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 第七十章 集体辞官

“废除……奴隶制。”

老朱在院内走来走去,也没搞懂朱允熥的想法。

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奴隶,都是前元人,是蒙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的人。

老朱打下江山之后,大部分制度都是针对汉人来的。

而前元的那些人,被视为罪人,他也没太去管。

洪武六年,老朱下令,要给奴隶们发钱,不允许无偿雇佣。

可是,当时的诏令是李善长起草的,老朱不过是随口一说,比较含糊。

而这份诏令一下,从侧面来看,就等于皇权依然承认了奴隶制的存在。

难道是朱元璋不够聪明么?

当然不是,大明开国之初,百废待举,想要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国力,威震华夏,不得不用奴隶在农业上大做文章。

所以,就连酷吏杨宪也很喜欢用奴隶。

雇佣最低层次的奴隶,可以不付给酬劳,也不必去管他们的死活,而这些人产生的劳动力,往往比平民更多。

事实证明,杨宪治扬州确实做的不错,虽然很多事犯了欺君之罪,但也不能抹杀他的功绩,两到三年的光景,扬州从几十个住户变成鱼米之乡。

是,做法很残酷,但却给全国带了一个好头。

需知,奴隶制一旦废除,全国将乱成一窝粥。

奴隶不存在了,各地的富人就没了当‘主子’的权利,钱也不如过去捞的多了,那他们能甘心么。

现在的国库还处于半空虚状态,朱允熥在此时废除奴隶制,是朱元璋万万没想到的。

“奴隶制废除之后,一场大的**就要起来了,这可比一场战争来的还要大啊,允熥能招架得住么?”

老朱是平民出身,更精确的说,是贱民出身。

奴隶的苦,他体尝过,那不是人过的日子。

但人是分的出三六九等的,阶级制度总该维持吧。

他反对权贵对百姓的压迫,可只要是双方愿意的情况下,就不做干预。

而朱允熥的举动,是将所有奴隶给解放了出来。

“唉……咱这个孙儿啊,真是让人作摸不透。李进,皇帝下什么旨,你就按旨办事吧,你能来告诉咱,咱很欣慰。”

……

皇帝旨意刚一下达,满应天一片沸腾。

但凡家中有一个奴隶的,都会不爽,这律法一颁布,很多人的财路就断了。

因洪武年间重农,所以奴隶替权贵耕种,给他们带来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以后要给钱了,还得按照朝廷要求的来给,一年必须给五两银子以上,按劳分配。

这不是从富人的口袋里抢钱么?

一间茶楼内,里头的富家子弟和老爷们嚷嚷动了。

“废除?呵,皇上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咱们就靠那些仆人给咱们干活呢,我爹是跟随太祖爷打天下的人,是功臣!难道让我去种地么?笑话!我的苦,我爹早替我吃完了,要是太祖爷还活着,能这么办事么?这是卸磨杀驴啊。”

“哼,皇上这做法,是违背了太祖爷的规矩!当年太祖爷就默许了这个制度,他这样做,不是官逼民反么?”

“唉!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当心出事了。”

“我怕什么?我爹也是跟随太祖爷打天下的,当年太祖爷赐给的物件,还在家里摆着呢,那就是我的保护伞,我不怕!”

不光民间这样议论,朝廷的官员是反对声一片。

官员中,十有**都靠奴隶来维持生计。

这道理很简单,太祖爷刚驾崩也没多久,官吏穷困的制度依然存在,一品大员一年才不到二百两银子。

这么少的俸禄,又要维持家中生计,又要定制像样的官衣,还要迎来送往,杯水车薪。

那些朝廷大员,谁家里没几十个佣人呢。

做一件像样的官衣,少说也得百两银子的花销。

纯靠俸禄,那过的连乞丐都不如。

不挣钱、没脸面,他们还出来做官干什么呢,没有任何意义嘛。

官员们聚集在中书省外,满脸的不高兴。

“皇上这么做,咱们的活路可就没了啊。”

“辞官算了。”

“我十年寒窗,三年科场,容易么?说辞就辞?”

先前,朱允熥已经罢免了一大批官员,留下来的人还不到五十个,加上李进操办的‘学院’才刚刚开始,征集各地的官员人数太少,所以朝廷很多事都难以进行。

留下来的这几十个人,不管朱允熥说什么,他们都听。

但这一次,情况严重了,朱允熥玩的是釜底抽薪啊,等于要把他们给掏空了。

掌管中书省的人,当下是李进,他们希望李进给个说法。

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李进从厅内走出,他们全都围了上去。

“李大人,皇上这要干什么?到底是谁给皇上出的主意啊,这不要人老命么?”

“李大人,你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你可得为大家说说话啊。”

“就是嘛,这个制度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几千年了没变过,现在突然要变,谁受的了啊。就算皇上体恤百姓,也得慢慢来嘛,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李进望望在场的人,面无表情的说:“诸位大人,你们这是问本堂么?”

“当然啊,你可是中书省左丞,就差一个相字了,不问你,我们问谁啊?”

李进推手示意道:“诸位大人,别这么说,太祖爷下过旨,废除丞相制,我大明已经不会再有丞相一职了,你们可别害本堂。”

“李大人,您?”

“好了,诸位大人闲的没事做,可以直接去见皇上,本堂哪有资格左右皇上的想法,你们也太抬举本堂了。”

去找皇帝?

呵,他们哪儿敢啊,万一皇帝一生气,把他们的官全都免了,这可如何是好。

李进直接走了,留下一群人,大眼瞪小眼。

有人不爽道:“我估计啊,这事情就是他李进献的策,他是躲开了。你们想想,皇上刚刚大婚,哪里会想到这一点,学院的事还没处理好呢,他就急于改律法,必定是有人献策。”

“要我说,不如咱们全都辞官不做!这样一来,朝廷就没法正常运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