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烟云过眼 > 第117章 《仿元人桐荫清闲》《喜竹图》

烟云过眼 第117章 《仿元人桐荫清闲》《喜竹图》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5 13:08:25 来源:小说旗

下播之后,叶嘉言看了看时间,上午十点五十分。

她打开微信聊天框,看看周懿行有没有给她留言。

但没有。

屏幕上空空如也,没有新消息的提示,只有她之前发出的质问,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像是未完成的对话,悬在半空。

叶嘉言心中涌起一阵失落。

这么说,刚刚那位“辛喆迷弟”也不是周懿行了?

都在那边现身了,怎么可能不跟她说话?

也是,看他昨晚醉醺醺的样子,说不定还在补觉。

叶嘉言又把页面切到小红书,蓦地,发现有一条未关注人发来的私信。

原来是先前在直播间搞事情的“红蜘蛛”。

此番,他发来了照得很清楚的扇面图,似乎是又想明白了,要让她鉴定一下。

因为系统设置,在叶嘉言没回复他之前,他无法再说话。

叶嘉言慢悠悠鉴赏起这幅画来。

若以“目鉴”来说,这画没什么问题,似乎就是当初拍出去的那一幅《仿元人桐荫清闲》。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叶嘉言想了想,给当初的受买人打了个电话。

确认对方拍得的扇面还在手中,并未转让,叶嘉言不由皱起眉。

难道,这位网友所持的画,是赝画么?

要不要走一趟?静态的隔着屏幕的展示,她仍然判断不了。

所谓“目鉴”,乃是对书画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审视——从装潢的考究,到选材的精妙,再到纸绢的质地,图章的篆刻,款式题跋的况味,乃至书画本身流露的气韵,无一不是鉴定的关键所在。

细细说来,这当中涵盖了书画所承载的时代风貌与个人特色,印章的真伪,题跋的内涵,材质的年份,乃至装裱的工艺,无一不是解开真伪之谜的线索。

此外,收藏行业的人士,还会利用着录、文献记载,作为考据之用。但这个不属“目鉴”的范畴。

叶嘉言思量一时,在聊天框发信息:您好,图片我已收到,但我仍坚持我的看法,做鉴定必须要“目鉴”。您可找一个地方约见。

红蜘蛛:你收钱吗?

叶嘉言:收。

红蜘蛛:如果不是真画,你也收钱吗?

叶嘉言:打个比方,你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你没问题,之前的挂号费要退吗?

红蜘蛛:你这婆娘!你才去医院,你全家都去医院。

叶嘉言愕住。

这是哪来的垃圾人?

她想发火,但更想弄清楚,这《仿元人桐荫清闲》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第一次,她发现,她拍卖过的书画作品,在市面上再度出现了。

冷清秋刚回扬州那几天,给叶嘉言说,她和老公逛画廊的时候,发现一幅“吴镇”的《喜竹图》。

她记得,叶嘉言曾拍卖过这幅作品,但这幅赝画却出现在画廊里。

问及出处,那老板说得天花乱坠,说是从海外买回的,是吴镇的真迹。

这哪瞒得住冷清秋?

联系到这件事,叶嘉言心里隐隐不安。

这《仿元人桐荫清闲》会不会也是赝画呢?

如果也是赝画,就很奇怪了。

这意味着,她一共拍过十件书画,就有两件作品后续出现了赝作。

这会是巧合?

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

可是,会有人专程跟她过不去吗?

从小长大到,叶嘉言也没觉得自己有被迫害妄想症。

哪怕是,她父亲失踪后,同学中间有人指指戳戳,说三道四。她也并未因此觉得,大家每天都在针对她。

念及此,叶嘉言觉得,与其胡猜乱想,还不如主动出击弄个清楚。

她便发给“红蜘蛛”一句话:对不住,我刚刚的比方有些不妥,没过脑子。这样吧,我来给你作鉴定。如是真品,鉴定费打折。

对方回复:那行吧,接受你的道歉。你过来吧。

几秒钟后,对方扔了个咖啡厅的地址过来。

叶嘉言搜了搜某德地图,发现距离只两公里,便回复:好的。最多半小时。劳您稍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