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继承一幢楼,实业我最行 > 第157章 多加钱

继承一幢楼,实业我最行 第157章 多加钱

作者:三心宝宝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06:06:15 来源:小说旗

“**品牌的消亡之路暨香雪海被收购……”

香雪海冰箱是大陆买的最好的冰箱,早在80年代中期开始,凭票500元,无票一台¥650的价格,非常的受欢迎,在大陆拥有很好的渠道和技术,同样拥有生产基地。

今年,香雪海冰箱出售给南棒多星公司。

对双方来说,香雪海冰箱要技术,多辛公司要对方的生产厂和渠道。

文章公布了合并内容:自合资起的3年时间内,合资公司只能生产多星的冰箱,不能再生产香雪海品牌的冰箱。

按照正常情况,任何一家企业,就是用膝盖想都不会接受这样霸王条款,但在那个年代的合资热潮中,与外资的合作,这次的合资是当地作为一起重大的外资项目,已经和当事企业没有任何关系。

在今年,这些外资企业也持续往外散发着焦虑信息,表示就算任由香雪海自己发展三年时间,也绝无可能攻破技术壁垒,不如暂放生产线,与外资进行合作。

三年之后,本土企业便可以使用外资提供的技术进行“卡脖子”的突破,从而曲线翻身。

但是事实是,这些外资企业拿到了本土企业的渠道和生产线之后,就会对本土品牌进行雪藏,然后弃用,直到消失。

文章一经发出,并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

这篇文章哪儿来的?

当然是郑百城找人代笔发的,而且还引用了许多被合资企业的品牌下场。

他也理解,此时外资的技术确实比大陆强,他这么发一篇文章,只是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当时他也眼馋香雪海电冰箱,但是没办法,自己要技术没技术要品牌没品牌,而多星公司的优势却是比他强了无数倍。

“卡尔,你派几个人去德国……看看那家企业还在不在……购买他们的所有技术……”

接到电话的卡尔有些莫名其妙,老板怎么跨界了?

身为一名忠诚的属下,他不会质疑老板的命令,既然老板说了,那就要去做。

“朱倩,安排人调查一下,国内有哪些冰箱生产企业。”

郑百诚开始安排工作了,现在他钱太多了,开始发起并购,做大做强。

在这个年代,货币贬值的速度非常的快,如果不发出去,进行保值增值,即使他钱多也会心疼。

他拥有的企业,年营业额都是以百亿为单位计算,利润自然非常可观,不过这些被他用财务手段,通过第三方销售企业隐藏了起来。

现在,他要为这些资金找出路。

“自己真是猪油蒙了心,当包租公不好么?现在好了,这么多人跟自己吃饭……算了,这可能就是自己穿越过来的劳碌命吧!能者多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tm的,说的好像就是自己,哈哈……”

关于老板经常在办公室内,自言自语,自我感觉良好的行为,在两个小蜜书看来,也习惯了。

得意志在S2赛季里失败之后,被分成了东西两个独立的国家,然后被忽悠瘸了,双方又合并成为一个国家,推倒那面墙之后,东边就沦为了西边的‘养料’和产品的倾销地。

卡尔派来的小律师团,由六人组成,包括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两名得裔保镖、翻译。一行人到了法兰克福,他们没有直接去伯林,到这里的目的,自然是找投行帮忙,以他们这种外来人,人生地不熟的,想要在这里想要买到什么,自然是不可能的。

“罗宾先生,您的目的我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比较困难,因为有两大企业在中间,很难办。”

很难办!?又不是不能办。

“我们可以多加钱。”罗宾律师是这次采购的负责人,他有一定的权限。

他很了解这些出身华尔街的人,什么可以打动他们。

没有什么是加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多加钱!?

果然,对方马上由刚才的为难,换上了另一副脸孔,笑着说道:“这不是加不加钱的问题,主要你们是阿美丽砍,我也是阿美丽砍,这个忙我帮定了。”

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有钱能使鬼推磨,钱多能使莫推诿。

罗宾的想法果然没有错,自己楞头青一样购买,肯定买不到,不如找这些深耕这里的投行,让他们来操作,这样会省很多时间,而且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dKK是东边有名的冰箱制造企业,这家企业在伯林墙推倒之前,是一家有名的企业,冰箱畅销很多国家和地区,这家公司有一项技术,那就是无氟利昂制冷技术,这个技术后来成为了国际通用标准,也可以说让某两家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赚到了许多钱。

当然,大陆的hi尔在1993年也有自研的无氟制冷技术。

这家企业快要倒闭了,自从1991年开始,受到了西边两家大企业的压力,要么被收购,要么破产关门。

但是,这家企业非常的硬气,就是不关门,就是不被收购,现在还在苟延残喘,到了破产的边缘,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货币升值的打击,让他们的冰箱贵了一倍,从而销售下降,库存积压。

一台冰箱,按照人民币计算,由1990年的2000Rmb到1995年的8000Rmb。

中间Rmb大幅贬值也有影响,如果按1985年汇率计算,那就不到1000Rmb,可以说他不倒闭谁倒闭。

摆在罗宾面前的,就是已经停工了的dKK冰箱工厂。

“如果你要的话,这个工厂所有的生产线,和技术专利全给你们。”

dKK的负责人已经破罐子破摔了,既然管理局要他们死,他们也不想要对方好过。

这家工厂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可能倒闭,因此,能捞一票是一票。

这家工厂倒闭之后,也就是明年会出台一个国际标准,那就是无氟利昂技术将提前成为国际标准。

罗宾请示了卡尔,卡尔又请示了郑百诚……

1995年年底前,东方海外接到了一个订单,从原东得运一批货到沪海,需要一艘大型远洋轮船,走好望角,货主不介意路程增加一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