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轩率领大军班师回朝,京城内外一片欢腾。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他们手持鲜花,眼中满是崇敬与激动,当墨轩骑着那匹高大的黑色骏马,身披战甲,英姿飒爽地出现在视野中时,欢呼声瞬间响彻云霄。
“墨大人威武!”“墨大人万岁!”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回荡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阳光洒在墨轩身上,映照出他坚毅的脸庞和锐利的眼神,历经边疆战火洗礼的他,此刻更显沉稳与威严。身后整齐排列的军队,步伐铿锵有力,彰显着胜利之师的豪迈气势。
皇帝早已在宫殿前的广场上设下盛大的欢迎仪式。金色的龙旗随风飘扬,宫廷乐师奏响激昂的乐曲。当墨轩来到皇帝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高声说道:“臣墨轩,幸不辱命,已将边疆敌军击退,特来向陛下复命!”
皇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起身走下台阶,亲手扶起墨轩,大声说道:“墨爱卿此次出征,战功赫赫,实乃我朝栋梁!朕今日论功行赏,擢升墨轩为三品将军,负责京城军事防务!望爱卿日后继续为我朝江山社稷尽心尽力!”
群臣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百姓们也跟着欢呼起来,对墨轩的荣耀倍加赞叹。墨轩再次叩谢皇恩,心中满是对皇帝信任的感激,同时也深知这份新职责的重大。
然而,在这一片喜庆与荣耀之中,并非所有人都真心为墨轩感到高兴。朝堂之上,一些老牌贵族的脸色显得格外阴沉。他们身着华丽的朝服,站在人群中,眼神中透露出嫉妒与不满。
为首的是吏部尚书王大人,他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在朝中根基深厚。王大人微微皱眉,低声对身旁的礼部侍郎李大人说道:“这墨轩不过是六品小官之后,竟因一场战事便平步青云,实在令人难以信服。如此轻易地获得高位,恐怕日后会扰乱朝堂秩序。”
李大人附和道:“王大人所言极是。他毫无根基背景,骤然得势,怕是不懂朝堂规矩,难以服众啊。”
这些老牌贵族们一直以来凭借着家族的势力和资历,在朝堂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享受着各种特权。他们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官场秩序,对于墨轩这样出身平凡却迅速崛起的人,本能地感到威胁。
在他们看来,官场应该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天下,官职晋升需要论资排辈,讲究门第出身。墨轩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他们习以为常的平衡,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抵触。
退朝之后,这些老牌贵族们并没有散去,而是相约来到王大人的府邸。宽敞的客厅里,气氛压抑而沉闷。众人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地商讨着如何应对墨轩带来的“威胁”。
“我们不能任由这个墨轩在朝堂上肆意发展。”一位侯爷率先开口,他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表情愤怒。
“没错,必须想个办法压压他的气焰。”另一位大臣随声附和。
王大人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直接与他正面冲突并非明智之举,毕竟他如今刚立战功,深受陛下信任。我们不妨在暗中下手,给他制造些麻烦,让他知道朝堂不是那么容易混的。”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开始密谋一系列暗中排挤墨轩的计划。他们打算从墨轩的政令推行、人际关系等方面入手,挑刺找碴,散布谣言,试图让墨轩陷入困境。
与此同时,苏婉身为丞相府嫡女,自然也关注着朝堂上的一举一动。她聪慧过人,心思细腻,很快就察觉到了这些老牌贵族对墨轩的嫉妒和暗中涌动的不良企图。
在丞相府的书房里,苏婉坐在书桌前,眉头微蹙,手中拿着一封刚刚收到的密信。信中详细汇报了那些老牌贵族在王大人府邸的聚会以及他们的阴谋。苏婉深知此事的严重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墨轩很可能会在朝堂上遭遇重重阻碍,甚至危及他的前程。
傍晚时分,墨轩来到丞相府与苏婉相聚。两人在花园的亭子里坐下,丫鬟送上香茶后便退下了。墨轩一脸轻松地向苏婉讲述着回朝后的种种见闻和皇帝的嘉奖,言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苏婉却没有像往常一样露出开心的笑容,她神情严肃地看着墨轩,说道:“墨轩,你此次立下战功,荣耀加身,本是好事,但朝堂之上并非一片祥和。我听说一些老牌贵族对你心生嫉妒,正在暗中谋划着对付你。”
墨轩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丝不屑的笑容:“我一心只为国家效力,从未想过要与他们争权夺利,他们为何要这般针对我?”
苏婉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这朝堂之中,权力争斗错综复杂。那些老牌贵族向来重视门第出身,他们看不惯你出身平凡却能快速升迁。而且,你的存在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利益格局,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你。”
墨轩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难道就任由他们这般胡作非为?我为国家出生入死,难道还要受他们的气?”
苏婉温柔地握住墨轩的手,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心中不平,但此刻切不可冲动行事。我们需要从长计议,想办法应对他们的阴谋。我会利用丞相府的人脉和资源,帮你留意他们的动向,你在朝堂上也要多加小心,行事尽量低调一些。”
墨轩看着苏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苏婉不仅美丽聪慧,更是自己在这复杂朝堂中的坚强后盾。他点了点头,说道:“苏婉,有你在我身边,我便安心许多。我会听从你的建议,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接下来的日子里,墨轩开始正式履行三品将军的职责。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京城军事防务的工作中,每天都会前往军营视察士兵的训练情况,对军队的纪律和训练方法进行严格要求和改进。
然而,正如苏婉所担忧的那样,那些老牌贵族开始暗中行动。他们先是在朝堂上对墨轩提出的一些军事改革建议进行无端指责,声称这些改革会破坏军队原有的稳定,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尽管墨轩据理力争,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这些老牌贵族却故意刁难,不断打断墨轩的发言,使得朝堂上的讨论陷入混乱。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散布谣言,说墨轩居功自傲,不把朝中元老放在眼里,甚至有谋反之心。这些谣言迅速传播开来,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对墨轩产生误解,街头巷尾的议论声也大多是对墨轩的负面评价。
墨轩得知这些谣言后,心中十分气愤。他明白这是那些老牌贵族在背后搞鬼,企图抹黑他的名声,动摇他在皇帝心中的信任。但他也清楚,此时若是急于澄清,反而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苏婉同样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她一方面安排丞相府的下人去调查谣言的源头,试图找出幕后黑手;另一方面,她进宫面见皇后,希望借助皇后的力量来平息这场风波。
在宫中的御花园里,苏婉见到了皇后。她恭敬地行礼后,向皇后诉说了墨轩所遭遇的不公和那些恶意谣言。皇后听后,微微皱眉,说道:“本宫也听说了这些传闻,没想到朝堂之下竟有人如此胆大妄为,肆意造谣生事。你放心,本宫会找机会在陛下耳边提及此事,让陛下明察秋毫。”
苏婉感激地说道:“多谢皇后娘娘相助。墨轩一心为国,绝无半点二心,还望娘娘能为他主持公道。”
皇后微笑着点了点头:“本宫相信你的眼光,也相信墨轩是个有担当的人。这件事本宫会妥善处理的。”
与此同时,墨轩在军营中也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深知,只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他加大了对士兵的训练力度,亲自示范各种军事技能,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在他的带领下,京城守军的士气日益高涨,战斗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苏婉终于找到了谣言的源头。原来是王大人府上的一个幕僚指使一些市井无赖散布的谣言。苏婉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墨轩,两人商量后决定将计就计。
墨轩安排手下的亲信假装成普通百姓,在那些散布谣言的无赖经常出没的地方故意透露一些虚假信息,说墨轩已经掌握了他们造谣的证据,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那些无赖听到这个消息后,惊慌失措,纷纷跑到王大人府上报信。
王大人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慌乱。他担心事情败露,自己会受到牵连。正当他不知所措时,皇帝突然下旨,宣他进宫问话。
原来,皇后在皇帝面前巧妙地提及了墨轩被谣言困扰一事,皇帝对此十分重视,立刻派人展开调查。很快,就查到了王大人府上与谣言的关联。
王大人战战兢兢地来到宫中,见到皇帝后,立刻跪地求饶。皇帝脸色阴沉,严厉地斥责道:“王爱卿,你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国效力,却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散布谣言,扰乱朝堂秩序,该当何罪?”
王大人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说道:“陛下恕罪,臣一时糊涂,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才做出这等错事。臣愿改过自新,求陛下饶臣一命!”
皇帝冷哼一声:“此事朕绝不会轻易饶恕。念你多年在朝为官,尚有一些功劳,朕便从轻处罚。免去你吏部尚书一职,回家好好反省!”
王大人如遭雷击,瘫倒在地。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阴谋竟然这么快就被识破,还落得个罢官的下场。
经此一事,那些原本跟风排挤墨轩的老牌贵族们也都收敛了许多。他们见识到了墨轩的智慧和背后的支持力量,不敢再轻易对墨轩动手。
墨轩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智慧,在苏婉的帮助下,成功地度过了这场危机。他更加专注于京城的军事防务工作,致力于提升军队的实力,守护京城的安宁。而他与苏婉之间的感情,也在共同应对这场风波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深厚和坚定。他们携手并肩,共同面对朝堂上的种种挑战,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