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接受宣传部采访,许承安替黑土屯争取提前通电

周二,许承安去镇政府接受市委宣传部采访的日子。

大早上起了床,换上一套蓝色粗布学生装,还戴上了顶军帽。

这是知青的经典打扮,通过穿着一眼就能认出来,和村民相比太明显了。

被采访上报是件隆重的事情,还代表着黑土屯的形象,穿戴必须得体。

有些万元户喜欢身穿洋西装,提个真皮挎包,一副暴发户的既视感,许承安不喜欢。

还是知青装更适合自己,穿着精神,又不至于铜臭味太浓。

这身知青装是新的,施秋晴给自己裁好没多久,这会天气刚换暖,还没来得及穿上呢,今天是第一次。

施秋宁给他整理着衣裳,领子弄得服服帖帖的,一丁点的褶皱也小心翼翼地拍平。

许承安笑道:“行了,秋宁,我这是去接受采访,又不是上电视,用得着那么夸张嘛!”

“承安哥,你待会见的可是镇政府的领导,还有市委宣传部的大人物呢,采访的时候可能会拍照上报的,得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许承安还是平常心看待,也就着装稍为注重点,在施秋宁心里可就是大事了,容不得分毫怠慢。

整理好衣服,走出院子,就见到了已经起床,正在院子里玩鸟的施秋玲。

“二姐夫,你今儿可真好看啊!”

施秋玲惊呼出声。

许承安本就相貌俊朗,身形挺拔,打猎还加了魅力属性,这套新的知青装一穿,整个人都倍有范。

许承安故意板起脸:“我平时就不好看啦?”

“平时也好看,今儿更好看!”

施秋玲连忙补上一句。

许承安颔首:“这还差不多!”

这时施秋晴也从厨房里出来了,见到许承安不由得呆了一呆,瞬间被惊艳到了。

插队入户第一次见到许承安,她就觉得这个男知青长得好看了,现在更是越来越成熟自信。

原本更有机会和许承安在一起的人是自己,然而施秋晴太无私了,她为自己妹妹嫁了这么个好男人感到高兴。

施秋宁走过去道:“大姐,你给承安哥裁的这身衣服刚好合身呢,分毫不差,这手工比买的都好!”

“呵呵,合身就行,我还担心会裁小了呢。”

“咋会呀,你的手活这么好!”

“……”

吃过早饭,一行人便出了门,和老支书会合。

今天接受采访的主角是许承安,但是赵卫民身为屯子的老支书也能露个脸,施家三朵金花则是以家人的身份陪同。

来到镇政府,因为许承安的关系,施秋晴三女也得到了周建民等人的热情接待,颇有点受宠若惊。

周建民在平头百姓心里就是高高在上的大官,她们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领导会如此和颜悦色地对自己说话。

在镇政府待得了会,市委宣传部的人也来了,双方客套了一番,简单地认识过后,便给许承安做了专访。

提的每个问题许承安都回答得很漂亮,围绕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作为核心,自己成了万元户,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机会,得感谢郭嘉,感谢党的英明领导,感谢市政府和镇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绑住,还有老支书自然也趁机夸了一通,自己以后会更加努力,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云云。

宣传部对于许承安的回答很满意,这个年轻的万元户和知青是懂事的,每个问题都说到了重点,宣传稿基本不需要怎么修改润色就行。

同时他们对于许承安面对采访的表现感到有些惊讶,他的回答很是流利,侃侃而谈,从容自若,没有分毫的局促感。

很多人被宣传部采访的时候,多少都会表现出一些紧张,可是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在许承安身上。

采访赵卫民的时候,老支书对于官方这套就更熟悉了,也是例行公事地先归功于国家、党和上面的领导,再夸了许承安一通,称其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敢想敢干,冲劲十足的年轻人,身为知青,在村里头勤劳能干,热心助人,和所有村民都能和睦相处之类的。

采访顺利完成,也到了中午时分,周建国留宣传部过来的工作人员和许承安等人吃了顿饭。

吃过午饭后,宣传部的人离开了。

周建国则扯着许承安,热情地道:“许老板,你是咱阳平镇的第二个万元户,为镇子争了光啊!”

许承安连忙谦虚:“领导叫我小许就行,都是得您的关照,没有领导支持,哪有今天的我!”

周建国微微颔首,对于他的态度很是满意。

阳平镇的第一位万元户,也是第一个买私人拖拉机的人,可就没有这位男知青那么谦虚了。

那家伙多少有点飘,整个暴发户似的,相较之下,周建国还是更喜欢许承安的为人。

趁着领导龙颜大悦,许承安趁机道:“领导,其实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周建国笑着道:“你说说看!”

“是这样的,改革开放后,大家的日子都会越来越好,物质生活很重要,精神娱乐生活也得跟上!”

“现在手头多少有了点钱,我打算买台公用的电视机,丰富一下大家的精神娱乐生活,也让村民在闲暇之余多看新闻,更多地了解郭嘉的政策走向和社会信息,开拓眼界和见识,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致富的机会!”

说到这里许承安口气一转:“可是,我们屯子还没通电,这电视机买回来也用不上。”

周建国心里亮堂,许承安那是拐着弯希望黑土屯早日通电呢。

到了80年代,国内很多农村也渐渐开始通电了,不过普及率还比较低,比如80年底只有三分之一。

阳平镇有些村屯已经用上电了,然而都是些人口多,条件好的村屯,像黑土屯着这种小屯子,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

没电实在太不方便了,所以许承安想争取一下,看看能否借着自己万元户的影响力提前让屯子通电。

倘若这件事能做成了,自己在屯里的声望又能大大提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