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轻柔飘荡,素雅可爱。
阳光竭力透着缝隙洒落而下。
“少爷,该起床了,等会还要跟着郑先生读书呢。”
房间内,姜景昀被刘三那略带急切的声音唤醒。
他翻了个身,将被子蒙在头上,有些不情不愿,毕竟昨天已是最后一个潇洒日,今日起就么得自由了。
“再让我睡会儿嘛。”
姜景昀嘟囔着,声音里还带着浓浓的睡意。
刘三无奈地笑了笑,走过去轻轻拉开被子,“少爷,可不能再睡了,郑先生还等着呢。”
姜景昀这才慢悠悠地坐起身,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
洗完漱,姜景昀站在铜镜前,稍微整理了一下仪容。
他看着铜镜里自己俊朗的面庞,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羁的笑意。
于是又轻撩了一下头发,不住臭美着。
“啧啧啧,小爷可真是南燕颜值天花板。”
整得差不多了,姜景昀拉着刘三往屋外走。
前脚刚出门,就撞上了迎面走来的郑先生。
郑先生还是如昨日一般,束着沉稳内敛的低髻,别有一根玉簪,那玉簪温润剔透,在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他的仪容收拾得一丝不苟,却又不显得庄重刻板。
脸上常挂的和煦笑容,给人的感觉就像那冬日暖阳,温暖而舒适。
“晨安,小王爷,刘叔。”郑先生微笑着打招呼。
“晨安,郑先生(小郑)。”俩人一齐回话。
姜景昀走在前头,为了拉近师生关系,他逮着郑先生唠嗑,扯东扯西的。
“郑先生,您是何方人士啊?”
姜景昀好奇问道。
只见郑先生微微一笑,答道:“小生是平界太昭人。”
姜景昀点了点头,接着又问:“那您可曾归属于哪个宗门势力?”
郑先生摇了摇头,缓缓说道:“未曾,小生向来自由散漫惯了,不喜被约束。”
“那现在是否已有婚配?”
姜景昀抛出了本人最八卦的问题。
“……,还未曾遇见良配。”
郑先生微微一愣,有半响才回话。
姜景昀查户口本一般,丢出一箩筐的问题,郑先生也不恼,一一耐心回答着。
刘三走在后头,看着师生二人如此和睦,时不时轻笑出声,眼神中充满了欣慰。
走着走着,姜景昀感觉话还没聊几句,就进到了书房。
丫鬟此时也恰好也端来了颇为丰盛的早膳,三人围桌而坐,各顾各吃了起来。
只是姜景昀看起来略微有些心不在焉,不复刚刚的活气,胃口都跟着降了一个档次,瞎扒拉着碗筷。
他的眼神有些游离,时不时望向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这没什么精神气的模样给郑先生瞧见了,不禁一笑:“怎么着,这书本究竟是何等妖魔鬼怪啊,值得我们小王爷这么抗拒。”
“郑先生,单单看书本的话,我还是颇有兴致的,我真正恼的,其实还得是听先生教书这件事。”
姜景昀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恼的神情,无奈回道。
上一世,姜景昀虽然没在学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自己还是很渴望得到知识的。
于是在有本事自力更生,不用再靠政府的救济度日后,他会买很多的书,用来学习更多的知识,算是对自己在精神上的一点弥补。
“这样啊。”
郑先生听了姜景昀的解释后,看了眼他的神色。
他发现姜景昀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挣扎,这让他有些疑惑,一个才十二岁大小的孩子,为何此时表现出那样怪异的情绪。
但他并没打算去过问、揭人短,郑先生开始思考若是自己的先生面对这种情况,会如何做,自己又该怎样做才算是尽到一个良师的应有之义。
是了,先生向来是喜欢先讲理再说事的。
“强求之事,终难如意。小王爷,这是小生想要传授给你的第一个道理。”
郑先生轻轻拍了拍姜景昀的肩膀,笑着说道。
接着,郑先生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不由得轻笑出声,
“小王爷想不想听听小生自己的故事,也是跟读书有关的。”
“洗耳恭听。”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刘三抢着回应。
姜景昀调整了一下情绪,白了刘三一眼,要听故事你就激灵了。
“那就有劳郑先生了。”
郑先生放下碗筷,点头应许,清了清嗓子,开口道:“那就从小时候说起吧,小生在十四岁时,也就比小王爷你大两岁那样吧,其实志向是想着要当个威风凛凛、征战四方的大将军的,毕竟每个小孩子都有个英雄梦嘛,”
他停下来,略微思索了一下,笑了笑,“嗯,就像王爷那种。
“当年家里穷,小生知道家里境况不怎么样,也没想着要去读书,白天就跟着我爹去城里米行搬米,虽然他根本没想要我跟着去就是了,晚上回来后没事的时候就跟着街坊邻居的孩童满街乱跑。
“小生每次回家后都弄得满身脏兮兮的,我娘就老是作势要打我一顿,毕竟真的在外头浪到很晚嘛,我爹到这会就会站出来拦下我娘,他说他孩童时期也是这么玩过来的,孩子就该有孩子的样,无忧无虑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虽然穷是真的穷,但家里人相处挺幸福的,每天过得也算是蛮充足快乐的,这一切的美好,直到那天的到来被破坏了。”
说到这里,郑先生的目光一黯,情绪有了明显的起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痛苦和悲伤,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可怕的夜晚。
“那一日,夜幕降临,太昭被妖族布下结界,一条深空裂缝毫无征兆地在整个王朝的上空出现,大量妖魔奔涌而出,就在人们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那些畜牲对人族进行屠杀,往日人来人往的街道洒满了殷红的鲜血,尸横遍野。”
“我们一家子在妖族来袭后躲在屋前那口水井里,后来有一只妖路过,我爹为了保护我和我娘的安全,独自一人引开了它,却再也没回来。我娘带着我四处逃窜,却在半路上又遇上了一头虎妖,就在虎妖扑向我们的那一刻,王爷和刘叔出现了,他们斩杀了虎妖,救下我们母子二人的性命。”
“那时的王爷还只是一支小军队的将领,当他们说自己是从燕界赶过来杀妖的时候,我才知道,太昭的妖患已经严重到此等地步。自那天起,我和我娘加入了王爷的行伍,我每日都会围在王爷和刘叔旁边,希冀能学到杀妖的一招一式,将来好为我爹报仇。”
“王爷却告诉我,说我的年龄还小,上阵杀妖之事等长大后自己去外面闯闯,自然有所收获,现在,孩子做好孩子的本职就行了。这番话和我爹说的很像,我听进去了。
“数十日后,妖族被扫荡一空。那场灾难中,我看到了无数将士前仆后继,也看到那些所谓的读书人指指点点,却不曾上战场杀妖半个。我因此而对不作为的读书人感到厌恶。
“后来,太昭重建,家里只剩下我一个男丁,养家糊口的活揽到了我的头上。就这样过了几年,行冠礼后,我给我娘留下了足够的钱两,孑然一身踏上了游历各界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