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兵王:从淞沪会战开始 > 132、机会终于来了

铁血兵王:从淞沪会战开始 132、机会终于来了

作者:爱吃肉的暴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9 22:2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军疯狂地火力全开。据不完全统计,第二集团军的阵地上,每天都要承受六七千发炮弹的轰炸。

在三月二十五日当天,第三十一师一八五团三营正朝着刘家湖方向前进,途中偶遇藏在小树林里的日军炮队。此时,炮队正朝着台儿庄疯狂倾泻弹药。

营长高鸿立见状,立即集合全营五百官兵。然而,他们枪械匮乏,多数人仅持有大刀。

但这又何妨?高营长亲自带队,赤膊上阵。五百人,五百柄大刀,向着这支日军炮兵部队猛扑过去,杀得日军抱头鼠窜。我方还趁机缴获了几门小炮。

可一八五团三营的战士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周围就出现了二十余辆坦克和千余名日军步兵。敌我双方随即在这片小树林里展开了一场惨烈悲壮的血战。

在这场大刀对抗坦克的决战中,一八五团三营伤亡惨重。高营长头部受伤,连以下官兵牺牲过半。但令他们骄傲的是,日军也同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样的战绩在当时极为难得。就如次日《徐州日报》头版标题所印:《猛张飞式英雄率部赤膊歼日寇》。

自战斗打响后的几天里,台儿庄被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经过三个昼夜的狂轰滥炸,台儿庄小北门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倒塌。日军地面部队蜂拥而入,守卫小北门的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城头上,倒塌的城墙与尸体混杂在一起,腿和手难以分辨,到处是死尸和鲜血。然而,活着的人根本没时间恐惧,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杀敌,直到杀光最后一个敌人,或最后只剩一名友军。

沈炼看着敌我双方你来我往的战斗,如同推演沙盘一般,心中默默计算着战局走势。

张宣武在他左前方来回踱步,几次欲言又止,看到沈炼专注的神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但最终,他还是没能忍住。

“沈队长,我们什么时候出击?敌人现在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台儿庄,这正是我们从背后偷袭的好机会。”

沈炼放下望远镜,看向一脸焦急的张宣武,说道:“张团长,你的心情我理解。但别忘了,我们只有四百人,还带着不少伤兵,真正能投入作战的也就三百出头,而且缺乏重武器。我们一旦出击,必须直捣敌人要害,现在还不是时候。在战场上,相信友军也是具备战术素养的关键。”

沈炼说完,继续举起望远镜观察战局。

张宣武心想,道理谁都懂,但真正能做到临危不乱、沉得住气的人,确实没几个。沈队长果然不简单。

再说沈炼手底下的游击队员们,其实也有些焦躁。要说最沉得住气、最冷静的,当属守在沈炼身边的雷霆。

没有开战,也就无需运送弹药。雷霆早已习惯枪炮声,它打着哈欠,轻轻摇着尾巴,靠在沈炼身后,时不时睡上一觉。

白老球没敢生火做饭,只准备了些干粮和清水,给沈炼送过来。他想伸手摸摸狗头,却被自己的“长官”用眼神制止。

就在这时,一直半蹲着的沈炼突然站起身来,吓了雷霆和白老球一跳。

“队长,怎么了?”

沈炼没有理会白老球的询问,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折了根细树枝,找了块相对平整的地面,开始画起图形。

他的举动很快吸引了周围战士们的注意,包括张宣武在内,都围在旁边皱眉观看。

沈炼将观察到的战局走向,与记忆中书本里的记载进行对比,排除一些真假难辨的细节,抓住几个关键时间点。

“刘杀鬼,命令全体游击队战斗人员做好战斗准备。张团长,你身体不好,把能作战的川军兄弟交给我。这次出击,我们要直插敌人心脏,务必又快又准又狠。”

张宣武愣了片刻,随即点头道:“好,沈队长,我信你。”

张宣武也不知道为什么,按理说他和沈炼认识时间不长,但沈炼给他的感觉十分可靠,让他忍不住选择相信。

不一会儿,沈炼亲自带领两百人,从山侧直杀而下。

沈炼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汤恩伯部终于顶不住李宗仁的压力,出动侧击日军。

有了汤恩伯军团的大规模行动做掩护,沈炼他们这两百人的队伍就显得微不足道,不容易被日军重视。

在沈炼的记忆里,他们一直尾随的日军第十联队主力和第六十三联队一大队,几乎同时推进到了东花沟附近,并以此为基点,将势力伸向郭里集北方约2公里的古屯店子高地。

三月二十七日,赤柴八重藏接到濑谷的命令,原地待命。但赤柴立功心切,又担心第六十三联队抢走功劳,便不顾命令,对北方山地驻守的Z**队展开进攻。

二十七日清晨,日军发动了最为猛烈的一次攻击。台儿庄外围城墙接连破损倒塌,涌入城内的日军越来越多。

孙连仲向汤恩伯部连续发出告急电报:第二十七师、第三十一师阵线均告急,台儿庄北门被敌炮火炸毁,已有四百余敌兵涌入。敌军还有十一辆坦克和三十多辆卡车,正源源不断地向这里运送士兵,要求汤恩伯军团立即南下,支援台儿庄作战。

李宗仁这时搬出光头校长,向汤恩伯施压。

连续几天的激战,已把台儿庄打得千疮百孔,如同月球表面。庄子里一切能用作掩体的材料,如家具、水缸、门板等都用上了。城墙上布满弹孔,到处是鲜血与脑浆,场面惨烈至极。

二十七日这天,汤恩伯终于分出两路:关麟征部、郑洞国第二师进攻枣庄,张轸第一一零师袭击峄县。然而,在枣庄,他们遭到日军的疯狂反扑,汤恩伯收缩了枣庄方向的部队,只派出一个团协助作战。这样的安排就连关麟征都看不下去了,在电话里质问汤恩伯:这仗到底还打不打?

沈炼作为“过来人”,自然知道汤恩伯的行事风格。说好听点,他是在保持自己的作战节奏,等日军消耗得差不多了再率队出击;说难听点,他就是避重就轻,怯战不出。

不过,即便汤恩伯怯战,现在也不敢再拖延了。毕竟李宗仁已经把话挑明,如果他再不出击,就按第二个韩复榘处理。汤恩伯闻言,知道不能再拖,这才命令全军南下夹击敌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