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年代:我在大山脚下修了个假仙 > 第三百零二章 两辆大卡车,相当于多了两支拖拉机队

这种80年代的卡车和后世自然就没法比了,驾驶舱很粗糙,车门和中控区域的钣金都是裸露的,没有任何的软包处理,顶部倒是黄色的皮革,中间有一盏小灯。

圆形的仪表盘设计,左右对称,中间最大的那个显示车速。档位指示图位于中控上方,下面有灯光,气门和气压表等开关。

由于驾驶精通和绑定的关系,许承安对于如何操控这辆车非常熟悉。先拉开风门,这个东西的用途是调节进入化油器腔体的空气流量,在天冷的时候提高混合气浓度。夏天则不需要打开,不过冷启动适当拉风门也能加快启动。

打开手动油门,脚踩离合踏板,拧钥匙开关,车辆便启动了。

这辆CK15甚至还给选配了收音机,调频到电台边听边开,就没那么无聊了。

第一次开大卡车,比拖拉机大了不是一点半点,然而许承安却没有任何的生涩感,人车合一,大卡车似乎成了自己肢体的延伸,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就算开到村外的五里山路,许承安也不慌,那段山路过年的时候他带村民们修整拓宽过了,能进卡车,好在那块拦路石被自己敲碎,否则的话该处太窄了,还真不好通过。

黑土屯,村头大槐树。

还没到农忙时分,黑土屯的人都不忙。

种木耳的第二年大家都有了经验,也不像上年那么紧张了,恨不得守在种植园里看着,每天也就随便转转,没啥情况就回来了,闲着没事的人们又聚集到了大槐树下侃大山。

直到他们听到引擎的声音,随后一个蓝色的大家伙由远而近,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咦,哪来的大卡车啊?”

村民们都很是奇怪。

之前没有过卡车进黑土屯,在山路扩修之前,也就能走走拖拉机,整好之后,也没卡车来过,所以突然间见到一辆大卡车,每个人都很好奇,尤其那些小崽子,都睁着大眼睛,好奇而兴奋地嚷着:“大卡车进村了,大卡车进村了!”

某个眼力最好的村民远远就见到驾驶舱里的人的面孔,不由得吃了一惊,失声道:“许知青,开卡车的人好像是许知青!”

打开车来的近了,众人发现车玻璃里的还真是许承安。

许承安在大槐树外的道路靠边停下,跳下车来。

买了新车,经过村子情报中心那是少不得和村民们唠嗑几句,派派烟的。

村民赵大壮抢着问道:“许知青,你从哪开了辆大卡车回来啊?”

许承安便给众人派烟便回应:“厂子买的,整了两辆!”

他淡淡的话却让村民们都震惊了。

在他们心目中,那加工厂是许承安办的,厂子的大卡车自然也就是他的。

许知青非但买了卡车,还一下子就两辆!

在这个村民买辆拖拉机就足以让全村轰动的年代,有人买大卡车有多震撼可想而知。

村民们瞠目结舌,有人忍不住问道:“许知青,这大卡车也能私人买吗?”

“以前不行,不过现在可以了,今年国院那边出台了个规定,明确了农民个人或联户可以买机动车船或拖拉机,也就是说,谁都能买车子了。我可以买,你们也是可以的!”

许承安说到这里顿了顿:“不过这规定刚出,卡车和拖拉机都不容易买到,但是慢慢地就好买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多攒点钱,有机会的话也整辆拖拉机或者卡车,目前咱们郭嘉的货运市场很缺运输车,买了运输车一定是能挣钱的!”

许承安也不怕和村民们分享一下致富信息,运输市场到九十年代中期之后才会慢慢饱和起来,村民们和自己形成不了竞争。

更何况自己跑运输挣钱村民们都是能看得出来的,毕竟刚开始发家做的生意就是靠跑运输。

“拖拉机我们倒是有机会买,不过卡车我们哪有条件买啊!”

说这话的是屯里的种耳大户赵跃进,光是上年全家种黑木耳就挣了四千块,所以说话也豪横了。

换成以前,黑土屯的村民都穷得叮当响,别说拖拉机了,买辆自行车都困难。

赵跃进抽了口旱烟,又问道:“许知青,你这辆大卡车得多少钱啊?”

“这辆是解放的新款,上年才出的,柴油版较贵,得五万八,厂子那边没开回来那辆汽油版的便宜,三万八千五就行!”

许承安没提特殊指标的事,就说原价,毕竟这种事不好到处宣扬,就连两个卡车师傅都是不知道的。

如果单位国企计划购车倒是便宜,也就一万多,然而老教授能量再大,也不可能让物资部那边的学生给许承安这个私企按计划购车的价格,能用特殊指标给他省下这么大笔钱就相当不错了。

村民们又是一阵轰动:“这么说来,两辆大卡车不是快十万块了,真贵啊!”

许承安笑道:“去农行贷款买的,自己花了一部分。”

他不想让村民们得知自己钱这么多,虽说以自己在黑土屯的身份和地位,也不至于让人仇富,不过低调点总是好的。

赵大壮关心地道:“许知青,你花这么多钱买卡车,银行的利息又那么高,能挣得回来吗?”

“能!”许承安肯定地道:“改革开放之后市场越来越活跃,商品流通加快,但是货运车辆少,卡车几乎都是单位国企的,市场上非常缺,也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郭嘉才会开放私人购车,但是短时间内货运车辆还是远远没法满足需求的,不愁没货拉没活干!”

八零年代的货运有这么一句话:“不是人找货,而是货找人”,就能看出跑货运的业务量多得有多夸张了。

别看这两辆大卡车花钱不少,然而荷载五吨,实际上能拉个八到十吨,一辆每次的载货量就快相当于自己的那支拖拉机队了。

还有,卡车比拖拉机跑得更快,CA15的极限时速能跑到80,而拖拉机最多也就二三十,日常载货只有二十不到。

当然了,受限于道路状况和载货,CA15跑不到极限时速,不过平均下来三十以上应该是有的,这就是拖拉机的两倍了,一天下来能跑货运的次数又比拖拉机多,所以它能挣到的钱理论上能超出那支拖拉机队不少。

至于在日常使用成本方面,相较拖拉机队队,开短途的话每辆大卡车只需要养一个司机,加个学徒也就两个,油费虽然可观,但也没五辆拖拉机加起来那么多,日常成本无疑更低。

收益更高,成本更低,这就是两辆大卡车的价值。

得到它们,我就相当于手下又多了两支拖拉机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