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小小的许博曾经这么想过。
他曾经站在马路边,看着车来车往的马路,想过,如果妹妹被车撞死就好了。
他曾经站在小区顶楼,看着楼底几乎看不清的人影,想过,如果妹妹从楼上摔死就好了。
他曾经看到短视频里闪过人贩子的通报,想过,要是妹妹被人贩子拐走就好了。
不仅如此,他看到妹妹被他吓哭手足无措的样子,总有股莫名的兴奋,总想趁着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故意把妹妹弄哭。
甚至,在自己故意装疯卖傻,果然得到父母的紧张和关注之后,曾经有想过,要不要一直装下去。
虽说小孩子童言无忌,但是“妹妹消失”几个字,还是让徐念念夫妻两个心中都是一惊。
徐念念眼里闪过痛苦,她听了儿子的话才知道,原来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受了这么多的委屈,虽然他们夫妻俩并不是故意偏心,但正因为是无心之举,才更让儿子伤心。
徐念念看着小小的儿子,心里一阵心酸。
是啊,她的儿子也才六岁半而已,还是一个小小的人儿。
徐念念看了一眼丈夫,两人视线碰撞之后,徐念念轻轻开了口。
她声音带着哽咽:“儿子,对不起,是爸妈没想那么多,爸妈潜意识觉得儿子长大了,总是不自觉偏向妹妹多点。”
是啊,家人们之间的嫌隙,都是日常小事积累而成的。
徐念念现在想想,自己很多行为确实有问题。
比如买文具用品,女儿总喜欢小马宝莉的笔、橡皮、本子和尺子等,她为了方便,总是哥哥妹妹各一套小马宝莉的文具,根本没想过哥哥不喜欢粉粉嫩嫩的卡通形象,而是喜欢柯南多点。
还有逛商场、超市,总是会开口先问妹妹喜欢什么,然后首先去买妹妹喜欢的东西。
她怎么忘了,一开始儿子还是很配合她,一起去逛妹妹喜欢的,但是后来,儿子也会吵嚷着先去买其他的。
当时自己是怎么说的?
嗷,对,当时自己指责了儿子,说儿子已经这么大了,还不懂谦让,什么都要与妹妹争来着……
想到这里,徐念念真想给自己一巴掌。
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做母亲是失败的,自以为一碗水端平,但到处都透露着不公平。
“儿子,爸爸也忽视了你,以后一定改好不好?”
徐念念的爱人也赶紧道歉,他是男人,与儿子沟通起来更顺畅点。
其实,此时,他的心中也泛起了苦涩,因为他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许博的爷爷奶奶生了两个孩子,他是哥哥,比妹妹大好几岁。
从小到大,自己的爸妈也要他无条件地偏爱妹妹,当时小小的自己,不也是跟自己儿子一样的委屈么?怎么自己成为父亲之后,却将自己曾经受到的不公平,再次施加在儿子身上了呢?
他的脸上露出愧疚和后悔。
虽然自己小时候没有像儿子这样做各种出格的事情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但心里难受是真的,以至于现在他都跟父母不亲。
想到自己默许的行为,或许给儿子心里造成了很深的伤害,心中又是一阵酸涩。
“爸爸曾以为我们小博是男子汉了,但忽略了男子汉也需要一个成长过程,爸爸保证,在我们小博成长为男子汉的过程中,爸爸一定陪伴在你左右,好不好?这是我们身为男子汉的约定!”
说完,举起拳头,等待许博的拳头与之碰撞。
就在这时,一个小小的脑袋,也从许博父亲身后探了出来。
“哥哥,对不起,是果果的错,果果很喜欢哥哥的,哥哥不要讨厌果果!呜呜……”
小女孩试探着去拉哥哥的手,许博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不自然地躲了过去。
小女孩哭的更伤心了,她转过头,对着爸妈道:“呜呜,爸爸妈妈,我要跟哥哥玩,我不要哥哥不喜欢我,你们喜欢哥哥好不好,这样哥哥就会跟我玩了!呜呜……”
徐念念强忍着的情绪,在此刻破防了,她一把将两个孩子都搂进怀里,紧紧抱着,眼泪顺着眼角流满了整张脸。
“是妈妈的错,妈妈对不起你们!”
许博的父亲眼中也有晶莹闪过,他长臂一挥,将母子三人搂进自己怀里。
“小博、果果,爸爸妈妈之前做错了,才让你们兄妹有了误会,接下来,爸爸妈妈接受你们兄妹二人的监督,哪里做的不好,你们要第一时间指出来,好不好?”
“嗯……”
埋在父母怀里的小小两只点了点头,又同时答应了下来。
【小孩爸爸有句话说的比较对,兄妹不和,是父母的原因。】
【父母无德子女不合!】
【我就说我怎么与弟弟妹妹感情不好呢,原来我爸妈与兄弟姐妹关系也不亲,总觉得这东西会遗传……】
【楼上的你多大了?!你爸妈是不是没有计划生育?】
【现在生三个孩子的家庭很少了吧。】
【别歪楼了啊,只有我觉得小男孩有点恐怖么,如果没有遇到主播,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犯罪呢?】
刚好虞初见看到了这条弹幕,她再次看了一眼许博的面相,与之前看到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许博与妹妹关系一直很好,他虽没有大富大贵的命运,但与正常普通人一样,平安顺遂地过完了一生。
并且他的孩子与妹妹家的孩子感情也很好,合伙创办了公司,让整个家族提升了一个阶层。
果然,不一样的童年,就有不一样的人生。
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正是父母的改变,才让他没有走向变态杀人魔的轨迹。
想了想,虞初见严肃地道,“今天我就多嘴,给二胎家庭或者多胎家庭,提几个小小的建议。”
“二胎或者多胎家庭,家长最忌讳的便是无意识的偏心。比如要求一个孩子无条件地帮助另外一个孩子;比如出去游玩的时候,抱着一个,忽视另外一个;比如每次出现矛盾的时候,总是冤其中一人。
对待孩子,千万不要有双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