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月照苏墨缘 > 第102章 新职任命之重担在肩

月照苏墨缘 第102章 新职任命之重担在肩

作者:梦墨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01:38:08 来源:小说旗

墨轩和苏婉从皇宫出来后,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却驱散不了墨轩心中那沉甸甸的责任感。皇帝新任命他为兵部侍郎,这一职位犹如一座巍峨大山,承载着全**事战略规划与军队训练调配的重任。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安危;每一次调配,都关乎着将士们的生死。墨轩深知,自己已然站在了国家军事命运的关键节点上,一步都容不得差错。

回到丞相府,苏丞相早已在大厅等候。看到墨轩和苏婉归来,苏丞相快步迎上前,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期许:“轩儿,此次面圣,皇上委你以兵部侍郎的重任,这是对你莫大的信任,亦是一份千钧重担啊。”

墨轩恭敬地抱拳行礼,神色凝重地说道:“岳父大人,婿深知责任重大。这兵部侍郎一职,关乎国家军事命脉,婿惟恐才疏学浅,力有不逮,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与期望。”

苏丞相拍了拍墨轩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轩儿,你在边疆多年,历经无数战火洗礼,立下赫赫战功,又展现出卓越的军事谋略与领导才能。皇上对你委以重任,正是看中了你的这些品质。你只需秉持一颗赤诚之心,全心投入,遇到难题多与朝中老将和有识之士切磋探讨,必能胜任此职。”

苏婉也在一旁温柔而坚定地说道:“墨轩,我对你有十足的信心。你在边疆都能带领将士们披荆斩棘,屡建奇功,如今在京城,凭借你的智慧与毅力,定能将兵部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别忘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和父亲都会全力支持你。”

墨轩看着苏婉充满信任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明亮的灯塔,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苏婉,岳父大人,有你们在我身边,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接下来的日子,墨轩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工作中。上任第一天,他早早便来到了兵部衙门。兵部衙门气势恢宏,平日里便是一片忙碌景象,今日因新侍郎上任,更添了几分庄重。衙门里的大小官员们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的目光中,既有对新上司的好奇,也有审视与期待。

墨轩稳步走进兵部大堂,环视四周,只见堂内官员们整齐站立,神态各异。他微微颔首,然后神色庄重地开口说道:“各位同僚,墨轩初来乍到,对兵部诸多事务尚需时日熟悉。当今之时,国家虽暂享太平,但边疆局势依旧复杂多变,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身为兵部官员,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责任重于泰山。往后还望各位不吝赐教,与我携手共进,为国家军事事业竭尽心力。”

官员们纷纷抱拳行礼,齐声应道:“愿听侍郎吩咐!”

随后,墨轩开始详细了解兵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人员配置以及当前的军事部署情况。他听得极为认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时提出一些切中要害的问题,展现出对军事事务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见解,让在场官员们暗自惊叹,对这位年轻的侍郎刮目相看。

在了解到军队训练方面的情况时,墨轩发现现行的训练模式存在一些弊端。训练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实战模拟,导致士兵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时,应变能力不足。而且,不同地区的军队训练水平参差不齐,这无疑会影响到整个国家军队的战斗力。

墨轩深知,军队训练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环节,必须尽快进行改革与优化。但他也明白,改革绝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周全的计划和妥善的安排,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诸多问题。

为了全面掌握军队的真实状况,墨轩决定亲自前往各地军营视察。他深知,只有亲眼所见,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第一站,墨轩选择了京城郊外的一处重要军营。当他带领随从抵达军营时,正值士兵们进行日常训练。只见操场上,士兵们队列整齐,口号响亮,正在进行常规的阵法演练。墨轩没有惊动任何人,悄然混入士兵之中,仔细观察训练的每一个环节。

他发现,士兵们虽然动作整齐划一,但在一些关键动作上,显得有些僵硬,缺乏实战中的灵活性。而且,训练过程中,士兵们的表情略显麻木,似乎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并没有真正理解每个动作的实战意义。

墨轩找到军营的统领王猛,开门见山地指出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王统领,士兵们的精神面貌值得肯定,但训练方式亟待改进。如今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们的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整齐划一,更要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比如,在阵法演练中,要增加更多的变数和突发情况,让士兵们学会灵活应对。”

王猛连忙躬身答道:“将军所言极是,末将疏忽了。以往的训练确实过于注重形式,忽略了实战需求。末将一定按照将军的指示,尽快调整训练方案。”

墨轩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士兵们的武器装备也需要更新换代。我刚才观察了一下,部分士兵的兵器已经磨损严重,这在战场上可是致命的隐患。你要尽快统计出需要更换的装备清单,上报兵部,我们会尽快安排解决。”

王猛一脸惭愧:“将军批评得是,末将这就去办。”

墨轩拍了拍王猛的肩膀:“王统领,军队训练和装备保障是重中之重,关乎士兵们的生命和国家的安危。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懈怠。另外,士兵们的生活状况也要多关心,只有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战斗中。”

离开这个军营后,墨轩马不停蹄地前往其他军营视察。每到一处,他都深入士兵中间,查看营房设施、了解士兵饮食,与基层将领交流心得。在视察过程中,他发现了诸如军事理论教育不足、后勤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并一一记录下来,思考着相应的解决办法。

与此同时,苏婉在后宫也积极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凭借着聪慧才智和温婉善良的性格,她与皇后及其他妃嫔相处得极为融洽,宛如后宫中的一股清流。

一日,后宫举办了一场春日赏花宴。花园中繁花似锦,香气扑鼻,皇后坐在主位上,众妃嫔们围绕在周围,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花园。苏婉也盛装出席了这场宴会。

宴会进行到一半,皇后微笑着对苏婉说:“苏婉啊,你如今在京城的日子过得可还顺心?墨将军在朝堂上为国家尽心尽力,你在后宫也要多多支持他呀。”

苏婉优雅地欠身行礼,微笑着回答:“皇后娘娘关怀,臣妾感激不尽。京城一切安好,墨轩一心为国,臣妾定当全力支持,让他能毫无后顾之忧地为陛下效力。”

其他妃嫔们也纷纷附和:“苏婉妹妹说得极是,墨将军乃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我们都盼着他能再创佳绩呢。”

苏婉谦虚地说道:“各位姐姐过奖了。墨轩能有今日成就,全仰仗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各位大人的支持与帮助。臣妾也希望能与各位姐姐携手,共同维护后宫的和睦安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苏婉与皇后和妃嫔们的关系愈发亲密。她时常与她们交流诗词书画、分享生活趣事,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与信任。

有一次,一位妃嫔因为身边宫女犯错而大发雷霆,心情烦闷不已。苏婉得知后,主动前去探望。她坐在妃嫔身边,轻声安慰道:“姐姐,莫要为了些许小事气坏了身子。宫女们年纪尚小,偶尔犯错在所难免,您宽宏大量些,也免得自己生气伤神。”

妃嫔叹了口气,无奈地说:“苏婉妹妹,我也知道不该如此生气,可就是忍不住。这宫女做事总是毛毛躁躁,屡次犯错,实在让我心烦。”

苏婉微笑着说:“姐姐,不如这样,您找个合适的时机,好好教导她一番,让她明白自己的错误。倘若她能改过自新,日后必定更加尽心尽力地伺候您。若她依旧屡教不改,再做处置也不迟呀。”

妃嫔听了苏婉的话,心中的烦闷顿时消散了许多:“苏婉妹妹,多亏了你这番贴心的话,让姐姐我心里舒坦多了。你总是这般善解人意,难怪大家都这般喜欢你。”

苏婉的这些举动,不仅赢得了妃嫔们的好感,也让皇后对她愈发信任。皇后时常会与苏婉商讨一些后宫事务,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而苏婉总能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皇后十分满意。

在后宫的这段日子里,苏婉也留意到了一些朝堂之外的微妙动态。她深知这些信息对于墨轩在朝堂上的工作或许会有所帮助,于是每当有重要消息,她都会在墨轩回到家后,详细地讲给他听。

一天晚上,墨轩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疲惫地回到家中。苏婉早已准备好了热水和可口的饭菜,等墨轩洗漱完毕后,两人坐在饭桌前。

苏婉一边为墨轩盛汤,一边说道:“墨轩,今日在后宫听闻一些消息。几位大臣的家眷在私下闲聊时,提及朝堂上对军事改革一事颇有分歧,部分大臣对此心存疑虑,担心改革会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

墨轩微微皱眉,放下手中的碗筷,沉思片刻后说道:“哦?看来这军事改革尚未推行,便已面临重重阻力。这些大臣的担忧虽有一定道理,但从长远来看,改革是提升国家军事力量的必经之路。苏婉,你可知他们具体担忧哪些方面?”

苏婉回忆了一下,说道:“我听她们说,改革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军事格局,触动一些家族的利益。而且,新的训练方式和战略理念可能过于激进,军队能否适应还是未知数。这些话虽是妇人之见,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朝堂官员的态度。”

墨轩点点头:“苏婉,你提供的这个消息很重要。改革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遇到阻力在所难免。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不能因困难而退缩。我需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争取更多官员对改革的支持。”

苏婉坚定地看着墨轩:“墨轩,我支持你。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我在后宫也会继续留意消息,若有风吹草动,第一时间告知你。”

墨轩感激地握住苏婉的手:“有你在我身边,我倍感安心。我会仔细权衡各方利弊,制定出周全的改革计划,尽可能减少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墨轩继续深入各地军营视察,收集更多关于军队现状的数据和意见。同时,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将领和官员们频繁交流,共同探讨军事改革的具体方案。他们从训练方法、武器装备、军事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力求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

然而,正如墨轩所预料的那样,军事改革的风声一经传出,立刻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保守派官员强烈反对改革,他们认为祖宗留下的军事制度历经数百年传承,一直行之有效,不能轻易更改,否则恐生大乱。这些官员在朝堂上抱团发声,言辞激烈,给墨轩的改革计划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一日早朝,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率先站出,神色严肃地对皇帝说道:“陛下,老臣听闻近日兵部侍郎墨轩欲推行军事改革,此事实在不妥。我朝现行军事制度乃祖宗所定,历经数代传承,保我朝多年安稳太平。如今贸然改革,怕是会破坏现有稳定,动摇国之根基啊。”

其他几位保守派官员也纷纷附和:“陛下,老臣等附议。改革之事风险巨大,还望陛下三思啊。”

墨轩心中一沉,但他早有准备,镇定自若地出列,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诚然,祖宗留下的制度有其可取之处,但如今时代变迁,边疆局势复杂多变,现行军事制度已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就如军队训练,内容单一,缺乏实战模拟,士兵在战场上应变能力不足。不同地区军队训练水平参差不齐,这如何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严峻战事?”

皇帝坐在龙椅上,微微点头,示意墨轩继续说下去。

墨轩接着道:“再者,如今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缓慢,部分士兵手中兵器陈旧磨损,这在战场上是极为危险的。若不改革,一旦战事爆发,我朝将士将面临巨大的劣势。改革虽有风险,但乃是提升国家军事力量、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之举。”

这时,另一位保守派官员冷哼一声,说道:“墨侍郎,你空口无凭,仅凭几句说辞便要推行改革,实在难以服众。况且改革必然会触动诸多方面的利益,届时朝堂动荡,百姓不安,你担当得起这个责任吗?”

墨轩目光坚定地看着这位官员,说道:“大人此言差矣。墨轩并非草率行事,在提出改革计划之前,已深入各地军营视察,了解军队的真实状况。改革虽会触动一些利益,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以国家大局为重,合理规划,逐步推进,必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至于责任,墨轩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改革失败,给国家带来损失,墨轩万死不辞!”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改革与反对改革的官员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看着下方争论的大臣们,沉思良久后说道:“墨轩推行军事改革,乃是为国家长远考虑,其心可嘉。但各位爱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仓促决定。墨轩,你需将改革计划详细整理成册,呈交朕审阅。待朕与众爱卿仔细商讨后,再做定夺。”

墨轩躬身领命:“陛下圣明,臣遵旨。”

退朝后,墨轩心情沉重地回到丞相府。苏婉看到他满脸疲惫,心中担忧,赶忙迎上前去:“墨轩,今日朝堂上情况如何?”

墨轩叹了口气,将朝堂上的争论详细地告诉了苏婉。苏婉听完后,轻轻握住墨轩的手,安慰道:“墨轩,别气馁。改革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遇到阻力在所难免。既然陛下让你整理改革计划,我们就好好准备,用详实的方案和充分的理由说服他们。”

墨轩看着苏婉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力量:“苏婉,有你这句话,我便有了动力。我这就去整理改革计划,定要让陛下和各位大臣看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接下来的日子里,墨轩日夜操劳,全身心投入到改革计划的整理中。他与志同道合的将领和官员们反复研讨,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他们从训练方法的创新、武器装备的更新策略、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了一套全面而细致的改革方案。

苏婉也在一旁全力支持墨轩。她利用自己在京城的人脉关系,私下与一些中立官员沟通交流,向他们阐述军事改革的意义和好处,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她还细心地照顾墨轩的生活起居,让墨轩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经过数日的努力,墨轩终于完成了改革计划的整理。这份计划条理清晰,内容详实,不仅详细阐述了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

墨轩带着改革计划再次进宫面见皇帝。皇帝坐在御书房中,认真地翻阅着改革计划,不时点头,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看完后,皇帝抬起头,对墨轩说道:“墨轩,这份改革计划朕看了,颇为详尽。你对改革的决心和用心朕也感受到了。不过,此事关乎重大,朕还需与众爱卿再次商议。”

墨轩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深知改革责任重大。此计划虽还有诸多不足之处,但臣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我朝军事力量更上一层楼,保国家长治久安。”

皇帝微微点头:“你且先回去吧。朕会尽快召集大臣们商讨此事。”

墨轩退出御书房后,心中虽仍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他知道,改革之路依然漫长而艰难,但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加上苏婉和众多支持改革的人的帮助,军事改革一定能够成功推行。

回到丞相府后,墨轩将面见皇帝的情况告知了苏婉。苏婉微笑着说:“墨轩,这是个好开端。接下来我们就静候消息,我相信陛下和大臣们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等待朝堂商讨结果的日子里,墨轩并没有闲着。他继续与各地军营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士兵们的需求和想法,为改革计划的进一步完善做准备。同时,他还加强了与朝中支持改革的官员们的沟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改革造势。

终于,皇帝再次召集大臣们在朝堂上商讨军事改革一事。这一次,墨轩有备而来,他详细地向大臣们讲解改革计划的每一个要点,用实际数据和案例说明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墨轩的耐心讲解下,一些原本持中立态度的官员开始动摇,逐渐倾向于支持改革。而那些保守派官员,虽然仍心有疑虑,但在墨轩充分的论据面前,也难以再强硬反对。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皇帝最终做出决定:“朕决定,同意推行军事改革。墨轩,朕命你全权负责此事,务必谨慎行事,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墨轩心中大喜,连忙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不负陛下重托,全力以赴推进改革!”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墨轩肩负的担子愈发沉重,但他的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和自信。他知道,这是国家赋予他的使命,也是他实现抱负、保家卫国的机会。在苏婉的支持和鼓励下,墨轩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军事改革之路,而未来的种种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