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月照苏墨缘 > 第75章 旧人恩怨之新的转机

月照苏墨缘 第75章 旧人恩怨之新的转机

作者:梦墨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7 01:38:08 来源:小说旗

随着边疆局势逐渐稳定,往日的战火硝烟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复苏与发展的繁忙景象。墨轩在处理完诸多战后事宜后,偶然间想起了还被囚禁在大牢中的顾辰。

顾辰,这个名字曾与墨轩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往昔的种种过往,有竞争、有冲突,甚至一度站在了对立面。然而,墨轩并非心胸狭隘之人,他以军事家独到的眼光和政治家宽广的胸怀,看到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恩怨,更是顾辰身上潜藏的才能。在当前边疆百废待兴、急需各方人才助力发展的局势下,墨轩认为顾辰是一颗不应被埋没的棋子,若能为国家所用,或许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墨轩深知,要启用顾辰,首先必须过皇帝这一关。于是,他在营帐中伏案疾书,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疏。在奏疏中,墨轩详细阐述了顾辰的才能。他提及顾辰在排兵布阵上的独特见解,曾在某些战役中展现出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敢决策力;还谈到顾辰对边疆地形的熟悉程度,以及他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一些可取之处。墨轩着重强调,当下边疆正处于关键的恢复期,需要各方人才齐心协力,而顾辰这样有能力的人,若能得到机会戴罪立功,必定会为边疆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写完奏疏后,墨轩选派了一名可靠的信使,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在等待皇帝回复的日子里,墨轩的心中也有些许忐忑。他深知皇帝对于此类事情的决策往往十分谨慎,毕竟涉及到一个曾有过错的人是否能够重新被任用,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更关系到朝廷的法度与威严。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皇宫中,皇帝每日都会审阅来自各地的奏疏。当墨轩的这份奏疏呈到他面前时,皇帝微微皱眉,仔细地阅读起来。对于顾辰,皇帝自然也有印象,此人曾经的所作所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然而,皇帝也明白墨轩向来是个行事稳重、用人有道的臣子,他既然敢上书为顾辰求情,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皇帝将奏疏放置在桌案上,陷入了沉思。他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如果批准墨轩的请求,释放顾辰,一方面确实有可能如墨轩所说,为边疆增添一份助力;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考虑朝廷上下的反应。一些守旧的大臣或许会认为这是对律法的轻视,是对犯错之人的姑息。倘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朝堂上的一些动荡。经过一番思索,皇帝决定召集几位心腹大臣,一同商议此事。朝堂之上,气氛略显凝重。皇帝先是将墨轩的奏疏内容简要地告知了大臣们,然后询问众人的看法。

一位年迈的大臣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顾辰昔日犯下过错,虽罪不至死,但也绝不能轻易饶恕。如今若将其释放,恐会坏了朝廷的规矩,让天下人觉得犯错亦可轻易弥补,日后恐难再以律法服众。”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陛下,边疆虽需人才,但可用之人众多,何必非要启用一个有前科之人?此举风险太大,还望陛下三思。”

然而,丞相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上前一步,缓缓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墨轩将军此举颇有深意。边疆历经战乱,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顾辰此人确实有一定才能,若能借此机会让他改过自新,为国家效力,不失为一件好事。况且墨轩将军愿意担保,想必对顾辰有足够的把握。再者,这也可彰显陛下的宽宏大量,收服人心。”

皇帝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也在不断地衡量。最终,他觉得丞相的话有几分道理。当下国家正值多事之秋,边疆的稳定至关重要,若能多一个可用之才,或许能为边疆的发展增添一份保障。而且,墨轩在边疆屡立战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请求也值得慎重考虑。

于是,皇帝开口说道:“朕意已决,批准墨轩的请求,释放顾辰,让他前往边疆戴罪立功。但朕也有言在先,若顾辰再有任何不轨之举,定不轻饶。”

圣旨很快便传到了边疆。墨轩得知皇帝批准了自己的请求,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他深知,这不仅是给顾辰一个机会,也是给边疆的发展一个机会。

在大牢中,顾辰每日都在沉闷与悔恨中度过。他深知自己曾经的过错,也料想过可能会在这阴暗的牢房中度过余生。当狱卒前来告知他皇帝已批准他被释放,让他前往边疆戴罪立功时,顾辰先是一愣,随即眼眶泛红。

他怎么也没想到,墨轩竟然会不计前嫌,向皇帝上书为他求情。曾经与墨轩的种种恩怨此刻涌上心头,那些争斗、那些误解,在这一刻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而墨轩的这份胸怀和气度,让顾辰感到既惭愧又敬佩。

走出大牢的那一刻,顾辰呼吸着外面新鲜的空气,望着天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重新证明自己,不辜负墨轩的信任。

墨轩得知顾辰出狱后,很快便安排了与他的会面。会面地点选在了一处安静的营帐内,营帐中布置简单,却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气氛。

当顾辰走进营帐时,看到墨轩正站在营帐中央。他的心中五味杂陈,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开口。墨轩看到顾辰,脸上露出了平和的笑容,他走上前,主动伸出手,说道:“顾辰,好久不见。”

顾辰连忙抱拳行礼,略带拘谨地说道:“墨将军,多谢您的救命之恩,顾辰无以为报。”

墨轩摆了摆手,说道:“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如今边疆正是用人之际,我相信你的才能,希望你能放下过去的包袱,与我们一同为边疆的发展出力。”

顾辰听了墨轩的话,心中十分感动。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墨轩,说道:“墨将军放心,顾辰这条命今后就是国家的。我定会竭尽全力,为边疆的稳定和发展效犬马之劳,若有二心,天打雷劈!”

墨轩拍了拍顾辰的肩膀,说道:“我相信你。边疆的情况你也有所了解,现在百废待兴,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我希望你能尽快熟悉情况,融入进来。”

随后,墨轩向顾辰详细介绍了边疆目前的局势,包括战后重建的进展、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的规划。顾辰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墨轩发现,顾辰虽然在狱中度过了一段时间,但对局势的分析依然十分准确,思维也很敏捷,心中不禁暗自欣喜,觉得自己的决定没有错。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顾辰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边疆事务中。他主动向墨轩请求,前往各个村落和城镇,实地了解百姓的需求和困难。他不顾路途艰辛,每日奔波在边疆的土地上,与百姓们交谈,记录下他们的问题和诉求。

在一个偏远的村落,顾辰看到百姓们的房屋在战争中受损严重,生活十分困苦。他立刻将情况记录下来,并与当地的官员商讨解决方案。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组织了一批工匠和物资,帮助百姓们修复房屋。

在修复房屋的过程中,顾辰亲自参与其中,与百姓们一起搬运木材、砌墙。百姓们看到这位曾经的“罪人”如此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心中对他的看法也逐渐改变。

“顾先生真是个好人,没想到他会这么用心地帮我们。”一位百姓感慨地说道。

“是啊,听说他以前犯过错误,但现在看来,他已经改过自新了。”另一位百姓附和道。

顾辰听到百姓们的议论,心中既欣慰又感慨。他深知,要想真正得到大家的认可,光靠言语是不够的,必须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

除了帮助百姓修复房屋,顾辰还关注到边疆的农业生产问题。他发现由于战争的破坏,许多农田荒芜,灌溉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的损毁。于是,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边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恢复农业生产的建议。

他建议在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修建蓄水池,以便在干旱季节储存水源;同时,推广一些适合边疆气候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墨轩对顾辰的建议十分重视,立刻组织人手进行实施。

在修建蓄水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资金不足、材料短缺、再加上当地地形复杂,施工难度远超预期。但顾辰并没有被这些难题吓倒,他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灵活的头脑,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资金不足,顾辰便四处奔走,向当地的富商和部落首领寻求资助。他详细地向他们阐述修建蓄水池对于改善当地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些有见识的富商和部落首领被他的诚意和长远规划所打动,纷纷解囊相助。同时,顾辰还向墨轩申请了一部分军队的军费支持,墨轩对他的计划全力支持,调配了一笔资金用于工程建设。

材料短缺的问题也颇为棘手,边疆地区资源有限,要获取足够的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并非易事。顾辰亲自带领一队人马,深入山林和采石场进行勘察。在山林中,他们找到了合适的木材,但运输成了大问题。山路崎岖,车辆难以通行。顾辰便组织百姓和士兵一起,开辟了一条简易的运输通道,采用人力和畜力相结合的方式,将木材一点点运到施工现场。对于石材,他们在附近的山体找到了优质的石料,就地开采加工。为了提高开采效率,顾辰还借鉴了一些古代的开采技术,指导工匠们制作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工具。

面对复杂的地形,顾辰和工匠们一起反复研究地势。他亲自爬上山顶,俯瞰周边地形,绘制详细的地形图。经过多次论证,他们改变了最初的施工方案,选择了更为合理的位置和建造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顾辰每天都守在工地,与工匠们并肩作战。他时刻关注工程进度和质量,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遇到技术难题,他就和工匠们一起探讨,集思广益,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在顾辰的不懈努力下,蓄水池的建设逐渐有了眉目。随着工程的推进,百姓们看到了希望,纷纷主动加入到建设队伍中来。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一座坚固的蓄水池终于建成。清澈的河水被引入池中,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百姓们望着蓄满水的池子,欢呼雀跃,对顾辰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多亏了顾先生,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干旱没水灌溉庄稼了。”一位老农激动地说道。

“是啊,顾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的日子有盼头了。”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看到百姓们的喜悦,顾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推广适合边疆气候的农作物品种同样重要。

顾辰开始挨家挨户地走访,向百姓们介绍新的农作物品种。他亲自示范种植方法,讲解这些品种的优势,如耐旱、抗寒、产量高等特点。为了让百姓们放心尝试,他还划出了一片试验田,亲自种植新作物,让百姓们亲眼看到实际效果。

在试验田的种植过程中,顾辰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新作物对土壤肥力和种植间距有特殊要求,一开始由于缺乏经验,作物生长并不理想。顾辰没有气馁,他查阅了大量的农书,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还派人到周边地区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经过不断地摸索和调整,试验田的作物终于茁壮成长,到了收获季节,产量比以往的传统作物高出许多。

百姓们看到试验田的丰收景象,纷纷信服,开始踊跃报名种植新作物。顾辰组织了专门的培训小组,深入各个村落,为百姓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他还建立了互助机制,让有经验的农户帮助新手,确保每个家庭都能掌握正确的种植方法。

随着新农作物品种的广泛种植,边疆的农田里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百姓们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多余的粮食还被运往其他地区进行交易,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繁荣。

在解决农业问题的同时,顾辰还关注到边疆的商业发展。他发现边疆地区拥有丰富的特产,但由于交通不便和缺乏有效的商业渠道,这些特产难以卖出好价钱。于是,他又开始着手改善边疆的商业环境。

顾辰建议墨轩加大对道路的修缮和扩建力度,使边疆与内地的交通更加便捷。墨轩采纳了他的建议,调动军队和百姓一起参与道路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条条宽阔平坦的道路贯穿了边疆各地,商队往来更加频繁。

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贸易,顾辰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他降低了商税,为商人提供安全的住宿和交易场所,还组织了定期的贸易集市。在贸易集市上,不仅有本地的特产,还有来自内地和周边地区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随着商业的繁荣,边疆地区的经济结构逐渐多元化。一些百姓开始从事与商业相关的行业,如开设店铺、运输货物等,收入大幅增加。城镇也变得更加繁华,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和设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顾辰也没有忘记加强与周边部落的关系。他深知,良好的部落关系对于边疆的稳定至关重要。顾辰凭借着自己对边疆各部落的了解,主动与部落首领进行沟通和交流。

他带着丰厚的礼物,亲自前往各个部落拜访。在与部落首领的会面中,顾辰真诚地表达了希望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意愿。他向首领们介绍了边疆地区的发展规划,邀请他们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共享发展成果。

对于一些曾经与大乾有过矛盾的部落,顾辰耐心地化解他们的疑虑和担忧。他讲述了大乾的友好政策,强调合作带来的互利共赢。通过多次深入的交流,许多部落首领被顾辰的诚意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与大乾建立友好关系。

在顾辰的努力下,边疆与周边部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文化交流也更加深入。各部落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曾经的紧张局势得到了缓解,边疆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顾辰在边疆的贡献有目共睹。他不仅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改过自新,更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他从一个曾经的“罪人”,逐渐成为了边疆百姓心中的英雄,与墨轩一起,成为了边疆稳定和发展的中流砥柱。

墨轩看着顾辰在边疆的出色表现,心中十分欣慰。他深知,顾辰的转变不仅为边疆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朝廷树立了一个用人的典范。他相信,在顾辰的继续努力下,边疆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而顾辰,每当回首往事,心中都充满了感慨。曾经的他,因一时的错误而陷入困境,如今却在墨轩的宽容和信任下,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他深知这份机会来之不易,因此更加珍惜。他时常告诫自己,要不忘初心,继续为边疆的繁荣和国家的安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顾辰独自站在营帐外,望着满天繁星。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他知道,边疆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和大家去面对。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定当不辜负墨将军的信任,不辜负百姓的期望,让边疆成为真正的乐土。”顾辰对着星空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至此,旧人恩怨迎来了新的转机,顾辰在边疆这片土地上,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充满意义的人生旅程,为边疆的稳定与发展续写着辉煌的篇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