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 第三十八章 吴王妙计

既然丘福说出口,姚广孝也不好隐瞒什么。

他将经历全说出来后,朱棣显然是不太信的。

之前多年建立起来的信任,就这样出现裂隙了。

朱棣认为,朱允熥如果抓了他们二人,不臣服的话,也应该杀掉,哪有把自己敌人的智囊给放走的道理。

“呵,军师和将军一路辛苦,去休息吧。”

姚广孝一脸懊恼的离开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朱棣眉头紧锁。

朱高煦小声说:“爹,军师说的是真的么?他们不会已经叛变了吧?”

这个,谁又能说的清呢。

然而,今天夜里从地道离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儿啊,你派人日夜监视姚广孝和丘福。”

“监视?这不妥吧,他怎么说也是军师啊。”

是不太妥当。

朱棣想了想,吩咐道:“寻找两个容貌俱佳的女子,分别伺候他们,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告诉我。”

姚广孝刚回到府上,张信就过来了。

“哦,是张将军啊。”

“军师平安归来,可喜可贺,今夜,咱们就要离开这里了。”

“离开?四面都是盛庸的人马,怎么离开?”

“军师有所不知,大王已经下令,在城中挖掘地道。而且,这个地道已经挖的差不多了。”

是应该高兴。

可姚广孝一想到朱棣的面孔,就感觉出一种不被信任的滋味。

他辅佐朱棣很久了,对自己主公的脾气摸的七七八八。

燕王生性多疑,跟朱元璋是一样的。

但凡人主,大多数都是如此。

自古以来,被俘虏过的人,身份再贵重,回到自己的营地里,就不可能被完全信任了。

“唉……朱允熥这一招,实在是太高了,恐怕王爷以后有神明军事机密,都不会跟我商量了。”

“军师,过虑了吧,王爷最信任的人,一直都是你。”

姚广孝无奈摆手:“不用恭维我了,咱们都让朱允熥给算计了。我现在才知道他不怕我离开的最大原因,他对王爷也很了解,深知王爷多疑,不可能再重用我。既然我不会得到重用,那有我没我,对王爷来说,对朱允熥来说,还有分别么?”

……

当夜,盛庸率军攻城,因为城中的朱棣人马已经从地道离开,所以只用了一炷香,盛庸便大破城门。

进来后才发现,一个军士都没有。

他们在城中发现了两个地道,才知道朱棣早已逃离。

但这两个地道通往哪里呢,地道中是不是藏有埋伏呢。

吃过朱允熥大亏的盛庸,现在不打算追击燕王,他让人在城中搜索粮草,结果全都空了。

不得已,他们只能从北平向除了南边以外其他方向游走。

这一战,朱棣没损失,但盛庸损伤了三分之一的人马,元气却没有大伤,因为他派去打头阵的,都不是自己的亲信队伍,是朝廷从其他方向调集过来的人。

因朱允熥遏制住他回应天的咽喉要道,以至于盛庸现在只有去大同才能得到粮草了。

别的地方无法一下驻军几十万,各地粮草都很稀缺。

而大同——是瓦剌占据的地方。

……

数日后,应天府。

朱元璋看到蒋浣送来的消息,乐的一下喝了两碗鸭血汤。

“哈哈哈!允熥果然不同凡响啊,咱做梦都没想到,他居然能二次放走了棣儿,还将盛庸的兵马赶到大同方向去了。”

“这盛庸虽然打仗不行,但对朝廷的规矩还是知道的,他不敢抢夺其他州府的粮草,他担心会得到严惩。打朱棣失利,去大同对付瓦剌,一方面能补足粮草,一方面还能立功,功过相抵。”

“呵,呵呵呵……允熥真是智勇兼备。对了,他就用五万人杀的盛庸大败么?”

蒋浣拱手道:“据末将探查所知,允熥殿下对付盛庸的大军,只用了两万人,而盛庸前后用了近六十万人。”

这不是开天下的玩笑么,两万人打赢六十万!

此战已经足以和洪都之战媲美了。

不,比洪都之战还要精彩!

要知道,洪都城易守难攻,本来的优势就很大。

而峡谷那边,双方在峡谷之内,其实还是平地作战。

“好,好!好!!!”

“陛下,允熥殿下能取胜,是用了巨弩。”

“哦?”

“之前的诸葛连弩,是近距离发射的,但巨弩射程之远、威力之大,古今未见,箭身比起长矛来,还要粗壮,盾牌阵完全抵挡不住。依末将看来,允熥殿下的巨弩,在三百米内,足可穿透城墙。”

朱元璋诧异了:“能有这么邪乎?”

老朱走来走去,望着天空:“允熥……他为什么要放了姚广孝呢,这不是给自己徒增烦恼么。”

可下一秒,他就恍然大悟了:“咱明白了,他不放姚广孝,那姓姚的也不可能辅佐他,但他放了人,姚广孝回到朱棣身边去,朱棣也不会完全信任他了。允熥啊允熥,你不单单是会打仗啊,玩弄人心和权术,你也不在咱之下。”

自言自语一番,朱元璋歪头看向蒋浣:“朱棣现在去了什么地方?”

“江南。”

“哦?江南……鱼米之乡,大明赋税的重要地方。那里粮草足够,还能招兵买马,确实是兵家重地。用不了多久,允熥和棣儿之间,会有一场大战,咱就等着看,这二人,谁才能问鼎天下。”

接着,他朝蒋浣一指:“传咱的旨意给汤和,命他与盛庸合兵一处,抵御瓦剌,就让盛庸驻扎在大同,省的碍手碍脚的。”

让汤和去太必要了,就盛庸那点谋略,根本不是瓦剌人的对手,要让他单独和瓦剌较量的话,大明又得损失几十万将士,这都是国家的本钱啊。

……

朱允熥回到应天之前,暗中派人与张信联络,并多派暗卫去往江南,在燕王招募的军中潜伏下来。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三宝和三通的极力劝进之下,朱允熥在月初登基,准备祭天大典。

但在祭天的十天前,三宝来通报情况,朝中大臣纷纷要求辞官,他们并不服朱允熥的身份,在他们眼里,朱允文才是正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