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月照苏墨缘 > 第44章 大婚筹备之礼仪商讨

月照苏墨缘 第44章 大婚筹备之礼仪商讨

作者:梦墨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01:38:08 来源:小说旗

两家人齐聚一堂,准备商讨墨轩与苏婉大婚的礼仪细节。宽敞明亮的厅室内,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茶具、点心一应俱全。苏婉和墨轩坐在一侧,两人偶尔交换眼神,眼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尽管对即将到来的繁琐礼仪有些头疼,但想到婚后能长相厮守,都决定耐心面对。

苏婉的父亲,丞相苏大人端坐在主位上,神情庄重。他扫视众人,缓缓开口:“此次小女与墨将军大婚,乃是我苏家的大事,也是朝堂瞩目的焦点。因苏婉身份特殊,婚礼需遵循最高规格,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这时,礼部官员恭敬地起身,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礼仪典籍,说道:“启禀丞相大人、墨将军及各位,依照皇室宗亲与高门贵胄大婚的惯例,诸多环节皆有严格规范。首先是婚前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礼数,一个都不能少。”

墨轩微微皱眉,这些复杂的礼仪程序对他而言颇为陌生,但他还是认真倾听。苏婉轻轻碰了碰墨轩的手,悄声道:“别担心,有我在呢。”墨轩回以感激的微笑。

礼部官员继续说道:“纳采之时,墨将军需备下大雁等礼品,寓意着婚姻的忠贞不渝。问名则是询问苏婉小姐的生辰八字,用以占卜婚姻吉凶。纳吉是在得到吉兆后,再次向苏家通报,正式确定婚约。纳征更为重要,聘礼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以彰显诚意与重视。请期则是选定大婚的良辰吉日,需与双方生辰八字相符,且要避开诸多忌讳。”

墨轩思索片刻,说道:“这些礼数我定会严格遵守,只是不知这聘礼具体都有哪些要求?”

礼部官员微笑着解释道:“聘礼通常包括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牲畜等。鉴于此次婚礼规格,金银器具需选用上乘材质,雕琢精美;绸缎要选取顶级的蜀锦、苏绣;牲畜则以毛色纯正、健壮肥硕为宜。此外,还需准备象征吉祥如意的各类珍品,以表对苏家的敬重和对新人的祝福。”

苏婉的母亲,苏夫人补充道:“这些聘礼不仅是一种形式,更代表着两家的情谊与对孩子们未来的期许。我们苏家倒不看重聘礼的多少,关键是心意要到。

墨轩连忙起身,恭敬地说:“苏夫人放心,晚辈一定会用心准备,绝不敢有丝毫马虎。”

接下来讨论到亲迎环节。礼部官员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婚当日,墨将军率领迎亲队伍前来丞相府。迎亲队伍的规模、人员配置都有讲究。队伍最前列需有开道的仪仗,彰显威严;其后是抬着聘礼的队伍,数量要与之前商定的相符;墨将军则需身着华丽的礼服,骑着高头大马,尽显新郎的风采。”

墨轩笑着说:“这迎亲队伍的安排我记下了,只是不知到了丞相府,还有哪些特别的礼仪?”

苏婉的兄长打趣道:“墨将军,到了我丞相府,可得过几关哟!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为了增添喜庆氛围。比如要对答如流我们准备的诗词对子,还要猜出与苏婉相关的谜语,只有通过这些考验,才能顺利接到新娘。”

众人听了,都不禁笑出声来。墨轩自信满满地说:“请放心,我定会全力以赴,不会让大家失望。”

苏婉在一旁脸颊微红,嗔怪地看了兄长一眼。

随后,话题转到了拜堂成亲的仪式上。礼部官员严肃地说:“拜堂之时,新人要先拜天地,感恩天地造化之恩;再拜祖宗,传承家族香火;而后夫妻对拜,从此相濡以沫,携手一生。整个过程需在司仪的主持下,严格按照礼仪规范进行,不得有误。”

墨轩和苏婉认真聆听,默默记在心里。苏婉轻声对墨轩说:“感觉好庄重呀,真期待那一天。”墨轩握紧她的手,轻声回应:“我也是,一定会给你一个难忘的婚礼。”

接着谈到婚宴的安排。苏大人说道:“婚宴将在丞相府和墨将军府邸同时举行,宴请京城的达官显贵、亲朋好友。宴席的菜品、座次的安排都要符合礼仪规范。”

礼部官员接过话茬:“座次安排需按照宾客的身份地位进行。皇室宗亲、朝廷一品大员等贵宾将安排在主桌,其余宾客依次入座。菜品方面,要准备山珍海味、珍馐佳肴,展现出苏家的盛情款待。”

墨轩提出疑问:“不知婚宴上是否还有其他特别的礼仪?”

礼部官员回答道:“婚宴上,新人要向宾客敬酒,表达感谢之情。此外,还会有歌舞表演等节目,增添喜庆氛围。但表演的内容也要符合婚礼的主题和礼仪规范,不可过于随意。”

苏夫人笑着说:“这些节目可以提前排练,让宾客们感受到婚礼的热闹与欢乐。”

随着讨论的深入,关于婚礼服饰、配饰的礼仪也被提上议程。礼部官员介绍道:“新郎的礼服需采用红色锦缎,绣有祥云朵朵、瑞兽奔腾等图案,寓意吉祥如意、飞黄腾达。头戴乌纱帽,脚蹬黑色锦靴。新娘则身着凤冠霞帔,凤冠上镶嵌着珍珠、宝石,璀璨夺目;霞帔颜色鲜艳,绣工精细,象征着高贵与荣华。”

苏婉兴致勃勃地说:“我想在凤冠上加入一些独特的设计,融入我自己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礼部官员微笑着说:“苏小姐若有独特创意,只要不违背礼仪规范,自然是可以的。这也能让婚礼更具特色。”

墨轩看着苏婉,满眼爱意:“苏婉的想法一定很棒,相信会让婚礼更加惊艳。”

在讨论婚车、花轿的礼仪时,礼部官员说道:“新娘乘坐的花轿要用红色绸缎装饰,轿身雕刻精美的图案,如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等。花轿的抬夫人数也有规定,需为八人,寓意四平八稳。新郎则骑马前行,引领迎亲队伍。”

墨轩表示:“这些细节我都会安排妥当,确保婚礼的每一个环节都完美无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暗,厅室内亮起了灯火。但众人讨论的热情丝毫未减,又谈到了婚后的礼仪。礼部官员说:“婚后次日,新妇要早起拜见公婆,敬茶请安,以表孝道。此后,还有回门等礼仪,新婿要陪新妇回到娘家,拜见岳父岳母,这也是维系两家关系的重要环节。”

苏婉认真地点点头:“这些礼仪我都记住了,一定会好好遵守。”

在商讨过程中,墨轩和苏婉有时会对一些过于繁琐的礼仪感到困惑,但看到双方家人都如此重视,他们也努力理解和接受。墨轩心想,这些礼仪虽然复杂,但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为了与苏婉的幸福未来,再繁琐也值得。

苏婉则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要如何将这些礼仪与自己的想法相结合,让婚礼既有传统的庄重,又有独特的个性。她不时与墨轩交换意见,两人的眼神交汇中充满了默契。

不知不觉,已至深夜。众人终于将大婚的各项礼仪商讨完毕,每个人都略显疲惫,但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情。苏大人站起身来,说道:“今日商讨颇为顺利,接下来大家就按照商定的内容各自准备。希望墨将军与小女的大婚能够圆满成功,成为一段佳话。”

墨轩和苏婉起身,向苏大人及各位行礼致谢。他们深知,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十分忙碌,但为了共同的幸福未来,他们都充满了动力。

回到家中,墨轩和苏婉仍沉浸在刚才的讨论中。墨轩拉着苏婉的手,感慨地说:“没想到一场婚礼有这么多讲究,不过只要能娶到你,再麻烦我也愿意。”

苏婉靠在墨轩的肩头,温柔地说:“我也是,虽然礼仪繁琐,但这都是对我们婚姻的美好祝福。我们一起努力,让婚礼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墨轩和苏婉各自忙碌起来。墨轩忙着筹备聘礼、安排迎亲队伍等事宜,他亲自挑选每一件礼品,确保符合礼仪要求又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苏婉则专注于婚礼服饰的设计、婚宴菜品的确定等工作,她与裁缝师傅、厨师们反复沟通,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两家人也都积极行动起来。苏府上下一片忙碌,奴仆们忙着打扫庭院、布置装饰,为婚宴做准备。墨轩的家人也不闲着,帮忙准备各种婚礼用品,整个家族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

随着大婚日期的临近,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京城的百姓们也都听闻了墨轩和苏婉即将大婚的消息,纷纷议论着这场备受瞩目的婚礼。大家都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看看这场高规格的婚礼究竟会有多么盛大、多么精彩。

在这个过程中,墨轩和苏婉虽然忙碌,但也会抽出时间相聚。他们会在花园中漫步,分享彼此的筹备进展和遇到的趣事。有时候,墨轩会因为一些礼仪细节而烦恼,苏婉就会耐心地安慰他;而苏婉在设计服饰时遇到难题,墨轩也会给出自己的建议。两人相互支持,感情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愈发深厚。

距离大婚还有十天的时候,墨轩和苏婉再次聚在一起,检查各项准备工作。他们仔细核对了聘礼清单、迎亲流程、婚宴安排等,确保没有遗漏任何细节。

墨轩看着苏婉,深情地说:“苏婉,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我真的很期待我们的婚礼。”

苏婉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说:“我也是,感觉时间过得好慢,又好快。真希望那一天能快点到来。”

然而,就在婚礼前五天,意外发生了。负责制作新娘凤冠的工匠突然生病,无法按时完成最后的工序。苏婉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刻赶到工坊查看情况。

墨轩得知消息后,也第一时间赶来。他安慰苏婉:“别着急,我们一起想办法。”两人与工坊的其他工匠商量,决定加派人手,日夜赶工,务必在婚礼前完成凤冠的制作。

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努力,凤冠终于按时完工。苏婉看着精美的凤冠,心中的大石头落了地。墨轩看着苏婉疲惫却又欣慰的笑容,心疼地说:“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苏婉摇摇头:“只要婚礼能顺利进行,一切都值得。”

终于,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京城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街道上张灯结彩,人们都在为这场盛大的婚礼而兴奋不已。墨轩和苏婉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他们怀着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等待着那神圣时刻的到来。

在婚礼前夕的最后一次商讨会议上,两家人再次聚首。苏大人严肃地说:“明日便是孩子们的大婚之日,各项事宜都已准备妥当,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大家务必各司其职,确保婚礼万无一失。”

众人齐声应道:“是!”

墨轩和苏婉对视一眼,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坚定和期待。这一刻,他们深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将在明天迎来最美好的绽放,他们即将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属于他们的幸福人生。

随着夜幕降临,京城渐渐安静下来。墨轩和苏婉各自回到家中,在心中默默憧憬着明天的婚礼。他们知道,这将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也是他们爱情的盛大庆典。而这场经过精心筹备、融入无数心血和期待的婚礼,必将成为京城百姓口中长久流传的佳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