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考完了,带小媳妇买夏装衣服

几十号人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狗蛋打得最狠,状若疯虎,照着头脸要害,丝毫都不留情。

让你特么偷拖拉机,害得我差点没法向承安哥交代!

大胡子哀嚎求饶,然而村民们却是不为所动。

这年代外地人进村偷只鸡摸只狗都可能被揍个半死,更何况是偷拖拉机。

嚎叫了一会,大胡子渐渐地就没了声息。

泄愤了的村民们这才停了下来,一探大胡子鼻息,已经没气了。

打死了人,谁也不感到害怕,反而痛快淋漓。

这种兔崽子,就活该被打死!

倒是李家庄的村民们被吓坏了。

从黑土屯等人口中,他们这才了解情况。

得知拖拉机是偷来的,几个手里拿着钱的李家庄村民手都在哆嗦。

这个大胡子声称是东方红厂家的外销,有门路把拖拉机低价从厂子里弄出来,上年厂家产量过剩,卖得特别便宜,这辆拖拉机一千块就能卖给众人,就是通过特殊渠道弄出来的,开不了发票也没任何证件。

这价格可谓超低,有不少村民就心动了。

在后世信息发达的年代,都经常有人猪油蒙心被诈骗,更何况现在信息还那么闭塞。

上年确实村子里还有个拖拉机指标,镇子指定要每个村消化的,说明拖拉机产能确实过剩。

有些村民一合计,便打算凑钱买下来,大家轮着着。

然而刚把钱凑上,正在清点着准备交易,黑土屯的人就来了。

要是真买了这辆拖拉机,那就是销赃,钱能不能找回来不好说,没准还得坐牢子,这些村民不慌是假的。

用李家庄村委会的电话给当地派出所报了案,等得半个多小时,一辆长江750三轮挎斗摩托车带着几个帽子叔叔进村了。

八十年代初警车可没有四只轮的,绝大多数都是这种三轮挎斗,仿制二战时期的宝马R75军用摩托车设计。

从两方人口中听说了情况,得知人被打死了,帽子叔叔也没感到奇怪。

这种偷拖拉机的,被村民找到能活下来才更奇怪。

人命关天是不存在的,死了也就死了,只能说活该,反正不被打死也是挨枪子的下场,倒是省了颗子弹。

让帽子叔叔感到奇怪的是,这些黑土屯的村民是邻市过来的,拖拉机当天失窃,当天就找到了偷车贼,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听说是猎鹰帮忙,帽子叔叔均不由得啧啧称奇,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事。

让众人回局子做了口供,检查了许承安提供的发票和购置证明,留下黑土屯村委会的电话号码,便让众人回去了。

离开派出所,拖拉机是找回来了,然而狗蛋依然心中忐忑。

再怎么说,是自己把拖拉机弄丢了,不知道承安哥会不会觉得我不靠谱,不让我帮开拖拉机了。

许承安似乎看出了他心中所想,安慰道:“狗蛋,这事是意外,怪不得你,甭想太多,以后拖拉机你还是照开!”

“谢承安哥!”

狗蛋如释重负,感激涕零。

在这一刻,他有着为许承安肝脑涂地的想法。

回村子的路上,许承安心中想着一些事。

拖拉机虽然是追回来了,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两辆拖拉机还是少了点,比如今天赵建平休假,狗蛋自个开拖拉机运货,就没法相互照应,被偷只是可能发生的意外之一而已,还存在别的风险。

车队还是得趁早组建起来,看看怎样弄到更多的拖拉机吧。

不过这件事得等到高考之后,暂时没功夫了。

拖拉机失而复得,全村都欢天喜地,尤其施家三姐妹和狗蛋家。

狗蛋整了几条烟,给帮过自己的村民每人发了一包。

过得几天,李家庄辖区派出所给村委会打来了电话,大胡子的身份已经确认了,是个犯下命案的通缉犯,逃窜到沧城,大概是身上没钱了,见到那辆停靠在路边的拖拉机就起了歹心,想着偷走便宜卖掉,挣个一千几百的,谁知被黑土屯的村民们找到了。

帽子叔叔那边非但没追究村民们打死人的责任,甚至还感谢了他们的除暴安良行为,让众人有空过来领个锦旗,大家自然是高兴得很。

很快地,这件事又上了沧城的报纸。

继许承安成为万元户之后,黑土屯再次风光了一回。

这次还是集体荣誉,因为几十号人都为缉拿罪犯出了力。

村民们外出腰杆都挺得更直了,恨不得逢人就说自己是黑土屯的。

……

六月转瞬即逝,高考来了。

1982年高考的时间为7月7、8、9日三天。

文科首日上午考语文,下午地理。

第二天则是数学、政治和生物,后面两门下午考。

最后一天上午历史,如果报考外语专业的还得考外语,外语的分数各省份也有些不一样,有些30分,有些50,还有70分的,外语成绩按70%计入总分,但是从83年起,就百分百计入总分了,对于那些没有外语基础的人,82年就是高考最好的一趟末班车。

试题比起刚恢复高考的时候难度提升了一些,学习资料没以前那么难找了,但和后世的高考题依然没法比。

以许承安对施秋宁水准的了解,只要正常发挥,应该是能顺利上大学的。

最后一天考完,和施秋宁会合后,许承安顺道带她去国营商店买几套新衣服。

不用两个月,她就得去上大学了,成了大学生,可不能穿得现在这么土气。

夏天也到了,天气开始热了起来,国营商店里卖的主要是夏装。

这个年代女性夏日较为时髦点的打扮要么连衣裙,要么衬衣搭配半身裙。

许承安很快给施秋宁找了件女性衬衣和一条半身连衣裙。

都是的确良面料,当下最高档的面料,在七八十年代可谓风靡全国。

的确良这个名词是从粤东那边诞生的, 后来传到北方叫做的确凉,后来北方人发现它不太凉,又改为了的确良。

嗦白了就是化纤,它有不少缺点,比如透气差,不吸汗。

然而也有很多优点,它易于染色,同时水洗不易褪色,怎么穿怎么洗都不会皱,耐久度高等等,做成衣服平整靓丽,观感绝非棉料可比。

在诸多优点面前,两个缺点也就不值一提了,的确良一经出现,便受尽万众追捧。

六十年代末期,的确良刚流入国内,只有黄埔买得到,当时黄埔人在一家服装店抢购的确良,因踩踏和橱窗玻璃破碎,还导致了一死六伤,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顺便又找了对白色凉鞋,让她搭配着一起试穿。

施秋宁走进了更衣间,过得不多会便出来了。

见到小媳妇,许承安不由得一阵愣神。

施秋宁将近一米七的苗条身材就是天生的衣服架子。

这件女性衬衣和半身裙仿佛为其量身定做似的,完美贴合身形。

荷叶领子很洋气,恰到好处地露出修长的脖颈和精致的锁骨,两根乌黑的麻花辫自然地垂落下来,半遮着饱满酥胸。

束腰的半身裙她本就纤细的腰身更是盈盈一握,裙摆及膝,一对修长匀称的小腿悄悄探出,笔直而优雅。

白色凉鞋的鞋带缠绕在小巧的脚踝上,十颗珠圆玉润的趾头就像精致的珍珠。

在这个质朴的年代,施秋宁的美不张扬,却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清新自然。

小媳妇嫣然一笑,眉眼弯弯:“承安哥,好看吗?”

轻柔嗓音似夏日陡然拂过的微风,吹得许承安的心湖也都荡漾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