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 第二十五章 主人密信

蒋浣无法回答。

因为这件事是朱允熥以前做的,具体吩咐了什么人,通过什么渠道,他也无从得知。

过去的事,都是一笔糊涂着了。

老朱也深感朱允熥的厉害,他肯定也暗中培养了一批不俗的人物,替自己搜罗消息。

这个,跟老朱简直臭味相投。

“呵,允熥跟咱还是有颇有相似之处的,这一点,他可比朱棣要强多了。”

老朱一直奉行虚实结合,对朝臣进行控制。

因为他废了宰相制,集所有权利于一身。

这样一来,做皇帝会很累,但安全度也很高。

皇权对任何事物都起到绝对的碾压作用。

当年培养锦衣卫时,他就是这么想的,连大臣晚上睡什么样的女人,说什么悄悄话,他也要知道。

只有对手下臣子了如指掌,才能料定什么人会反。

不得不说,朱允熥做的很好,能在别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了解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个——朱棣可是不如他。

“棣儿会以什么方式离开泰安府呢?”

……

老朱想不通的事,朱允熥这边却已是通透无比了。

他看了泰安府的地图,已经张信送来的,关于朱棣的军事布防图,稍一过眼,就猜个**不离十。

“二十天后,朱棣会打开城门。”

三宝摸不着头脑:“主人,他打开城门,不担心朝廷兵马会冲进去么?”

“如果我是朱棣,死手泰安没有必要,现在泰安已经是一座孤城了,城中粮草一旦耗尽,那就坐以待毙。”

“是……”

朱允熥摸索着下巴:“啧,燕王手下的姚广孝,奇计百出,他一定会想一个别人猜不到的办法,然后直取应天。”

“直取应天?!”

“对,只要将朝廷大部分兵马困在城中,再把守住泰安去应天的要道,就可以遏制住朝廷百万大军,然后用几万人马突袭应天,天下便可卷席而定。我要是姚广孝,我也这么打。”

这样,既能出其不意,又能节省时间,还避免了夜长梦多。

因为朱棣毕竟是以一己之力与朝廷抗衡。

大明在各地镇守边关的将士,要是让朱允文召回来,那朱棣面对的,就是二百万、乃至三百万的边防将士了。

他必须在朱允文下令之前,拿下应天,登基称帝。

只有这里稳定了,边关的将士才不会轻易挪步,只能顺其自然了。

要知道,老朱身前可是对所有藩王、大臣们授意过,他的继承人是朱允文,谁敢保证那些边防将士不来援助呢。

这点,朱棣可赌不起。

加上他的粮草也维持不了长时间的作战。

速战速决,从始至终都是朱棣最要紧的一步棋。

“主人,您觉得燕王会想什么办法将朝廷的百万大军困入泰安府呢?”

再看朱棣的城中布防,朱允熥欣然而笑:“你看,他的兵马分别驻扎在城的南北两个大营,成对峙之势,这应该是姚广孝的手笔。”

“这?小人不懂。”

“我写一封密信,你交给张信,让他相机而行。”

主人的心思,百变难捉,三宝也跟不上这种思维啊。

三宝下去之后,朱允熥反复看着张信送来的地图,笑意满满:“朱棣,姚广孝……有意思。”

三宝采用飞鸽传书的方式,消息很快到了泰安府的张信这边。

看过书信之后,张信也不明白主人的用意,但他只需要听命行事就行了。

他去见朱棣,但见朱棣和朱高煦、姚广孝三人,正在商议怎么拜托朝廷的围困。

信中,朱允熥说过,如果姚广孝能先洞察结果,他就不言语。

即便是张信提出来,也必须从姚广孝口中说出。

这是让张信同时得到朱棣和姚广孝最大的信任,会做人也是有不少帮助的。

“王爷,军师。”

“哦?张将军来了,本王与军师正在商议,该如何拜托朝廷的大军,我军不能持久固守啊。”

张信朝姚广孝看了一眼,说:“军师大才,想必已有良策。”

姚广孝若完全是个棒槌,朱棣也不会用他。

但他现在很想听听张信的见解。

“张将军,还是你来说说吧。”

“这……在王爷和军师面前,末将不敢班门弄斧。”

朱棣安慰道:“都是自己人,但说无妨。”

“既然王爷和军师如此抬举,那末将就不僭越了。我们绝不能等到一个月之后再突围,那时候,粮草已尽,军心已乱,不宜动兵。”

“没错!这事,本王和军师也这样认为。可是,要强行突出去的话,朝廷各路人马会猛扑过来,那咱们会腹背受敌,退不能退,进不能进,想要自保,诚为难矣。”

张信轻声,一字一句的说道:“王爷所言极是,我们可以想个办法,将朝廷兵马困在泰安府,后派一直精兵奔袭应天,一举定天下。”

好个气势恢宏的策略!

朱棣也是这么想的,就再刚才,他和军师已经聊到了这一层。

没成想,张信的考虑,和二人不谋而合。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该怎么将朝廷的百万大军困入泰安府。

只要他们能全都进来,再封锁出口,朱棣就可以连夜奔袭应天府了。

朝廷的人都在泰安这边,应天此时空虚,朱允文身边还不到三万老弱残兵,不堪一击。

“张信,说说你的谋略。”

“王爷,蛇打七寸,现在,朝廷最需要看到的,是什么呢?”

朱棣哼笑道:“自然是本王的项上人头。”

“王爷所言极是,吕皇后最愿意看到您的人头,但光靠想是不行的。朝廷之所以围而不打,是他们担心打不过我军。先前入城的三十万人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咱们需要来一场内乱。”

内乱!

军师姚广孝一点就通:“内乱……内乱?妙哉,真是妙计。”

朱棣的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军师,张将军此计,妙在何处?”

“呵,王爷,我军粮草只有一个月,但这是虚数,也是我虚晃出来的数目,其实我军粮草还有五十天之用。”

“哦?军师果然高明,那……内乱指的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