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 第八十七章 一文激起千层浪

马赫然是谁?

宁王想了想:“这个人,本王似乎听说过。”

一位将领答道:“王爷,此人,末将知晓。他原先是信国公麾下的一个文官,六品,专门替汤大帅处理文案的。”

其他人一听,笑的嘴巴都要歪了。

“呵呵呵!哈哈哈!看来,这朱允熥只会自己打仗,没有识人之明啊。用这么一个文弱书生来统兵,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唔……那也不一定啊,朱允熥打败盛庸,又降服燕王,这可都是真事儿啊。”

“那赵将军怎么解释他会用一介书生来当将军呢?当我们这些人都是吃干饭的么?”

宁王神色还是有点拘束的,因为朱允熥后发制人,就没打过败仗,此番用一个书生前来,这里头必有猫腻。

望着在座的将军,他变得严肃起来:“列位将军,先不管朱允熥耍的什么花招,咱们先不能轻敌,因为我们和朱允熥的对抗,是生死较量,输一步都不行!”

“都听好了,你们马上回到各自的城池中去,传本王号令,封锁江南境内所有城门,不得让任何人进出,免得被朱允熥钻了空子。”

众将军一起起身抱拳:“谨遵王爷号令!”

所有人都下去后,谋士解士仁站在朱权边上。

他神色略感紧张,虽然朱允熥战绩很少,但这位皇帝最懂得在什么时候出击能致胜,谁会料到他能当皇帝呢。

“王爷,在下担心朱允熥的人已经混入到江南了。”

“哦?你都知道些什么?”

“只是怀疑,您可知道锦衣卫?”

对这,朱权还真不了解,因为他先前一直在大宁府驻守,对应天的事情了解不多,连这个名字都是头一次听到。

“什么是锦衣卫?”

“据在下所知,这是太祖爷建立的一个隐秘组织,潜伏在朝中各级官吏的身边,每个朱姓皇族身边,都安置了锦衣卫。”

听完,朱权吓出一身冷汗:“你……你是说,本王的身边会有朝廷的探子?!”

谋士解士仁微微点头:“不得不防,如果您身边真有这样的人,那您的一举一动,就都在朱允熥眼皮子底下了。”

朱权背后被冷汗给湿透了,他浑身失力的坐下来,两眼透出警惕的凶光:“解先生,你给本王支个招吧。”

“将府中所有下人全都驱赶出去,王府不用奴仆。”

“一个人都不用?可……可本王的生活怎么办?”

“王爷,现在您可是算是谋反啊,为了安全,非常时间,就要行非常之事。您怎么能料定,在您睡觉休息的时候,不会有人悄悄靠近,对您动刀子呢?”

解某人的话,再一次把朱权吓的后怕。

他深吸一口气:“先生言之有理……当此非常时刻,就要行非常之事。这事交给你去办吧,还有!——你手里的这份讨贼檄文,必须尽快发出去,大明各府都要有。”

“学生遵命。”

……

讨贼檄文昭告天下,没多久,朱允熥就看到了这篇文章。

御书房里,几个大臣闷声跪着。

朱允熥反复看,却不相信这是燕王的手笔。

“陛下,燕王不知感恩,居然妄图窃据神器,如此逆臣贼子,必须发兵!”

说话的,是兵部的一个侍郎,是李进从外省招纳来的。

朱允熥看看此人,又盯着刘璟。

“刘璟,你说说看。”

“陛下,臣以为,此文不是出自燕王之手。”

“呵,为什么呢?”

“燕王现在在大同,他虽有二十万兵马,但距离应天太远。若燕王想在大同称帝,则会遭到朝廷和瓦剌的两面夹击,局势对他太不利了。而且,他和麾下将军的家眷都在北平,若他想造反,至少应该先把家眷都迁过去,燕王不是这么没脑子的人。”

这个说法很合朱允熥心意。

但朱允熥没考虑这么多,他的自信在于前锦衣卫张信。

要是燕王谋反,张信的密信一定会比这封讨贼檄文提前到达。

那么,既然这份檄文不是燕王写的,又会是谁呢?

只能是宁王朱权了。

以朱允熥对燕王的了解,朱棣这个人心思细腻,他真想谋反的话,根本不会发什么讨贼檄文,而是直接出兵。

朱权这么做,不过是想把朱棣放在火上烤,让他里外不是人。

而当下,朱允熥也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朱棣看到这个东西之后,会怎么做。

他会不会就坡下驴,真的谋反。

朱允熥还记得,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被人黄袍加身,人架在那个位置上了,下不来了,下来就是九族皆灭。

就看燕王自己该怎么做了。

朝廷连年征战,内忧外患,现在朱允熥手中兵力确实不足。

他不想急于招揽兵马,因为百姓太辛苦了。

不光朱允熥看出这份檄文的猫腻,朱元璋也察觉到了。

因为他也在朱棣身边安置了人,还不止一个,对自己的每个儿子,他都能时刻清楚动向。

檄文是朱权写的,这损儿子唯恐天下不乱。

老朱也是摸爬滚打上来的,从最初的乞丐、和尚,到后来的马夫、将军,乃至大帅、皇帝,他能理解朱权想篡位的心思。

可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暗通贼人,和鞑靼密谋,这因为是叛国了。

“蒋浣。”

“末将在。”

“传咱的旨意下去,令江南各地的锦衣卫行动起来,将朱权手下的将军,尽数铲除。”

“遵旨。”

老朱望着天边的晚霞,子孙间的斗争,他不太想参与。

可是大明耗不起了,国家需要休养生息,那帮淮西勋贵,都怪他杀的不够彻底。

另一边,大同城内的将军府里。

朱棣三个儿子拿着讨贼檄文来到亲爹跟前,可没想到,朱棣已经看到檄文了,比儿子看到的更早。

“爹!这檄文是您写的?!”

朱棣瞅了瞅三个儿子:“你们也以为是我写的?”

朱高煦十分愕然:“莫非不是?”

“当然不是,为父怎么会蠢到写这种东西,我要想造反,会以大同为根基么?那不等于把自己至于两面树敌的境地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