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一百一十章 许承安成镇子上的第二个万元户了!

还是在梁文峰铺子喝了会茶,许承安这才离开。

趁着入城,还是如常去国营商店买了些东西,包括一个袖珍计算器。

夏普5002,但并非纯进口,而是岛国原零配件,津门无线电十三厂组装生产。

这年头计算器还没在国内普及,很多单位财务领导才有资格配备,一般会计用的都是算盘。

价格也有点小贵,花了一百三十块,普通工人小半年的工资了,当然对于许承安只是小意思而已。

计算器还是要比算盘方便的,有了它的话,以后施秋宁上了大学,自己不在家的时候,施秋晴和施秋玲也能帮忙收货。

回到镇子上,许承安手头留下两块,其他的钱都存入了银行。

也就第一次收货手头的钱得多点,主要是赵富贵这样的老猎人手上有不少值钱的私货。

不过这些私货他们是攒了挺久的,不可能每个月都打到那么多东西,所以留个两千块也就差不多了。

余下的全都存入农行。

许承安如今已是农行的贵宾,每次过来都是行长亲自接待,让他来自己办公室办理业务。

这会的年头还是手写的,还没实现电脑自动化。

许承安拿出一叠钱,钟兴业让工作人员清点存了进去,在存折写上新增的存款额,突然发现了一件事,激动地道:“恭喜许老板,您现在可是万元户了!”

万元户这个名词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左右的年份,它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早几年的话就不一样了,万元户是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得被批斗的。

政策一改,性质天差地别。

国家不提倡改革开放嘛,你成了万元户,那是改革开放成效的体现,非但不会被批斗,甚至可能被表彰,见报上新闻啥的,地方脸上有光,政府都得给你发奖状或牌匾!

毕竟国家得宣传改革开放是正确的,推一批万元户当榜样就是好法子。

其实许承安早就是万元户了。

光是从年后到五月初,买第二辆拖拉机后的这三个月,他每月收入能破两千,三月就是六千,加上年前第一台拖拉机挣的三千,跑运输已经赚到超过九千块,加上自己进山打猎的收入,总共挣到的钱都接近两万了。

只不过,这些钱他让施秋晴存了几千,自己手头留着几千没放银行,买两架拖拉机也得买辆掏个一千,半年的各种花销,购置物品以及发工资也花了几千,所以直到现在他户头的存款才破万。

许承安深思熟虑过,才把钱存到超过一万块。

如今万元户不会被批斗,反而能可能拥有更高的地位,并接触到更高层面的人,对自己绝对利大于弊。

搞不好,通过万元户的影响力,还能弄到更多拖拉机。

“许老板,您可是咱们阳平镇的第二个万元户,也是所有人学习的榜样!”钟兴业期待地问道:“您看我能不能把这事报上去,并且给您和我行都做个宣传?”

自己银行出了个万元户,那是极有排面的事情,钟兴业自然不希望错过这个机会。

不过个人存款涉及到客户**,他得先征求许承安的同意。

生怕许承安不答应,他又补充道:“这可是有很多好处的,以后许老板将享有我行的最高贵宾待遇,利息也能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许承安点了点头:“行吧,那就听钟行长您安排好了!”

钟兴业不由得大喜过望:“那就先谢过许老板了!”

“呵呵,钟行长言重了,以后还得您多关照!”

“……”

回到家里,听到拖拉机响的施秋玲立马就从屋子里飞奔了出来。

“大姐二姐,二姐夫回来了!”

每次许承安进城,都会给家里捎东西,不时会有新玩意,就像开盲盒似的,小丫头感觉就很刺激,总想第一时间看看许承安又买了什么。

除了米面油盐,各种副食产品,她最爱的水果糖和饼干零食,洗发膏香皂等日用之外,还有个精致而奇特的小东西,上面有很多按键。

施秋玲好奇问道:“二姐夫,这是啥呀?”

这时施秋晴和施秋宁也走了出来,两女的目光也落在她手上。

许承安笑着解释:“呵呵,这个叫做科学计算器!”

“科学计算器?”

“嗯,用来计数的,比算盘好用!”

“真的吗,怎么用啊,二姐夫,你教教我呗!”

施秋玲瞬间来了兴趣,幺妹不是念书的料子,数学资质尤其拉胯。

倒不是说她学习偷懒,但就是没兴趣,看数学课本就像看天书似的,怎么都弄不懂,这也强求不来。

施秋晴和施秋宁都能帮忙收收山货,算点简单的数,可是她就做不来,稍为负责点就不行了,这让小丫头很是懊恼,觉得自己十分没用,得知这个计算器还能算账,她便想学会操作。

她歪着脑袋:“二姐夫,等我学会这个科学计算器,平时在家里也能给你收收货!”

施秋宁调侃道:“小丫头,你行不行啊,可别算错数了,还得你二姐夫亏本!”

施秋玲连忙道:“二姐,不会的,我不会算数,这个科学计算器会嘛!”

她抱着许承安的胳膊摇晃:“二姐夫,您就教教我嘛,好不好?”

许承安被她摇得心头有点冒火。

以前幺妹营养不良,飞机场似的。

可是这半年来天天又吃肉蛋又吃营养品,自己还用药膳给她补营养和中期,似乎有点小规模了。

“行行行,你先放手,待会我教你就是,很简单的!”

“谢二姐夫!”施秋玲甜甜一笑,和两个姐姐把拖拉机上的东西搬进去,就迫不及待地把那个科学计算器捧了过来。

施秋晴和施秋宁也很是好奇,她们都没见过科学计算器呢,在80年代初这可是个奢侈品。

袖珍式计算器也就比巴掌稍大,在当下的计算器中算得上是小巧玲珑,不到两厘米的厚度可归入超薄类,白色面板非常漂亮,散发着浓浓的科技美感,三女眼里显得十分高大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