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烟云过眼 > 第28章 一个不留神,便是东施效颦

烟云过眼 第28章 一个不留神,便是东施效颦

作者:灵犀无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5 13:08:25 来源:小说旗

经过初试的选拔,复试的几个人,都各有千秋。

但论印象深刻,冷清秋首推书画鉴定师乔林。

二十九岁,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文有礼。他父亲是高校美院教师,自己自小耳濡目染,能书善画,画作还参加过青年国画展,很出了些风头。

几年前,乔林右手受了伤,画画受到影响,便转行做了书画鉴定师。

因他擅长的门类是工笔画,所以,冷清秋首先便问他,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为何现当代工笔画,比其他画种更易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乔林略思考了一时,便答:“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耗时比较长。在历史上,工笔画因为文人水墨画的兴起,影响力减小。但在拍卖市场,尤其是国际性的市场上,投资们普遍认为,水墨画构图、用笔比较随意,可说是逸笔草草,同时艺术门槛更高,受众不太多。所以,投资者担心,贸然投资会遭遇贬值。

“当然,名家的工笔画受众很多,不在我说的情况里。至于工笔画。每位画家在创作时,都会耗费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投资者会认为,一件商品耗时多,就应该卖高价。”

“有道理。”冷清秋点头,“还有吗?”

“其次,当代工笔画家,往往博采众长,去吸收其他画种的艺术技巧。这样一来,画家的风格就逐渐与当代审美相融合,异彩纷呈。

“最后,现在高楼大厦林立,需要一些画作来装点环境。比起水墨画来说,巨幅工笔画更具有雍容庄重的气象。”

对于这番回答,冷清秋颇为满意。

她想了想,又从文件夹里拿出两张图片,问他是否能分辨真伪。

两幅戏曲人物画作品,都来自于近代油画、国画名家关良。

近年来,关良被冠以“20世纪被忽略的大师”之名,受到市场追捧,价格逐渐上扬。

以2018年艺术品市场为例,在关良的24件油画作品中,就成交了21件,每平尺到达了近100万元的高位;在193件国画作品中,成交152件,每平尺拍出约10万元的高价。

但也有很多人大惑不解。关良的画,尺寸不算大,风格也宛若天真稚童,逸笔草草,到底好在哪里?如果不够好,为何市场上又有如此之多的伪作?

问及关良作品的辨伪,是冷清秋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因为,乔林刚刚还在说,“水墨画构图、用笔比较随意,可说是逸笔草草”。

她倒想看看,乔林如何释读关良的“逸笔草草”。这位画家,在三十年前,没有受到广泛的认同。

乔林思索了一会儿,便从容应答:“我想先借用关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他在戏曲人物画方面的风格。‘古人画马,能忘心于马,即无见马之累,成象已俱,寓之胸中,兴来则信笔一挥,腾骧而至,尽入我缣帛中也。画戏亦然,意不在于画,则得于画也。苏东坡说,无意于佳乃佳。’一言以蔽之,便是‘得意忘形’。”

他凝视着两幅戏曲人物画,迅速做出判断:“两幅画,都是伪作。”

“说说看。”冷清秋不动声色。

乔林答对了,但有没有可能是撞上的?

“左边这一幅,画的是《贵妃醉酒》,乍看笔墨韵味十足,但眼神不对,没有眸子两点,焦墨一戳的味道。右边这一幅,画的是《捉放曹》,人物形态以拙求朴,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但构图不太对。”

冷清秋露出一丝笑意:“说说构图吧。”

“很多人会误以为,关先生国画作品的构图比较幼稚,实际上,细看下去,会发现,他画作的构图,大到人物、布景,小到衣纹、色彩,都呈现出团块、几何化的特点。这是因为他同时兼善油画。”

话音落下,他微微一笑。

冷清秋沉吟一时,和他握手:“你答得很好。关先生的画作,洋溢着一种率真的意趣,用笔讲究‘钝、滞、涩、重’,哪里是随便学得来的?”

一个不留神,便是东施效颦。但世人逐利之心太重,一直有人在造假路上“前仆后继”……

点评时,冷清秋也着意观察乔林的神色,见他波澜不惊、言笑从容,心里已有了判断。

结束复试后,几位候选人先后步出会议室。

冷清秋和鉴定师蔡田,低声商量起来。其实,会议室里有摄像头,每个人的表现,老总欧瑞宏都看在眼里,他自有一番评价。

但是,他俩作为主考官,必须给出自己的判断。

(本卷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