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永远的丰碑 > 第十七章,艰难困苦的阻击

永远的丰碑 第十七章,艰难困苦的阻击

作者:步枪子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7 02:5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伯蛟(1897年—1937年),湖南省邵阳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第六十三师第一八七旅少将旅长。1897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小东乡周家村。因父早逝,家境衰落,李伯蛟在青少年时代未受过教育。民国初年,李伯蛟投身军旅,由于他苦练军事本领,逐步被提升为班、排、连长等职。后因湘军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将刘重威旅吞并,李伯蛟改投第三师师长叶开鑫部。后由六十三师营长、团长擢升为少将旅长。1935年,李伯蛟率全旅驻扎邵阳县。1937年,七七事变,全国抗战爆发后,李伯蛟时任少将旅长。11月初,奉命率旅进入上海,在张发奎第八集团军指挥下,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担任金山卫沿海前线阻击日军登陆。11月5日激战中,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时年40岁。

1897年,李伯蛟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小东乡周家村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曾应科举,在蔡锷幕府任过私人秘书。但因父早逝,家境衰落,李伯蛟在青少年时代未受过教育。民国初年,军阀赵恒惕执掌湖南省政权,其部下独立混成旅旅长刘重威奉命驻扎邵阳,李伯蛟投身军旅。由于他苦练军事本领,机智勇敢,逐步被提升为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后因湘军第4师师长唐生智将刘重威旅吞并,李伯蛟改投第3师师长叶开鑫部。不久,叶开鑫与湖南省长赵恒惕先后下台,何键入湘主政,领有4个师,即第19师、第34师、第62师、第63师。李伯蛟由第63师营长、团长擢升为少将旅长。1935年,李伯蛟率全旅驻扎邵阳县。对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东北,李伯蛟深为忧虑,对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抱有反感,对家人抱怨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嘛,难道这个道理(蒋介石)不懂?成何体统!” [2]

全面抗战爆发后,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9月,第28军所辖第62师、第63师、第16师、第192师奉命开赴浙沪沿海前线布防。第62师驻守金山、平湖沿海各要点,第63师驻守海盐、海宁沿海各要点。11月初,张发奎接任第三战区右翼军总司令,在浦东南桥开设前进指挥所,因中央兵团撤往苏州河南岸,浦东兵力捉襟见肘,张急调第62师主力北移川沙、奉贤填充,第62师原防地则由第63师接防。11月4日晚,第62师主力已陆续调防川沙、奉贤,但奉命接防的第63师却未能按时抵达。此情况被日军探知,其登陆舰队迅速驶入杭州湾北侧,在金山卫、金丝娘桥和全公亭一线海岸4公里处下锚停泊,5日凌晨3时,打头阵的国崎支队换乘登陆小艇,趁着弥漫的晨雾,在金山卫城西开始登陆。当第63师赶到金丝娘桥时,日军已蜂拥上岸,两军发生激战,师长陈光中亲率第373团英勇阻敌,战到5日深夜,官兵伤亡过半。李伯蛟在战斗极度残酷、官兵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在最前线阵地督战指挥,鼓舞了抗日官兵的斗志。激战中,李伯蛟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40岁。

七七事变后,为适应战争需要,“闽浙赣皖边区绥靖公署”改为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刘建绪任总司令,移驻杭州,所属部队陆续调到杭州、嘉兴地区待命。1937年7月下旬,第六十三师奉令由上饶等处迁向杭州集中。当时钱塘江大桥尚未建成,部队渡过钱塘江到达杭州市区,几天后移驻杭州东北之海宁地区待命。

8月中旬,第十集团总司令命令第六十三师受驻平湖县的第二十八军军长陶广指挥,担任杭州湾海防。李伯蛟第一八七旅守备乍浦、全公亭、金丝娘桥、金山卫之线。金山卫港湾水深40尺以上,有沙滩可作为登陆运动与滩头阵地,因此,第一八七旅的防守重点置于金山卫。李伯蛟率部日夜赶筑工事,由军团司令部配属一个卜福斯山炮连,归第一八七旅指挥,配置于金山卫附近,以备打击敌舰。第一**旅旅长陈齐,以一个团担任乍浦、海盐、澉浦、王湾镇之线海防,以一个团为师总预备队,控制澉浦附近。师司令部由海宁推进至澉浦以北几里的角里堰,直属部队随师部行动。随着淞沪战况日烈,沪杭间部队调动频繁,日军飞机加剧了狂轰滥炸,沿海城镇如乍浦、海盐、海宁等被炸成废墟,角里堰师部驻地日夜受敌机低空侦察扫射。两个多月来,进攻上海的日军因死伤惨重,正面突破进展缓慢,遂改变战略从侧翼向淞沪迂回。

11月初,日舰在杭州湾海面远距离游弋,日机也不断沿杭州湾海岸、沪杭公路线轰炸桥梁及沿岸工事,企图由金山卫登陆。此后游弋的日舰日益增多。11月5日拂晓,日舰用探照灯照射我海岸阵地,并用远射程炮对金山卫、金丝娘桥阵地集中火力轰击。日军飞机也配合狂炸数小时,我军阵地工事、通讯设备大都被摧毁。日军在航空兵火力的掩护下,分别在金山卫、金丝娘桥强行登陆,另以一部分日舰炮轰澉浦、乍浦之线,阻我援军。 [4]

日军第41联队登陆成功后,开始掩护后续部队第六师团第11旅团登陆。在此期间,李伯蛟曾组织所部反击,但很快就被日军的舰炮火力所“淹没”。日军第11旅团于上午6时许登陆完毕,随后将所属两个联队分为左、右两个先遣队,开始向第187旅的纵身阵地发起进攻,第41联队则继续掩护国崎支队直属部队和第六师团的其余部队登陆。 [3]

在日军占据优势火力压制的情况下,第187旅守备的金山卫城和太平镇先后被日军攻占,守军几乎全部殉国。在这种情况下,李伯蛟被迫集中第373团所剩部队在金丝娘桥继续抵抗日军左先遣队第47联队第2大队的进攻,并请求师部增援。为了鼓舞士气,他亲在一线督战,却不幸中炮身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