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快穿:炮灰的幸福生活 > 第155章 破镜重圆文里的炮灰(14)

然后,元初在网上公布了徐父徐母的遗书,当然不是那天晚上的那一份,那份就是用来逗徐父徐母玩的。

这一份才是元初精心炮制出来的,名为遗书,实为忏悔书,当然了,如果徐父是皇帝的话,也能叫做“罪己诏”。

在这份遗书里,他们深刻剖析了自己的过往,深觉自己对不起女儿,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导致女儿吃尽了苦头,明明父母健在,却活得跟个孤儿一样,所以死后遗产留给女儿,算是对女儿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补偿。

他们又觉得自己培养出了两个贪污犯,对不起父老乡亲,对不起全国人民,对不起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所以,他们决定捐赠器官、捐献遗体,为自己赎罪。

元初同时公布了徐父徐母的器官和遗体捐赠协议,还有一份捐款收据,她卖掉了徐父徐母的房子,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了社会福利事业。她自己是一分都没留的。

她还呼吁检察院和法院对徐强和赵磊的贪污受贿行为进行严厉查处,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直到这个时候,徐家人和赵家人才知道徐父徐母死亡的事,也才知道他们竟然把家产留给了徐元初,还被徐元初给捐出去了。

徐家人和赵家人气得要死,这个败家玩意,那可是十多万块钱呢。

但他们也只敢在背后骂骂咧咧,对外是啥也不敢说的。徐元初可是说了,她把钱捐出去,也是在替父母赎罪,因为他们养出了两个贪污犯,自觉无面目见人。

她说她父母之前身体很好,之所以突然死去,就是被徐强和赵磊这两个混账王八蛋给气的!

她还在网上说了这么多年,徐赵两家是如何扒着她家吸血的,甚至徐强和赵磊出事之后,他们想让她爸妈卖房替徐强和赵磊退赃的事都说了出来。最后,虽然房子没卖,但徐父徐母还是借钱帮他们退了赃。

老徐家和老赵家都臭大街了,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

他们敢去争房产吗?他们敢说徐元初不该捐款吗?

在看守所里等待审判的徐强和赵磊都听狱警说了这件事,面对狱警鄙夷的目光和嘲讽的语气,俩人低着头啥也不敢说。心里却是恨得要死!

他们俩太倒霉了,倒霉到他们不得不怀疑是有人在针对他们。

但是他们没有证据。

元初的同事和同学们看到了这件事,纷纷给她打电话、发信息,委婉地表达慰问,他们竟然不知道,平时看着乐观温和的徐元初竟然还有这样可恶的原生家庭。

元初一一回复,表示自己会坚强地活下去,请大家不用担心。

几个月后,审判结果出来了,民政局长李涛因为贪污数额巨大、性质恶劣,被判了12年,徐强判了3年,徐强同为公务员的妻子判了一年,赵磊判了2年半。四个人全都被双开。

赵磊的妻子和他离了婚,卖掉了房子,带着自己的女儿换了个地方生活。为了给自己的私生子上户口,赵磊和她的小情人领了结婚证,小情人也被判了刑,孩子交给赵父赵母抚养。

李涛的儿子眼疾提前爆发,瞎了。

京城那边,唐欣起诉张家要回儿女抚养权的官司,她最终还是撤诉了。

她找的第一个律师不靠谱,水平不行,只想着挣律师费,没有为唐欣考虑过,第一次开庭,唐欣和她的律师就被法官骂了个狗血淋头。

理论上来说,法官应该是没有立场的,但实际上,法官会有自己的考量。

原告律师啥也没干,原告方只提出了诉求,也没有提交证据,相对来说,被告方就好多了,各项证据都提交上来了。

法官了解完情况,对原告和被告都没有好感,对双方的态度都不算友善,全都是连敲带打,说话不怎么好听,对原告唐欣态度更差一些。

第一次开庭结束,唐欣换了个律师。

然后,她在新律师的分析下冷静了下来,养孩子是不划算的,一个孩子3000块的抚养费,是之前张建伟自己脑子发热做出的决定,让法院判的话,一个孩子的抚养费最多几百块钱,之前法院刚做了个判决,儿子给母亲养,父亲就每个月支付200块抚养费!

唐欣一看这个数额,顿时就偃旗息鼓了,不争了,撤诉了。

几个月后,张建伟和唐杰从收容所里出来了。

唐杰还好,他本来就是个无业游民,纨绔二代,回家继续啃老就行了。而且,他一回来,唐欣的好日子就来了,唐杰这人有点没心没肺,一点没怪自己的姐姐,一回来就帮姐姐说情,唐欣又能回唐家享福了。

张建伟就比较惨一点,好好的工作没有了。再找工作又屡屡碰壁。他PC这事在网上流传开来,业内也都知道了,他和唐欣俩人现在都有点臭大街。

哪怕他工作能力还行,各大公司也不用他,人家又不是招不到人,何必沾惹他这么个麻烦呢!

***

元初处理完徐家的事,天南海北地玩了一圈,回到京城给自己买了栋别墅住了进去。

她这辈子就琢磨一件事,怎么花钱。

除了让系统帮她炒股,她也在现实中做了很多投资,全都是能给她带来丰厚回报的项目。

她在投资圈已经小有名气了。

她现在苦恼的不是没有钱,而是钱多得花不完。

元初虽然好享受,但并不是个奢靡的人,飞机游艇豪车她都会买,但也不会太过火,花不了多少钱。

她让系统调查了几个大的国字头的基金会和慈善组织,只要是靠谱的,她都给他们捐钱。

她不想出名,捐钱都是悄悄进行,也没搞什么捐款仪式,但是这些接收了她捐款的单位私下里还是没少帮她宣扬。

她因此而接触到了一个新的群体:民间公益人士。

有帮助聋哑人的、有帮助视障人士的、有帮助自闭症儿童的,有助学的,还有帮助打工人群体的,有做环境保护的。

元初参加过她们做的活动,也参加过她们组织的座谈会,对民间公益事业发展的困境有所了解,简单来讲,她们缺钱、缺人、缺合法身份。

是的,她们。元初见到的几位机构发起人,都是女性。

比如一位帮助残疾人的公益机构的发起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士,京大毕业的,原来从事侦查卫星技术工作,只因为回母校的时候看到了一位拄着拐杖艰难求学的小学妹,便离职转型,开始从事残疾人救助工作。

为了做项目,她之前工作十多年攒的钱都花完了,但依然咬牙坚持。

像她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她们想做事没有钱,元初有钱没地方花,巧了吗这不是!

元初让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搜索这样的好人,然后她就给她们捐钱。

她也不让她们写项目书,不限制她们给志愿者发补贴,不限制她们招聘全职工作人员,只要她们认真做事,不把这笔钱塞进自己口袋就行。

项目阶段性结束的时候,写封邮件告诉她大概做了哪些事即可。

有系统监管,她也不担心会被骗。

而且,她的捐款是个人性质的,不需要公对公那么严苛。

元初还让系统筛选了一些有潜力但没钱力的研究项目,她也咣咣往里砸钱。

连系统都要笑她有钱任性了。

但是,有些付出终究是有收获的。

2006年夏天,元初资助的一个小小的研究团队的负责人约她见面,想让她看看他们的研究成果。

闲着也是闲着,元初答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