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的报纸,就爱供火,你不要当真,只要你不出来说话,他们也拿你没有办法的。”
自从郑百诚这次回来之后,邹敏敏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变化,人很温柔,在家开始当起了贤妻良母。
“嗯,我也没有往心里去。”郑百诚这话说的是真的,自己这点东西哪能和当了多年的华人首富相比,对方这么多年的积累,布局全球。
这是商界前辈,仅在香江,其财富就以千亿港元计,仅前年,禾黄和长地,总营业额就超过了五百亿港元,这几年香江房地产大涨,从1983年开始开发的船坞花园,就涨到了四五千一尺,仅这个就能赚一两百亿,而且船坞花园的底商和那边商务楼,都是他的。
仅这个,其收入就超过了他的一家集团。
而对方现在在欧洲的电信运营商,未来更是卖出了一千亿港元,这样的收入自然是让人羡慕。
郑百诚也非常的羡慕,不过那是人家的本事,他只能赚些辛苦钱,做一些实业,搞些零售。
这样一比,双方高下立判。
“来喝汤吧,妈咪教了我煲汤。”
“好,你煲的汤,我都爱喝。”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就是郑百诚建的别墅区,这里独立于旁边的大型别墅区,更安静,更隐密,周围大树环绕,更外层还有商铺,将其彻底独立出来。
邹敏敏搬到这里外,林玲玲、何小雨和朱倩也搬到了这里,凯瑟琳没有,她带着孩子还住在洋房花园,张秀身为她的秘书,自然也住在那里。
郑百诚回到沪海,也是一招妙棋,他平时也经常在沪海这边,但是在香江媒体那里,就有些不高兴了,郑百诚就像炮台,如果他们的报道点燃了引线,引爆这个年轻得过分超级富豪,那么,只要他开口,不论他说什么,都会成为报道的焦点,可是对方却消失了。
“丢,这个胆小鬼,怎么就跑了?”
“我听海关的朋友说,他在出来结果的第二天,就跑路了。”
“嘿嘿……老友,你说他胆小鬼,一点都没错,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跑路?”
“点解?”x2
“你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
“啊~我想起来了,二富被大富豪……”
“对对对……我也明白了,大富豪绑了二富,他是三富,那么他就危险了。”
“哼,既然他这样,我们就越要报道,搞他!”
“搞他~”x2
第二天,在郑百诚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又上头条了;上头条不论好坏,都是一个风光的事情,不论是否知道,就是他知道也不会理会。
‘富豪居然是没胆鬼,他的财富哪来的?’
‘大富豪还未出马,年轻富豪跑跑跑’
‘年轻富豪为何跑路?看大揭秘’
‘富豪前辈沉稳大气,新富豪胆小怕事’
……
这样的报道一出,最生气的反而不是郑百诚,他是不知道,知道了也不生气,他可是听过香江媒体的属性的,自然不生气,看到了,也会为他们点赞,说他们写的有意思。
最生气的是另一个人。
“丢佢,他们被绑了试……”他都 在家骂粗口了。
“老爷,您别生气,他们说的是你后面那个扑街,我们不要理这些家伙,他们说,随便说。”
“哼,这些人……”可能是想到那些媒体人的样子,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算了,这些人没下限的,我越生气,他们可能会大肆报道。”
就是没有事情,香江媒体还会供火,引战,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当年几个文人中的一个在那里发表了自己的言论,触及了另一个人的痛点,两个文人在那里骂战,引来了媒体的关注。
两人越骂,报纸卖得越好,最后报社出钱,让他们继续骂。
别的媒体,有样学样,也这样操作……
这些历史从他深处的记忆里被翻了出来,这也可能是他不想说话的原因。你说告这些媒体吧?他们反而会跳出来,说你不尊重他们,不许言论自由。
他也不想被这些人这样的纠缠,还是算了。
三天后,他们发现,居然没有引起富豪关注,他们就有些没意思,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事情,让他们有了新的主意。
今年禾黄与长地业绩再攀高峰,他们又有了新项目,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如果不是大集团,记者也不会蜂拥而上,他们准备在新闻记者招待会上,向首富提问一些关于郑百诚的事情。
首富今天春风得意,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入了会场,他相信,股价又会继续涨。
“感谢媒体朋友们的热情,今天是……今年上半年,我们再创佳绩……未来,我们会在全球,建设更多的港口码头……我们的零售业……现在请记者朋友们进行提问。”
“时间有限,每人一个问题……”
“……您怎么看新晋崛起的青年才俊郑百诚先生?”
“我和他不熟,不过看他仅仅几年,就将父辈的事业,做到如此程度,我只能说后生可畏,呵呵……”
……
所有的媒体听后,突然眼睛一亮!握草(这里的草是一种植物),这新闻不就有了么?
果然,新闻记者发布会的第二天,报纸和媒体上,报道的重点,不是禾黄与长地的业绩有多么好,这个大家都知道;重点是关于郑百诚的问答。
‘后生可畏,呵呵……’
有一家报纸,直接引用,可以说,供火的态度非常的明显。
也有报纸上面,直接写两人不熟……这就是**裸的供火了。
很多人的解读为对方对郑百诚没有什么好感,这也难怪会这样说,两家在业务上高度重合。
更让人相信的是,两家重合的业务都在大陆,这就更让人相信了。
“不能让别人唱独角戏,应该让郑百诚也出来,这样双方都可以……”
“我们应该派记者去大陆,去采访另一个主角,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对方。”
“我向主编申请。”
两名记者说干就干,马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