阅读,每一个字都让我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真的非常感谢您!”

看着回信,笛卡尔欣慰地笑了,他深知,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并不孤单,还有无数怀揣着求知热情的人在并肩前行 。

笛卡尔的一生,是勇敢追寻真理的一生。他在明处忍受着外界的质疑与批判,在暗处却对自己的思想探索狠下功夫,不断钻研、不断突破,结出累累硕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