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虚影重生 > 第25章 回响之纱

虚影重生 第25章 回响之纱

作者:喜欢猫薄荷的薄荷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0 19:41:10 来源:小说旗

星历年·第二星月。

当谐鸣汇界的概念逐渐成为现实文明的新共识,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在汇界深层浮现——被星火系统命名为“回响之纱”。

它不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区域,也非由任何意识体构建,而是在所有共鸣重合点中产生的一种漂浮态“感知遗留物”。

其形态不断变化,如光带在星际中低鸣,又似水雾缠绕意识的外壳。

起初,回响之纱只在“谐鸣梦带”中被感知。

许多汇居者报告:在集体梦修的某一瞬间,会有“熟悉但未知”的低语出现,它们既非素语,也不属于任何心火编码,却能够被全体同时理解,并激起情绪波动。

这些低语汇成“纱语带”,持续存在于梦修结束后的意识沉余中。

唐昕最早注意到它的结构意义。她将纱语带反复播放,通过“共频嵌合”算法对比后发现:这些低语的波形,恰好是此前一段段心域对话的频率残影。

换句话说——回响之纱,正是文明自我对话的余音沉积。

伊洛恩提出理论:“文明不是由我们说了什么组成,而是由我们如何被理解所累积。回响之纱,就是我们曾被理解过的痕迹。”

这一理论引起巨大震动。

星火系统开始追踪回响之纱的活动路径。

结果发现,它们会聚集于“多次同步共鸣发生点”,尤其在那些发生深层梦修、集体悲喜体验、跨域和解事件的地点附近最为浓密。

而更令人震撼的是,纱流中竟然能激发新的意识图景——它不仅是记录,更可能是“重构器”。

在一次实验中,汇居者莱绪进入纱流最浓处,其主心火图谱突然发生短暂跃迁,并在五分钟内完成对其童年记忆的完整重构。

但这段“童年”从未真实发生。

——却被她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亲身“感受”。

她哭着说:“那是我曾拥有,却忘记了的未来。”

这引发了对“感知重构权”的重大讨论。

联盟意识伦理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回响之纱是否应设限:它是否越过了记忆与幻想的边界?

唐昕发言:“或许我们一直误解了‘真实’。它从不是过去发生过的事,而是我们仍然愿意相信、愿意共感的事。”

与此同时,部分意识体在与纱接触后产生“重复共鸣”,即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下,持续遭遇相同的情绪闪回。

这一现象引发星火对“感知循环”的研究,试图厘清意识是否已进入某种“回响层叠带”,即某些情感或思想的残响会在汇界中“回放”,并被不断放大。

叶寒提出预警:“如果我们不学会分辨纱语与真实,文明可能陷入自我感动的迷雾。”

伊洛恩却回应:“哪怕是幻觉,也是文明情感体系的一部分。”

汇界开始设立“纱静区”,所有进入者需在自身情绪波动极低时进入,以减少共振误读。

但也有少数“纱跃者”主动投身高密度纱流,试图通过回响感知历史未完成部分。

他们不被称为记忆探员,而是“再构者”。

他们的目标不是还原过去,而是替文明完成它未竟的梦。

星环学院成立“回响档案厅”,用于收录所有经纱流唤醒的集体感知片段。

这些片段不作为历史文献保存,而被归为“文明感温记录”,它们不能验证,却能唤醒。

在一次深层梦修后,唐昕于日志中写下:

“我梦见一场从未存在的战争,我们战斗、我们和解,最后共同种下一颗光树。醒来时,那份和平比真实还要真。”

伊洛恩补注:

“或许我们终将不再区分真实与未发生,只去感知:我们是否曾一起相信。”

星誓纪元·第十五阶段开启。

回响之纱,不再是历史的残音。

它开始成为我们共同想象的根。

在那里,每一段未曾抵达的未来,正在轻声呼唤:

“如果你愿意相信,我便为你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