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穿越七六再读书 > 第12章 听将军讲故事

穿越七六再读书 第12章 听将军讲故事

作者:盗如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5 18:08:54 来源:小说旗

吕林上课是很轻松的,有了前面一年多的积累,有了将近一百本医书作为基础,说他达到毕业的水平有点夸张,但说他有大三的水平就比较贴切了。

吕林开学借的十本书都是关于制药的,这类书在外界都是不传之秘,而且师傅带徒弟都是手口相传,文字很少。

而且吧,就这个制药而言在医馆里都是下九流的活计,从业人员大多都是没有文化的人,技术是杠杠地,对于药理药性都是精通的。

对于师傅开的药方,他们有可能根据药性做适量的增减,这个师傅们也是默许的,经验最丰富的闻着味就能知道药材的年份。

但是,你要让他说出来或者是写出来,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能够每天重复这种枯燥工作的人,许多都是不善言辞的。

这就进去一个怪圈了,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不善言辞,不能写出来,能说会道能写的人又不屑于做这份活计。

以前吕林淘换了一年也只是得了一本,还不是全本制药的,可巧学院图书馆有,在目录中看到有二十三本,吕林计划一个半月看完。

心里还想着都把这二十三本抄下来,为了增加自己的藏书量,可是什么办法都要用一下的,这个也算是大学生的福利吧。

这些东西在市场上也不可能看得到,能有这样的机会肯定是要留一个副本的。

这个就好像偷师学艺一样,记忆更加深刻,学习效果更加好,抄书的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一天,正在课堂的吕林被叫到校长室,可巧的是校长也是姓王,跟着高中校长撞了车,路上时吕林一直在思考,自己没有犯什么错误,这政治审查是通过了的。

王伯平校长“吕林同学啊,这一棵小树就是你吧,这个事情你可是没有在档案上体现,这个对我们学院可是一种损失啊”。

吕林“校长,对不起啊,我不知道要填这个,那是高中的纪念,您知道高中时间很多,我又没什么其他爱好,就胡乱写着,谁知道还能出版了”。

“校长,这个错误还可以补救吗,这个报到的时候也没有要求,就这个不会要我写一份检查吧”。

王伯平校长“你没有错误,这个也不是错误,我们还是尊重你的**的,只是这本书已经出版十五万册,那这个**就算是半公开的了,而且今天我们是私下说这个”。

“今天是有个事情和你商量一下,我的老领导看过你的书很有感触,你的故事和他的经历很相似,所以想见你一面”。

“你看这个事情怎么解决,我声明一点啊,我们是私下聊这个事情,我只是表述有这么一件事,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也会尊重你的意思的”。

吕林“王校长,见面倒是没有什么,只是现在学业这么忙,我可是不敢有半点松懈的,所以时间上能不能在周六或者周末”。

王伯平校长“当然可以,当然可以,本来就要以你的时间为准嘛,那就定在周末吧,具体几点到时候我再通知你”。

在回去的路上想着,这能惊动校长这个级别的人来约的,还是老领导,那得是什么级别呢,自己的过往是清白的,是经得起调查的,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而且从校长的口气来说,好像这个人不是那种很强势的,起码是以商量的口气,那这个里面就可以有很大的空间的了。

要是能够跟这样的人交好,对自己以后的事业生活都会有帮助的,只是这样的事情不能过于刻意了,这些个领导的都是人精。

突然想起这后世的那些粉丝的作为,心里暗笑,这不会是粉丝读者吧,看过我的书很有感触,那不就是粉丝读者吗,应该还是个老头,这就有点意思了。

看书的节奏没有受到影响,依然是上课五分钟后就开始看书,现在吕林准备了一个大笔记本,老师讲课时摘抄觉得有用的,这就给老师一个错觉“这个学生很努力”。

老师的想法他不知道,学习的习惯和节奏已经养成,也就心无杂念了,周五的下午去还书又借了五本。

这样就把每天晚上的时间利用起来了,这样还能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抄书的进度也是相当好的。

为了抄写这二十三本书,他可是买了五十本古籍空白书,就是想着让这些书能够跟自己的藏书协调一点。

毛笔小楷再一次发挥了优势,以前淘换的古墨和砚台也有了用处,任何东西都只有在用到了才能体现价值,老是放在空间中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周六早上天桥活动依旧,他的四九城独一份三轮已经是天桥一景了,现在是每周六周日都会出现,相识的打个招呼散支烟,面善的点个头笑一下。

江湖的确有很多的黑暗之处,但是更多的则是人情世故,也就是熟人社交,要是人都不认识,那谁又会给那个叫做面子的东西呢。

所以吕林选择的是混个脸熟,每个星期来上两次,大家都只是点头的交情,但是这样时间长了也就开口说话了,然后不就是求同存异的交往了吗。

今天看着老头练习虎拳,吕林在旁边模拟着招式,老头还出言指点,吕林依言改正,一遍一遍又一遍,突然有了心得,力量使用得心应手,感觉招式流畅了许多。

老头有了捧哏显得更加卖力,吕林也看出来与平时的不同,就是力量的运用上面,加上老头的提点都是关键之处,两人一个愿意教,一个高兴学。

许多东西自己琢磨一个月都不通顺的,被指导一句就有豁然开朗的效果,这就是老人说的那层窗户纸,捅开了就一通百通。

也像医理中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想着是个小事,不通就是不行的,而且有人提点就快的多了。

两个小时一晃而过,吕林从三轮里拿出茶缸和毛巾“老爷子,要是不嫌弃,喝一口解解乏,擦一下汗珠子”。

老头“哈哈,哪里有什么嫌弃不嫌弃的,倒是真的有点渴了”,老头打开盖子喝了一小口“小哥,你这三轮很方便啊”。

吕林“大爷,方便倒是方便的,就是有时候也烦着,就像您现在想去什么地方都可以,我就得顾着它了,得它能去的地方我才去得,也不可能把它丢了”。

大爷“这个倒是,你要是丢啊,那不得有上千人排着队捡呢,咱爷俩也算是熟人了,什么时候想丢了提前通知我”。

吕林“肯定是不会丢的,这个跟我也好几年了,都变成我的腿脚了,老爷子,回见了您嘞”。

收起东西骑车来到前门,周三爷正带着人取二楼的瓦片,另有两个人修整围墙,别说老师傅干活就是这样的,主家在不在都是一个样,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感觉自己也是插不上嘴的,这个外行就不要乱指挥了,看了一圈散了烟,又扫街去了,他需要的家具的缺口还是很大。

最初时看着清单觉得时间紧任务重,后来一想自己这四年大学,周六周日就盯着做这件事,也是一个乐子,那时间就挺多了,所以提高了标准,就奔着精品去。

在吕林的计划中,也只是认真安排这一套,以后是在这里结婚生子的,至于以后再淘换的,那就简单了,随便安置一下就可以了的。

要是说保值增值的事情还真没有想过,靠着这个也赚不了多少钱,当然现在买的十年后肯定不是一个价钱,那是十倍二十倍的也不一定能够买到。

今天是和金大爷、老金大爷约好的,目标是一套罗汉床,进门放下两块五斤的鹿肉,三人一起向着隔壁胡同走去。

罗汉床的主人是一个老太,七十来岁,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院坝收拾的很干净,说话很利落,这个罗汉床没有脚踏,开口九十元加十斤鹿肉五个哈密瓜。

吕林看着这张雕花的床,平几明显不是配套的,平几上还有两个抽屉,感觉年代还在明之前,也就同意了。

就这个雕花,都够得上内城的标准了,可惜是单品的,这个要是整套的,那价值得十倍以上了。

约定了下午三点送东西过来,走时看见墙角的一对石抱鼓“老太太,您这对石抱鼓可否割爱啊”。

老太“这个啊,等着吧,到夏天时吧,我一个老太婆也吃不了多少,到时候如果缺嘴了再说吧”。。

吕林“好的,您可得想着我,我那个宅子就缺着这对了”。

老太“这个可是说不准的,我不嫌弃你烦,你勤快地多来几趟吧,这个谁知道什么时候想起吃什么了”。

吕林“我知道了,只要您不觉得我烦就成,那我可是一个礼拜来一次了,您有什么想吃的可以给我说的,淘换东西也要时间不是”。

老太“好吧,我一个老婆子,也吃不了太多,就是有时候想着什么就想马上吃了,这也没几年活头了,不能亏着嘴不是”。

吕林“还是您老看的清白,什么东西不就是想到了得到了才好,我也给您想着一些,有什么想要的您就说出来”。

下午三点带着东西过来,搬了罗汉床上车,送到折枝胡同六号院摆好,现在这里已经有了十多件家具了,堂屋和两个卧室摆满。

剩下的时间没什么收获,晚上回到家吃饭“爹、娘,我在折枝胡同那边淘换了一个宅子,里面有两个葡萄架,您老看哪里的葡萄老藤好,帮着淘换十棵呗,现在正是时候,插着两年就能成荫了”。

吕大山“你淘换了宅子,什么时候的事情,什么样的”。

吕林“爹啊,我不是有那个稿费吗,你们也说让我别乱用,我想着买宅子不算乱用吧,就买了,折枝胡同六号院,这是钥匙,您俩老抽时间去看看吧”。

“爹,那个酒啊您喝着舒服就一直喝,别省着我那还有呢,您一个人喝还是供得上的,就是别像大哥他们,一喝就醉了”。

回到学校的时候八点了,这个时段也没了练习二胡的心思,抄书吧,这些都是要留着配合藏书的,到了时间就听日语广播。

周末早上又是天桥打卡,三轮车一到五六个打招呼的,吕林赶紧散了烟,随意应对着,练虎拳的老头还没来,吕林耍着石锁,他耍的是大锤,就是最重的那一对,有两百斤。

半小时身体全部拉开了,自顾自地开始练习虎拳,之后又是长短棍,不到八点就赶快撤退,学校那边约的是九点。

八点四十分来到学校门卫看见一个“熟人”,那个给他哈密瓜子的曾丽。

王伯平“吕林,这是老领导的小闺女,她今天是来接你的”。

吕林“这个,这个大姐不记得我了”。

说完也觉得有点唐突,就把三轮停在门卫旁边,从车上抱着两个哈密瓜出来。

曾丽“哦,我记得你了,我还吃了你的四个瓜呢,原来是你啊”。

王伯平“哈哈,你们认识就更好了,闺女啊,你们出发在路上再唠吧,不能让老领导等着啊”。

曾丽“王叔叔,我知道了我这就走了,谢谢您”。

说完话上了停在旁边的老吉普,司机看着人已经接到了就直接开车,速度是不快不慢的。

曾丽“那本书是你写的啊,我看过的写的真好,一棵小树,怎么想着起了这个名字呢”。

吕林“哈哈,也没有特别的意思,这是高中的纪念,我不就是一棵小树嘛,现在都还在成长的小树”。

曾丽“这本书我看了两遍,按说你的年龄不会有这么严谨的思维,你是怎么做到的,可以给我说说吗”。

吕林“大姐,我插队一年多,那段时间白天劳动,晚上就有大量的时间来思考,当时就在想前辈们是怎么过来的,时间一长不就这样了,我改了四次才成的”。

“至于说严谨的思维,我现在看着觉得有许多地方有点想当然了,只是已经出版了就没有必要去改”。

说着话来到大院,车直接进去停在一栋二层小楼前面,院门是开着的,院子里全是茶花,一个大水缸里面一株睡莲,曾丽带着吕林来到二楼书房。

主人是一个满头白发的六十多岁的老头,穿的是半新不旧的军装,没有带军衔,吕林看着墙上挂着的衣服上是两颗将星,心里突突的。

老头“哈哈哈,听到是个年轻娃写的书我就很吃惊,没想到是这么的年轻啊,我叫曾有朋,有朋友的有朋”。

“就是想见见你,和你说说我的故事,你的书啊,我感觉有三成跟我的经历相似,所以有个想法,看看能不能把我的故事写出来,小哥想想吧”。

吕林“大爷,听故事我最喜欢了,写书也没有问题,只是这个书有很多种的,如果是传记性质的我不合适,您身边有许多人水平都比我高”。

“如果是写成小说,那就不好说了,因为写出来后可能不会与您的经历完全契合,所以这个不好选择”。

曾有朋“那肯定是写小说了,契合度能达到五成就好了,我不是老顽固,一成不变有什么意思,那咱就先谈谈酬劳吧,我打听过,出版社的那个我可是出不起的,我听听你的要求吧”。

吕林“大爷,这个酬劳是最后一步,我说一下我的思路您看看可不可行,咱第一步是您的故事,听完后我合计合计能不能写,如果质量达不到前面的那本,那就没有意思了,您也不想这样吧”。

“如果可以写,那就涉及版权的问题了,如果版权归我,那您就不需要出一分钱,我还会和出版社约定给您一百本做纪念的,当然可能您得签一个同意书和作一篇序言,这些都是听故事之后的事情了”。

曾有朋“哦,你的意思是我不用出一分钱还能的一百本书,这个不好,肯定不好,这样吧,你先听故事,确定能不能写,报酬的事情我再想想”。

于是曾有朋开始回忆,吕林开始记录,两个多小时过去,曾丽上楼叫吃饭,吃完饭又继续,又是晚饭,持续大概到十点。

前后十个多小时,曾有朋说了大概的脉络,吕林整理了一下思绪“大爷,这个我先回去,整理一下,下个星期六我再过来,可能有需要补充的”。

“然后我先编写一个大纲,您看了要在大纲上签字,我才开始创作”。

曾有朋“好的,辛苦小哥了,下周六九点我等着你”。

说完送吕林下楼,警务员送吕林回学校,这次曾丽没有跟着,到学校时十点半了,错过了学习日语的时间。

随便洗漱后上床,睡不着就开始思考,一个村子一百二十六人被屠杀只剩三人,参加革命后大小战争上百场,又带军进入半岛。

这不就是将军百战归的现实版吗,这个就不好弄了,完全是类似的版本,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切入点,没有新意那就成了雷同作品,那不就是浪费时间了,头疼啊。

第二天上课时一直整理记录,一上午的时间整理出了二十六个问题。

这要交好一个二星将军,得是要把功课做足了,又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上杆子地去巴结,这个力度要是掌握不好是有危险的,掌握好了才会对自己有帮助。

下午整理一个大纲,突出一个小人物在困难时期的无奈,和被压迫之后的反击,再是不断的学习成长,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故事时间同样在停留在五八年,这个时间刚好结束故事,那后来的时间发生的事情就不需要动脑筋去编写了。

五天时间将大纲完善了,起了两个名字《共和国不相信眼泪》,《将军的路》,时间如约而至,还是那个警卫员。

曾有朋花了半个小时看完大纲,又花了二十分钟看完二十六个问题。

曾有朋“谢谢你了,这个大纲比我想象的好的多,只是这两个名字我都觉得不妥啊,第一个,咱不能提共和国这三个字,第二个好像又和将军百战归有了重叠”。

吕林“大爷,其实我还想了一个名字的,叫《我要活着》,只是这个名字不突出,太显得平庸了,不符合您的身份”。

曾有朋“这个才好啊,我要活着,这就是我当年的心声啊,不能活着其他的都是白搭,什么身份,这些身外之物都不如活着重要,就这个了,我要活着”。

接下来又到晚上九点,问题才完成了十五个,曾有朋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就安排吕林在客房休息。

吕林睡不着,拿出笔记本又增加了五个问题,同时想着这个故事哪些地方要避开前一本的内容。

这些个构思就得有雷同又有特别的地方,历史的走向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地域上面添加一些东西,让故事发展更加合理。

第二天又是一整天,才完成了所有的问题,吕林带着笔记本回了学校。

第二个星期六又是天桥练习,这回练虎拳的老头来的很早,两人一直练习到十点,一直是老头在指导吕林。

中午时来到前门小院,两个星期的活计前面的门脸和二楼已经结束,直接是焕然一新,吕林都觉得不认识了,后院有七个人干活,吕林散了烟,周三爷告诉他下周六可以收工了。

这三个星期都没有收获,想淘换东西得靠着点运气,现在他的时间都在学习和编书上面,收获自然就少了。

又是一个星期过去,门脸房完工,吕林很满意,结清余款,还每人散了一包烟。

周三爷喜笑颜开的走了,吕林看着这新崭崭的房子开始头疼,这段出租的太少了,就只能这么空着。

这个周末又有收获,又是老金大爷牵的线,付出五斤鹿肉的过桥费,花了八十元,得到一套三件套书柜,品相比空间中的那套差一点。

开学一个半月了,二十几本制药的书被吕林借出来看完了,抄写的已经放入了自己空间的书柜里,同时《我要活着》也完成了大纲的最后修订。

又是周末就骑着车带着大纲来到大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