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永远的丰碑 > 第十四章,桂系抗战英烈秦霖

永远的丰碑 第十四章,桂系抗战英烈秦霖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7 02:5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霖自幼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先后在广西省立模范两级小学和桂林旧制中学读书。他聪明勤勉,成绩优秀。

青年时代,秦霖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痛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压迫和剥削,同情国民的悲惨遭遇和处境,他立志投笔从戎,以求效命疆场,富国强兵。为此,他更名为秦霖,号沛然。

1919年,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步兵科学习。在讲武堂学习期间,他勤奋学习,潜心钻研军事学术,认真读书,颇有造诣。在一段时间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西讲武堂。

然而此时,国内各派军阀势力混战不停,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秦霖富有正直的爱国主义品质,厌恶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内战,因此,他拒不担任军职参加内战,只在部队学校中担任教官,教育学员。

1924年,李宗仁先生主持广西省政,决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势力。秦霖这时才决定跟随李宗仁先生出任军职,为革命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他担任参谋、副官、连长等职务,平定了广西各派的军阀势力,为北伐奠定了稳固的后方基础。

1926年,李宗仁、白崇禧将军率部投入国民革命军北伐战斗行列,成立了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秦霖升任营长。不久之后,秦霖率部参加北伐,在北伐战争中,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而且带兵有方,足智多谋,在湖南等地与北洋军阀军队的作战中屡次建立战功。

1927年,率部继续参与北伐作战。在拓皋、九龙、门台诸战役中无不斩将夺旗,势如破竹。尤其以南京龙潭之战,军阀孙传芳数万大军渡江反扑,气势汹汹,秦霖率部在“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将军的指挥下,不畏强敌,奋勇作战,血战数日,击败了孙传芳军队,保障了南京安全。

1930年,担任桂林行营参谋。

1931年,担任教导团团副。

1933年,升任第56团团长职务。

1936年冬,调入中央军校第6分校高级班深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各地军民奋起抵抗,保卫国土。秦霖闻听日军入侵的消息,当即请缨上阵,要求开赴前线,与侵略者血战到底,誓死保卫国土。不久,秦霖升任第171师511旅少将旅长,奉命开赴上海前线。他在给其兄长秦焰的书信中说“暴日为实行大陆政策,侮我太甚。弟奉令北上杀敌,此我军人千载一时为用命之机会。嗣后家事,盼兄维持,国事弟当勉力为之。”

秦霖将军率部于10月16日从连云港出发,经徐州、南京到达上海前线,此时,淞沪会战的战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拼命冲杀,双方共数十万的军队都投入在了凇沪战场上,死伤非常严重。秦霖将军到达南翔后,奉令担任湾宅至毛宅一线阵地的守备。

10月23日,日军在优势的火力和装备的支援和掩护下,以飞机轰炸和地面炮火以及装甲车的优势,向我军阵地发起了进攻。我军将士在秦霖将军的指挥下,奋勇作战,顽强地打击进犯的日军。他亲临前线,用抗战必胜等爱国思想教育士兵,鼓励大家杀敌立功,报效祖国,誓死与敌血战到底。在秦霖将军的带动影响下,我军将士勇气倍增,无不殊死搏斗,冒着敌军猛烈的炮火,宁死不退,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阵地在我军将士的顽强战斗下,没有丢失。

但是不久,秦霖将军部队左右两翼的友军阵地在敌军猛烈的攻击下出现了缺口,下午3时,敌军乘势猛攻我军阵地,秦霖将军已知战局危急,急调部队前去支援,弥补缺口,防止敌军从缺口突破我军阵地和防线。不料,我军在行进中,与大批敌军和战车部队遭遇,遭遇战立即打响,我军立马投入战斗,但是装备和火力还有人数的悬殊差距,使我军渐落下风,战线未能如愿巩固,封闭缺口。

这时,情况已经万分危急,秦霖将军的主阵地两面受敌,秦霖将军自知情况危险,但是他奋不顾身,亲上前线督师,率领将士们与敌血战。敌军在优势情况之下,发动了疯狂地进攻,蜂拥而上的敌军向我军阵地进犯。秦霖将军毫不畏惧,他振臂一挥,大呼一声,率我军将士冲入敌群,与敌展开了激烈的近战,我军将士见长官如此奋不顾身,勇敢作战,都被将军所感染,无不全力战斗,个个不甘落后,怀着与敌血战到底的坚强信念,与敌人殊死搏斗。敌军在装备和火力上占有优势,我军装备虽然落后于敌军,但是我军将士的顽强奋战的精神,仍与敌军血战不退、视死如归,激战中,秦霖将军左冲右突,英勇无比。但是,秦霖将军不幸被一颗敌弹击中了头部,顿时血染疆场,当场壮烈殉国。

民国年间,北伐战争结束之后,广西的桂系武装势力发展至顶峰状态,拥有近二十万的武装力量。为与蒋介石角逐政权,桂系自那以后始终在进行反蒋活动。蒋介石三次下野,其中有两次便是被桂系所逼,故而桂系堪称蒋介石的心腹大患 。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当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桂系终止了反蒋行动,并且依照蒋介石的指令,派遣主力开赴北方参与抗日。尤其是在“淞沪会战”期间,桂系部队遭受了重大损失,光是将军就有三人壮烈牺牲,他们分别是庞汉桢、夏国璋、秦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