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 第五十二章 腐儒可恶

朱允熥不想跟这三人多啰嗦。

所谓的收揽,不过是让他们在朝堂上有个地方站而已。

一不给官、二不给权、三不听他们说话。

朱允文就是被他们带到坑里去的,朱允熥可不想重蹈覆辙。

“殿下,不可轻农重伤啊,此法违背太祖圣德,恐失了民心啊。天下万物,以农为本,请殿下察纳雅言。”

哟哟哟,还拽文呢。

朱允熥一口酒下肚,很好笑的看着三人:“谁说我轻农了?士农工商,都应该一视同仁,百姓无贵贱之分。有商才有民,有民才有国,一家国家繁荣富强,单靠农民和军队,行么?工、商,也要一体发展。”

方孝孺起身作揖:“殿下,自古以来,人就没有平等的,上行而下效,君主而民次,朝堂尚且如此,何况百姓乎?”

齐泰也插嘴道:“方大人之言,是也。农为国之根本,商人为最贱,不可重之。求殿下秉承太祖皇帝旧法,从商人手中获取利益,将他们的所得用之于民。”

全踏马都是屁话!

什么叫商人手里拿钱给百姓?

这算什么,以朝廷的名义巧取豪夺么?

商人的钱难道就是大风刮来的?

呵,人家也是靠脑子来赚钱。

说商人贱,没错,商人是很奸诈,喜欢投机倒把,但商人的奸诈比起官场来,那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三人读书给读傻了,光知道要迎合底层百姓。

如果国中贫困,国家没钱,百姓的日子能好过么?

用屁股都能想的出来的道理,这三人作为文臣,居然不知道商人的重要。

国家要发展,必定要与他国通商。

这事只能由商人去做,朝廷是没那么大精力参与各种商户运转的。

朱允熥办财神阁的主要目的,不是控制商人,而是为了给商人提供足够的便利,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去赚钱。

他们赚的钱越多,国家才越富强。

国家富强了,百姓才能富足。

反之,如果国库没钱,商人也没钱,那朝廷要用兵、赈灾,去哪儿弄钱呢?

“你们三个人呐,脑子不够用,大道理我也不跟你们多讲,都活到这把岁数了,别人说什么,你们也听不进去。你们三个人都觉得重农轻商很好是吧?那我就满足你们的愿望。”

朱允熥不爽的喊道:“三宝!进来!”

三宝快速进门:“殿下。”

“传我的话,让黄大人、齐大人、方大人他们三个一起去种地,就在城郊,按照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办,他们三个人必须按时缴纳粮草和赋税,一年之后,我再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遵命。”

三人一下子傻眼了。

他们是文臣啊,怎么能去种地呢。

齐泰赶忙说道:“殿下,您这是羞辱臣等么?这……这简直是有辱斯文啊。”

“哦豁?有辱斯文?我怎么羞辱你们了?你们不是说农人至上么?我现在让你们处于大明的顶峰位置,不好么?当农民就羞辱你们了?你的意思,农民很贱?”

齐泰眼球一转,急忙摆手:“不不不!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呢?”

“臣……臣无话可说,殿下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允熥怒火中烧:“可恶!!”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久久不绝。

“你们三个老儒,夸夸其谈,百无一用!还在我面前说什么农为本,我轻农了么?还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还不如直接说,你不服我!完全是畏惧我才逢迎我的!”

“这……”

“三宝,带他们下去,派人日夜看守。”

“遵命。”

三人被带出去后,朱允熥实在是无语了。

士农工商就一定要分出贵贱来么?

这四个字的排名,是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的,被朱元璋给无限放大了。

导致商人成为下九流,但凡民间有谁家经商,都被人看不起。

但那些富甲一方的官宦子弟,却又被人推崇。

殊不知,管家的钱财,多数都是从商人手中榨取而来的。

大明建国至今,商人始终抬不起头,也不敢有大的作为。

哪个商人出门都不会说自己家产多少多少,感到丢人,生怕被官家听见,这是什么环境呢,这是恶性循环。

有钱的怕被人知道,没钱的又没脸见人。

唯独官家人横行霸道。

“唉……”

老朱确实是一代明主,但他的做法很偏激。

“传李进。”

李进在皇宫中处理中书省的事,很晚都没回去。

朱允熥一召见,他立刻就过来了。

“臣李进参见殿下。”

“财神阁的事怎么样了?”

“回殿下,财神阁发展的很好,但目前只在应天内发展。”

“你多写一些榜文,宣传财神阁的,我登基那一天,中书省必须将榜文发至大明各地,一州、一县都不要落下。”

“殿下,这么多的地方,是需要派很多人去当地建立财神阁的。”

“这件事我会处理,不早了,你回去吧。”

……

数日后,朱允熥开始了祭天大典。

当天,天气非常好,万里晴空,在祭天台周围,两万将士翘首以盼。

其余十几万兵马都安置在来这里的路上了,在那些连营寨中,只等燕王来就埋伏。

距离应天七十多里的地方,燕王率五十万大军开动。

他在应天的眼线来报,说朱允熥祭天只有两万人,真是天赐良机。

“传本王号令,大军速度前行!敢有迟误者,斩!”

祭天台这边,朱允熥已是龙袍加身,文武官员站立两旁,唯独缺少后宫妃子。

穿过拥挤的人群,朱允熥朝高台上望去。

百米高的台子,是朱元璋派人建造的,上方大鼎乃是周朝时期遗留下来的,象征问鼎天下。

三宝下跪:“陛下!”

他恭敬的送上火把。

此刻,朱允熥心潮澎湃,回头望了望众臣子,一步一步走上台阶。

这百米之高的地方,让人有种孤家寡人的感觉。

高处不甚寒……

做皇帝固然坐拥天下,同时也把自己彻底给孤立了,哪怕枕边人,都不那么容易相信。

大鼎立在朱允熥眼前,宽六丈!高五丈!

“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