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一百七十六章 防狼的施秋晴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许承安

老支书当众声明之后,便正式开始收干木耳了。

排在长龙最前者为赵大壮,赵建平的堂兄。

他是村里头最勤快的人,种木耳也最积极。

五月刚发耳基的时候,就是赵大壮最先发现并向许承安汇报。

不勤快不行,他的境况和曾经的施正宏很相似。

前几年媳妇不在了,而自己有四个娃,大丫头今年才十四岁,小儿子更是只有八岁!

他比起村子里的任何人都需要钱。

昨天村委会用大喇叭发了上午八点开始在大平地收干木耳的通知,赵大壮天没亮甚至就挑着家里的木耳干过来等着了,心心念念最先拿到第一笔钱。

赵大壮是村子里公认的老实人,谁敢弄虚作假他都不敢。

老支书对自己这个堂侄的情况和性格自然都十分了解,然而还是让几个工作人员一起仔细抽检了他家的每筐干木耳,确定没有问题这才逐一上称。

施秋玲也在帮忙抽检木耳。

幺妹得知自己也能进加工厂,甚至还能安排个小组长之后积极得很,只要和加工有关的事都抢着干,当做是提前学习了。

那边上称后的数报上来,耳许承安拿着科学计算器噼里啪啦地计算总数和款项,施秋晴当出纳员数钱,而老支书则用账本记录下来。

“72斤3两!”

许承安很快算出了赵大壮家的总数。

这头茬春耳的收获就相当不错,施家的耳场不大,却也收了四百多斤,大约每十斤生木耳能晒出一斤干木耳,也有四十多斤的干耳了。

“总共578块4毛,赵大壮到手549块5毛,村集体提成28块9毛!”

许承安给村民们开的收购价是8块每斤。

袋栽木耳技术还没出来,段木栽培产量低,而且很多拥有林木资源的村屯都还没种木耳,导致木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卖得很贵,而品质好的东北头茬春耳就更贵了,这会一斤头茬干春最高能卖到接近十五块的“天价”,少点卖个十三四块也没问题!

还有6到8块的利润空间。

不是许承安黑心,市场价和收购价毕竟不能相提并论。

加工运输人力都得成本,投放市场还得让经销商也赚一部分,加上纳税,这样算下来利润可就没那么高了。

一斤干耳,刨除各种成本开支税收经销商和下游利润的话,许承安个人也就能挣个两块多钱,这很合理。

不过这是在沧城的情况,毕竟沧城离林区,黑木耳市场相对而言没那么好赚,如果能打通渠道,把黑木耳卖到别的地方,还能把利润再往上提一截。

不过就算是八块钱的头茬春耳收购价,也足以让村民们欢天喜地了。

颤颤巍巍地从施秋晴手里接过一大沓钱,赵大壮嘴都快笑裂开了。

他家穷得叮当响,身上从来就没有过这么多的票子!

在黑土屯这种穷山村,半年不到挣五百五十块钱,他之前连想都敢想!

而这只是头茬春耳的收入而已,还能再收一茬呢!

虽说次茬产量不如头茬高,品质也不如头茬好,但三百块以上肯定不成问题!

春耳收完了还有秋耳,等今年的秋耳一收,俺也能成千元户了,想想都让人激动!

想到这里,赵大壮有点驼的脊背都挺得更直了一些。

“许知青,谢谢你,谢谢你啊!”

他连声道谢。

“不用,这是你和家人辛勤劳作理应得到的回报,继续努力啊!”

许承安鼓励了他两句。

赵大壮的情况和以前的施家太像了,也挺惨的。

不过从现在开始,他的日子会过得好起来。

“许知青,我会的!”

后面还有人在排队等着,赵大壮也没敢多墨迹,当下走出旁边。

他的几个娃都在等着呢。

看着赵大壮攥在手里的那个钱袋:“哇,爹,咱家有了这么多钱啊!”

“对,咱家有钱了,许知青让咱们挣到钱了,爹明儿就给你们买肉吃,买新衣服穿!”

他抹着眼泪:“媳妇,你在天上看到了没有,俺和娃能过上好日子了!”

赵大壮的心情,其实也是黑土屯绝大多数耳农的缩影。

分田到户只是勉强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不用顿顿稀饭粗粮了,然而很多家庭手头还是没啥余钱的,除了赵建平,狗蛋等几个跟着许承安开拖拉机,收入比较高的后生,其他人都穷。

如今这黑木耳一种,就集体脱贫了!

干木耳上称,拿着钱离开的村民们一家老小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正好明天大集,估计到时去镇子上买东西的人会特别多。

一户户人卖了干木耳,少的像施家四十多斤,也有三百多块,多的大户甚至担了一百三十多斤干耳过来,一下子卖了上千块!

赵建平今天也没闲着,未来的副厂长指挥着车队,把打包好的黑木耳运送到城里梁文峰的分销点。

上百户人的干木耳,收了大半个白天总算收完了。

许承安统计出总数,和自己预测的差不多,六千三百多斤干耳。

产量比起后世的袋装栽培少了很多,但是对于段木栽培而言又很惊人。

许承安总共花了五万多块钱!

不过黑土屯的黑木耳是沧城最早上市的,本来就供不应求的市场更是处于最稀缺的时候,等梁文峰那边一投放很快就能抢光,回本并多挣个两万左右!

头茬干木耳一收,第二茬黑木耳也到了采收的时候,村民们的积极性明显更高了。

不过次茬产量确实比头茬要低一些,木耳品质也次一些,但是还不错,至少许承安挺满意的。

第三茬产量和品质就更低了,不过许承安对比了下,品质能比得上市面上其他春耳的二茬,算可以的了。

这些干木耳一出,许承安的资产暴涨到了十万!

不过这十万块很快就得用上。

因为许承安把厂子的各个厂区规划好,找了工程队量地画图纸,开始建厂。

他的计划是十月份建好,总共耗时四月左右。

那会正好秋收结束,农民们不忙了,那些想种木耳的屯子就可以组织耳农们过来学习,争取年前全部培训完,下年各村屯就能种上春耳。

……

七月的东北,终于有了一丝炎热的感觉。

外边的知了恬噪地大叫着。

施家,厅堂。

两姐妹正在看着电视。

幺妹这些天已经穿上了裙子,她期待夏天已久,终于可以穿得漂漂亮亮的了。

倚在沙发上,施秋玲的那对纤细的小腿却不安分地上下晃动着,裙摆在惯性下越卷越高,露出一截白皙的大腿却还浑然未觉。

天热火气大,许承安被晃得有点上火,一连喝了好几杯茶水,依然觉得口干舌燥。

施秋晴穿的还是粗布长裤。

天气热起来也有些天了,施秋玲每天都在穿裙子,然而许承安就没见施秋晴穿过。

上年她还会在家里穿穿的,只是不穿去外边罢了。

许承安总感觉施秋晴不是不想穿,他能看得出来,前世媳妇是喜欢裙子的。

她之所以不穿,是为了防狼。

防自己这只大灰狼!

不只表现在不穿裙子上,每次我的房间乱了,她都是趁我不在家收拾的,有事找我都扯上秋玲一起,就连早上起床都和幺妹同步。

很明显是的防狼啊!

这让许承安很是郁闷。

有种狗咬乌龟,无从下口的无奈。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秋晴啊秋晴,你以为躲着我就行了吗?

没那么容易!

许承安心里很快就有了个邪恶的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