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十八寸大电视买回来了,和三朵金花一起看电视

黑土屯一通电,许承安便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第二天便去城里的国营商店挑电视机。

镇上国营商店也有得卖,但款式的丰富和城里自然是没法比的。

得知消息的赵建平说什么都得跟着去看热闹。

许承安还是村里第一个买电视的人呢,他现在跟着许承安混收入也高了,手头有几百块的积蓄,考虑着自己什么时候要不要整上一台,先去看看情况再说。

开着拖拉机来到城里,轻车熟路直奔规模最大的那间国营商店,并径直来到电器区。

80年代国内电视机品牌超多,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品牌,光是陕省就有三大著名电视品牌:海燕、黄河和如意。

中原的品牌美乐,津门的燕京牌,浙省的西湖牌。

菊花牌、红梅牌、乐华牌、红岩牌、昆仑牌、飞跃牌、春笋牌……

很多人可能从来都没听说过。

国产品牌电视较为便宜,14寸的黑白电视通常也就三百到五百之间,但这会国内的技术和质量确实还不成熟,很容易出问题。

进口的贵了一倍不止,都是上千起步的,然而省心耐用。

赵建平看得直咋舌,暗道这洋品牌可真特么贵啊,俺还是整台国产的得了!

一千多块,就算以他现在的高收入,也得攒个一年多才买得起,而且还得电视机票呢。

许承安的目标却是在这些进口货,很快他就看中了一台18寸的日立,这是他在国营商店能买到的最大尺寸了。

村子公用,晚上看热闹的人多,得往大了买,否则屏幕太小的话,稍为靠后点的人就完全看不清了。

看了下价格,一千五百大洋。

还能接受,毕竟是最大尺寸的。

许承安大手一挥:“就这台了!”

赵建平虎躯一震。

不愧是万元户,承安哥大气!

买电视机也得电视机票,许承安早就从票证商人那弄到了,只弄了一张,给村里头买的公共电视,自家的晚点,等施秋宁高考后再说,免得影响她学习。

结账的时候,国营商店的服务员大为动容。

这台日立黑白电视进货回来已经很久了,那高高在上的价格让人畏而却步,今天终于卖了出去。

这人有钱啊!

瞧了几眼,她突然发现什么:“咦,同志,你不是阳平镇那个新的万元户吗?我想想叫啥来着?”

这年头娱乐少,看报也是很多城里人的日常消遣。

城里的报纸没后世那么多,本地的就宣传部出品的那一份,专门刊登各种大事。

国营商店也订了报纸,这服务员刚刚才看过最新那期,许承安的事迹非但上报,还附带照片,这服务员瞧着眼熟,一眼便认了出来。

“呵呵,同志您好,我是许承安!”

“哎呀,不好意思啊,您瞧我这记性,刚看报就一下子给忘了!”

国营商店的服务员瞬间就热情了,之前那几个顾客她都板着张脸,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这年头的国营商店和国营饭店服务员可不像后世的服务员那么卑微,她们很高傲,因为这是铁饭碗,收入高福利好,工作还清闲,一般人没门道可进不了。

男服务员娶媳妇容易得很,媒人能把门槛踩平。

女服务员也永远不愁嫁,还可以挑着嫁好人家。

但是再高高的国营商店服务员,在万元户面前还是得热情洋溢,笑容满面,这就是早期万元户的排面!

察觉到女服务员的态度变化,赵建平都不由得直了直胸膛,大感脸上有光。

许承安成了万元户,赵建平当他小弟也倍有面子,在村子外逢人便吹俺老大是万元户,牛逼哄哄。

许承安掏出一大叠钱付了款,外加一张电视机票,服务员清点无误,便给他写了发票。

扛着这台黑白电视机走出国营商店大门,赵建平就兴奋地道:“承安哥,这城里人也都人人知道你是万元户呢,那服务员和你说话的口气都和别的客人不一样!”

许承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建平,好好干,我保证不出几年,你也是万元户!”

换成其他人说这话,许承安就当是哄自己,可是许承安他就信。

承安哥开了声,那我就稳了!

赵建平笑得嘴巴都合不拢:“承安哥,那就承您贵言了!”

两人开着拖拉机回到屯里,整个屯子的人都激动了:“许知青还真是一言九鼎啊,说通电买公共电视机,这么快就买回来了!”

赵建平也趁机吹下牛皮:“承安哥买的可不是一般的电视机,是洋货,叫做日立,岛国那边产的,18寸,国营商店里最大的就它了,承安哥说越大越好,不然大家伙那么多人看,后面的人看不到,总共得一千五百多块钱呢,还得加上电视机票!”

村民们下巴差点没惊掉:“这电视机可真贵啊,许知青破费了!”

许承安摆摆手:“钱不是问题,我买这电视机主要想丰富下咱屯子的精神娱乐活动,让大家都能多长见识,天气好的时候,每天一入夜都会在村委会那放,有空的话大家吃晚饭后都过来看电视,尤其多看新闻,了解郭嘉大事和党的政策,这可是对致富很有用的!”

村委会前有块露天的大空地,平时村民大会就是在那开的,往石阶搬张桌子,电视往那一放就行,看完便搬回村委会里锁起来,这件事许承安和老支书早已商量过了。

把电视机搬到村委会,许承安亲自出手制作收工天线。

这年代可没有闭路电视,只能用天线接收模拟信号,且天线基本都是自制的。

天线的材料他早已准备好了,做的是鱼骨天线,用铝篦子固定,铁棍铝条绑成鱼排形状,这样接收模拟信号的效果就非常好了。

村民们惊叹不已,都夸许承安学识渊博,他们没有电视,都不知道手工天线怎么整,看到许承安三下五除二做出来,个个不明觉厉。

许承安不由得暗笑,其实这玩意也不需要什么学识,很多村里人都能简单学会,趁这机会也教了下围观的村民们手工天线做法,免得以后谁家买电视了都得自己过去帮忙。

天线做好了,绑到一根细长的木头上,立于村委会房顶,下面摆个砖垛子固定,再用两根绳子拉紧,防止被风吹倒。

和电视连接好,许承安让赵建平在上面调整天线角度,而自己在下边调频。

一大村村民和孩子在身后,满怀期待地看热闹。

刚开始只有雪花,调得一会,终于有了模糊的画面,只是不大清晰。

许承安让房顶的赵建平扭动天线,直到画面清晰起来。

“有画面了,有画面了!”村门们欢呼出声,小孩子尤其兴奋。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件事。

“许知青,这画面咋一直都不动啊?”

“今天周二,下午电视台维护,没有信号,得等到晚上六点,才能看电视节目!”

80年代每逢周二下午电视台停播,只有个像马赛克般的大圆圈,周围则是些小方格。

这话一出,众人们均有点失望。

还以为能在第一时间看到电视呢,还真不巧,碰到电视停播了。

当天下午,村子里的各家各户都早早吃了晚饭。

施家。

“二姐夫,大姐二姐,咱们快点出门,不然没位置了!”

天还没黑,施秋玲就心急火焚地催促了,每人手里搬着一张小板凳,迫不及待地走向村委会的方向。

在路上,又碰到了不少村民,几乎都是一家老小共同出门,大人小孩手里都拿着自己的小板凳。

很快来到现场,才下午五点三刻,村委员前面的空地就已人头涌涌。

有些人五点就吃了晚饭,跑过来占座了。

施秋玲一看沮丧不已:“哎呀,我都说来得太晚,没有好位置了,555……”

许承安被逗乐了:“小丫头,瞧把你急的,放心吧,我早就安排好了!”

带着三女,来到靠近电视机的空地前方,赫然还有四个位置。

身为花大钱给村子买电视机的人,想看电视留几个座位这点特权他还是有的,村委会的人早帮他留好了,所以许承安出门不紧不缓的。

“二姐夫,你早说嘛!”

施秋玲喜上眉梢。

施秋晴摇了摇头,拿这个跳脱的幺妹没有办法:“这下你可高兴了吧!”

施秋宁也是笑意盎然:“这几个位置可真好啊,离电视机近,瞧得清清楚楚的!”

“秋玲!”

空位旁边有个和施秋玲年龄相若的黄毛丫头冲着她直挥手,却是她的好朋友虎妞。

虎妞一家不到五点就来占座了,抢了个好位置。

“虎妞,你在这里啊!”

见到好朋友的施秋玲很是高兴,于是便搬了板凳坐在了她的身边。

而左边坐的是个小媳妇,和施秋宁挺熟的。

于是许承安让施秋宁坐左边,自己顺势坐她和施秋晴之间,这个位置就很理想,可谓是左右逢源。

村委会的人虽然留了位置,但是看电视的人多,这位置留得自然不会很宽敞,几人坐下之后,便挨在了一起。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三女早已换下了棉袄,穿上了衬衣。

许承安只觉施秋晴那娇躯很柔软,挨着好不舒服。

装着调整姿势,他还有意无意地多蹭了几下。

施秋晴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用意,一张俏脸有点红了。

好在这时天色渐暗,倒是没人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