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二百九十章 技术落后就得遭人卡脖子,被挨打啊!

翌日早上,当施秋晴从梦中醒来,发现窗帘外已见亮光的时候,不由得心中一惊,转身看向身后,许承安却已不见。

这次他没有忽悠大媳妇,天还没亮就起床回房了。

要是每次都超时,拖到施秋玲起床,让施秋晴心惊胆战的,下次她或许就不让自己留宿,为了细水长流,还是自觉点比较好。

施秋晴舒了一口气。

他啥时候走的?

自己熟睡之中,完全没有察觉。

原本施秋晴还以为狼在身侧自己会睡得不好,然而却是格外的安稳,一觉到了天亮。

许承安的怀抱很结实,也很温暖,那种感觉居然还挺好。

施秋晴发呆了会,这才爬了起来。

今天许承安得去省会,早饭做得也就比往日丰富,此外大媳妇还烙了几张饼子和一堆鸡蛋,让许承安在火车上可以吃。

吃过早餐,赵建平就来了,加工厂尚且开业,这小子平时也挺闲的,不过也偶尔去城里市场转悠一下,看看黑木耳行情,还有是否短缺,不然就是去梁文峰的经销点喝茶吹牛皮了。

见到赵建平一来,许承安也拖着行李出了门,昨天施秋晴就替他把衣服生活用品等物全都打点好了。

这趟出门几天就回来了,也不是啥生离死别,两姐妹就叮嘱他小心扒手,还有一路顺风。

开的是许承安那辆嘉陵70,红鸡公坐两个大老爷有点费劲,就让赵建平开自己那辆了,去省会的这几天也让这小子开嘉陵70过下瘾。

……

周六中午,许承安再次来到了久违的省会。

火车一到哈市,出站之后,他就坐上电车直奔哈工程。

八零年代很多大学每周只放周日一天假,也有些放一天半的,从周六下午开始放。

据许承安所知,哈师大和哈工程都是一天,但是周六下午学校只安排上自习。

蔡北荣不用上课,自然是有空的。

上次老教授打电话过来的时候,许承安也求证过,他周六下午确实没课,所以才特地挑这个时间点过来。

电车来到哈工程门口,许承安也不急着找蔡北荣。

这会已经快一点了,大学老师的作息和学生基本是同步的,蔡北荣应该会有睡午觉的习惯,这会上门吵醒别人就不大好了,等起床铃响再过去也不迟。

于是许承安先在校门口简单地吃了个午饭,随后根据老教授给的地址打听到了其所在的三栋教职工宿舍,又在楼下晃晃悠悠了一刻钟,直至校园里响起午休起床的打铃声,这才走上教职工宿舍楼,来到201宿舍,也就是蔡北荣住的地方。

敲了几下门,就打开了,开门的是位老者,目测有六十五以上了,然而面貌清睿,双目炯炯有神。

许承安问道:“请问,你是蔡北荣蔡教授吗?”

“对,你是?”

老者面有疑惑之色,还以为是哪个学生,然而他记忆力很好,自己教的学生多少都会有点印象,然而这个年轻人却是十分面生。

“你好,蔡教授,我是许承安!”

确定对方的身份后,许承安这才自我介绍。

“是你!”

老教授的眼睛亮了起来:“快点进来,我可是等你很久了!”

蔡北荣脸上有着惊喜之色,对于这位民间天才,他可是颇为在意。

许承安点了点头,走进教职工宿舍。

尽管蔡北荣是业界的泰山北斗,然而家里却很简朴,住的地方也就七八十平,有两间房,家具不多,但是收拾得很干净。

墙上挂着蔡北荣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的合照,那老妪面容和善,也很有知识分子的气质,应该是蔡北荣老伴,然而屋子里没有其他人,许承安观察物件判断这位老教授是独居状态,他这个年龄,老伴可能已经不在了。

招呼客人在木沙发坐下,蔡北荣便想去倒茶,许承安连忙道:“蔡教授,不用了,我不渴!”

“没事,就喝杯清茶而已,你这大老远过来的,咋能连杯茶水都没有呢!”

蔡北荣坚持给许承安倒了杯茶,让后者都有些受宠若惊了。

这样德高望重的教授,自己还真有些受不起。

随后,蔡北荣坐在了对面,眉飞色舞地说道:“许知青,你那份设计图可是帮了东方红的大忙啊!”

“我已经把它发给我那位同学,也就是东方红12的设计总工了!”

“他已经确定了这种升级方案的可行性,说是很快就会给东方红12型进行升级改良。等到下一代啊,这款拖拉机就不会有大缺陷了,给以后的车主都省了很多维修的麻烦!”

上次和许承安通了电话,征得对方同意后,他很快就把那份东方红12型改良图纸传真发给了自己老同学。

当时他那老同学也是极为兴奋,原本还以为是蔡北荣的成果,得知其来自一个拖拉机队老板,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更是大为震惊。

但是不管这份图纸从何而来,很显然它能帮助东方红厂家在不大动生产线的情况下,让东方红12型能得到大幅升级优化。

“许知青,你给厂家省下的钱,可不是一点半点!”

“我们早明知东方红12型有几个大缺陷,然而厂家却那边却没法子,因为得拿生产线开重刀,开不起!”

“毕竟咱们郭嘉的机械制造业还很落后,很多设备都得依赖进口!”

“别人把技术垄断了,看到咱们郭嘉又迫切需要,那进口设备价格不是一般的贵,一台寻常的通用机床通常就得几百万,如果是类似数控机床这种高端机床的话更是天价,进口一台就得千万以上!”

“至于某些特殊用途的机床,比如制造船舶推进器所用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一台可就不是千万元,而是千万美元了!”

说到这里,蔡北荣感慨地道:“技术落后,就要遭人卡脖子,被挨打啊!”

许承安微微颔首,深有同感。

他是从这个时代过来的,对于历史的发展清楚得很。

别说现在了,哪怕在重生前,芯片还得遭人卡脖子。

所以科研太重要了,有了自主能力,才能掌握主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