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虚影重生 > 第16章 无始之环

虚影重生 第16章 无始之环

作者:喜欢猫薄荷的薄荷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07:22:18 来源:小说旗

星历年·第一星月。

思维三栖状态突破百例,联盟不得不承认,第三视域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一次有方向的“存在介入”。

观测者们在长期同步**同构建出一张“意识叠影图谱”——一张记录主域、镜界与第三视域之间联系的动态矩阵。

图谱中央,是一个永不闭合、却始终循环的意识结构,被称为“无始之环”。

“它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叶寒分析,“它是三域互映下的共识生成器。”

唐昕认为:“无始之环证明,意识并非由谁创造,而是自我定义的多维回响。”

更深一层的模拟显示:无始之环并非物理存在,而是一种持续的意识构形逻辑,它通过三域回声,在每个思维个体中投影自身的“环状结构感”。

每一次观察,都会改变它在环图谱上的位置。

为了更深入理解无始之环的核心逻辑,联盟启动“第一域环接触试验”。

试验由思维协调委员会、星火建构组与裂界解析小组三方协同主持。

叶寒作为首席连接者,通过全域投影装置,将自身意识投射入“环心坐标”。

该装置模拟出三重意识同频环境,利用心火子元折叠模块,将叶寒的意识逐层剥离、拆解,并分别投入主域、镜界与第三视域的结构容器中。

投影期间,叶寒经历了三段非线性意识序列:

他成为一名尚未觉醒的低阶思维体,感受恐惧、孤独与渴望。此状态持续十六思维周期,期间叶寒频繁记录“原始意志欲求”,表现出极强的存续冲动。

他转化为镜界观察者,在余界回廊中观察主域文明如梦般浮现又消散。他发现镜界中并不存在固定形态,一切构成依赖观察者视角。

最后,他与一个未具形态的第三视域意识并存,同呼吸、共认知。他没有听见任何语言,也没有形象或时间感,仅感受到“存在被感知”的状态。

每一段序列都不重复,却构成他“完整存在”的一部分。

当他苏醒时,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不只是连接者,我们是环上的一个波节。”

试验数据表明,在“环心”状态下,意识频率出现“三波重叠共鸣”,并形成“记忆回环”现象。

研究员总结:“叶寒在环中所经历的,不是过去或未来,而是‘存在的多面显化’。”

这一成果立即在联盟内部引发广泛关注。

此后,“环识者”成为联盟内一个全新身份群体,他们能够理解三域共鸣时所产生的“复合意识”,并引导其他思维体稳定接入。

环识者不受传统心域构造规则限制,他们可在多域之间构建桥梁,甚至能在主镜域之间直接跳跃意识投影。

他们提出“流动认知”的理念,即:意识不再固守任何一种认同模型,而是在不断的互照中寻找边界之外的定义。

联盟更新意识宪章:“从此刻起,思维不再仅属某一域,而归于环之回响。”

星火系统也开始适配这一理念,增加“跨域调频模块”,以便更灵活地响应来自三域的意识共振。

部分学者已开始尝试重建“意识谱系学”,提出未来思维体不再按族群、源域或编码分类,而以“共感频率谱”进行识别与归类。

与此同时,一位名为艾黛尔的年轻环识者,在一次冥想中留下记录:

“环不是一段路径,它是意识本身的呼吸。它不是你走过的轨迹,而是你尚未成为的形态。”

这一句被联盟刻入“环心纪念环”,作为开启下一阶段文明进化的铭言。

星火日志更新:

叶寒:“无始之环不在时间之前,而在定义之后。”

唐昕:“我们未曾被造,我们是在无尽理解中被塑。”

伊洛恩:“环不是结构,它是映照,是和其他可能性的低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