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官运亨通 > 第273章 过度

四合院:官运亨通 第273章 过度

作者:咸鱼梦想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8 06:06:16 来源:小说旗

人在无语至极时,往往会不受控制的笑出声来,现在的秦淮茹就是如此。

白天在得知傻柱不仅重返轧钢厂,还摇身一变成了食堂的副主任后,沾上毛比猴还精的秦淮茹立即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并且还提前回家做好了晚饭。

在此期间,秦淮茹虽然已经做好了被百般刁难的准备,但真真切切的听到了傻柱假大方的话语后,还是觉得牙痒痒。

“和你离婚最多分到一千块钱,现在傻柱每月工资就六七十,老娘又不傻。”

心中一阵腹诽后,秦淮茹赶忙为傻柱斟满酒杯,接着凑到傻柱耳边,吐气如兰的开口。

“柱子,咱们都老夫老妻了,这要是离婚了,说出去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来,为了庆祝你重返轧钢厂,姐亲自做了一桌饭菜,你赶紧尝尝!”

一顿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好好享受了一番醉卧美人膝的滋味后,酒足饭饱的傻柱脸色一变,活脱脱一副脱了裤子不认账的渣男模样。

“秦姐,这散伙饭吃的差不多了,咱们也该聊聊离婚的事情了,我觉得您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对,那就是我还年轻,完全还有可能生个孩子。”

听着傻柱这熟悉的借口,饶是秦淮茹的心理素质再强大,也忍不住一阵脸皮发烫,不过秦淮茹早已打定了不离婚的主意,又怎会被这点困难打败。

“柱子,姐那不是和你开玩笑吗,你怎么还当真了呢?像你这样体贴、顾家的男人,姐喜欢还来不及呢!”

秦淮茹知道,若隐若现才是最让男人把持不住的,所以在劝解傻柱的同时,秦淮茹还悄咪咪的解开两颗扣子。

只可惜,无论是面对秦淮茹的言语挑逗,还是躯体诱惑,傻柱始终好似王八吃秤砣般,死咬着离婚不松口。

许久过后,被一次次拒绝的秦淮茹终于是耗尽了耐心,砰的一声插上大门,紧接着一把揪住傻柱耳朵,气势汹汹的朝着卧室走去。

这一晚,在秦淮茹的主动下,被“大刑伺候”的傻柱异常满足,一直到后半夜,二人筋疲力尽的相拥而眠。

————————————

转眼几天过去,自从杨厂长官复原职,下达了召回傻柱的命令后便销声匿迹,而轧钢厂也因为杨厂长的沉寂,依旧风平浪静。

虽然一切看似和从前一样,但一些聪明人早已察觉到,这只不过是暴风雨前短暂的宁静罢了。

尤其是荀遇和李怀德,这两位轧钢厂的前领导,每天工作之余,唯一的乐趣就是期待着杨厂长出丑。

这天,冶金部李怀德办公室内,荀遇简单的恭贺一番后,便如同以往一样,和李怀德八卦起来。

就在二人好奇着杨厂长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时,一通意想不到的电话打到了李怀德的办公室。

“老杨?轧钢厂是出什么问题了吗?什么?晚上你想宴请我和荀遇?行,我们肯定按时赴宴!”

一脸古怪的挂断电话,李怀德强忍着笑意看向荀遇。

“小荀,刚才老杨打电话,晚上想要请客吃饭,说是感谢咱们多年来为轧钢厂作出的贡献。”

“嗤。”

听到李怀德的话语,荀遇发出一道不屑的嗤笑声,眼底闪过一丝讥讽的同时,嘴里也没闲着。

“看来这些年老杨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啊,连耀武扬威的手段都是这么上不得台面。”

“哈哈哈哈。”

在李怀德还是后勤处处长时,就看不上这个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杨厂长,哪怕他先一步当上了轧钢厂的厂长,李怀德依旧表现的不屑一顾。

因此,听到荀遇和自己如出一辙的想法后,立即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

————————————

傍晚,荀遇和李怀德如约来到轧钢厂,不过在看到杨厂长官复原职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启用了小食堂,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鄙夷。

“傻柱,可以上菜了!”

看到荀遇和李怀德现身,杨厂长立即吩咐傻柱上菜,随后一脸虚伪的迎了上来。

“老李,小荀,这傻柱也不是外人,今晚我就让他留下作陪,你们不会介意吧!”

其实今晚留下作陪,是傻柱主动要求的,为的就是挑衅一下荀遇,告诉他,我柱爷又回来了。

而傻柱的此举正中下怀,杨厂长设宴款待,本就抱着恶心人的想法,所以略微一合计后,想也不想的便同意下来。

果不其然,杨厂长此话一出,李怀德脸上的笑容便微不可察的僵硬了一瞬。

不过李怀德也不是吃素的,立即戳起杨厂长的肺管子。

“嗨,老话都说什么锅配什么盖,在场谁不知道,你老杨和傻柱共患难过?不就是一起吃饭吗,哪怕你们一起扫厕所我都不意外!”

“噗嗤。”

李怀德虽然顺利晋升到冶金部,但和杨厂长还是隶属同一系统,再加上杨厂长的老领导是他顶头上司,因此还需要顾及一些脸面,只能阴阳怪气的讽刺回去。

可荀遇不同,如今已经贵为商业部下属单位,四九城第一商业局副局长的荀遇,完全不顾场合的嗤笑出声。

突如其来的笑声打断了二人斗法,迎着杨厂长投来杀人般的目光,荀遇却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老杨啊,这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怎么你越活越回旋呢?现在都沦落到和傻柱同桌吃饭了。”

好巧不巧,荀遇这边话音刚落,便被推门而入的傻柱听了个正着。

“荀遇!”

听着荀遇的讽刺,傻柱虽然感觉到无边的愤怒,但他经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早已不是吴下阿蒙,更不是杨厂长那个认不清现实的废物。

明白只靠自己斗不过荀遇,傻柱眼珠一转后,暗戳戳的将祸水引到杨厂长头上。

“荀遇,老杨也是你能叫的?在四合院里你无法无天就算了,现在可是在轧钢厂,你怎么一点长幼尊卑都没有?”

对于傻柱拙略的挑拨离间,荀遇连眼神都懒得分一个,反而目光直直的看着杨厂长,见到他并没有驳斥傻柱后,眼中的嘲讽不由得浓郁了几分。

“老杨啊,看在多年老同事的份上,我还是得好心劝你一句,不要觉得当个厂长就可以目空一切了,这也就是我宰相肚里能撑船,要是和其他副厅级干部这么说话,估计脸都能给你打歪。”

荀遇这一番杀人诛心的话语,瞬间让包厢内变得落针可闻,不仅傻柱被这句副厅级干部吓得面无血色,就连杨厂长都被惊的呼吸困难。

“是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经过一阵诡异的沉默,做了好几个深呼吸的杨厂长自嘲一笑,随后亲自为荀遇斟满酒杯。

“刚才是我口不择言,还请荀厅长不要在意,为此我先自罚三杯。”

伴随着杨厂长的低头认错,这场晚宴终于是正式开始了,期间,三人虽然表面上都是一副有说有笑的模样,但杨厂长的内心却是苦涩无比,傻柱更是吃的味同嚼蜡。

一个小时后,杨厂长笑容僵硬的送走荀遇李怀德,当二人的身影消失后,杨厂长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对于李怀德这个人,杨厂长从一开始就非常厌恶,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上处处和他作对,更是因为二人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如今一朝浴火重生,原本,杨厂长想着借此机会恶心一下李怀德,至于顺带邀请荀遇这个狗腿子,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罢了。

但老杨万万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情,会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不仅没恶心到李怀德,反而被荀遇啪啪打脸。

一回想起荀遇那如同教训孙子般的语气,杨厂长就觉得两眼发黑。

将包间内目之所及的东西砸了个稀巴烂后,杨厂长又是一阵无能狂怒,直到嗓音开始嘶哑,杨厂长才无力的瘫坐在地。

另一边,已经走出轧钢厂的荀遇李怀德,看着那熟悉的厂门,一时间,二人均是涌起一抹怀念,毕竟这是他们为之奋斗了十多年的地方。

“原来在轧钢厂工作时还不觉得什么,但自从晋升到冶金部后,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尤其是那种,看着它在我手里一点一点改变的感觉,真的是太让人沉醉了!”

听着李怀德的诉说,荀遇同样感慨万千,不过再想到以后的领导杨厂长后,心里立即恶心起来。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厂子,竟然交给老杨这个废物。”

————————————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转眼时间来到了1976年7月。

虽然后世而来的荀遇不是那场灾难的亲历者,但国人对这种举国同悲的事情总是难以忘怀的。

因此,眼看着灾难来临,却又不能改变什么的荀遇,最近总是一副神情低落的样子,

不过,在想到借着职务之便,提前准备了一些赈灾物资后,荀遇那一直低落的心情总算有了一点慰藉。

这天夜里,原本安静祥和的四九城,地面突然剧烈的震动起来,连带着一座座房屋也跟着摇晃不止。

本就提前做好准备的荀遇,更是第一时间叫醒熟睡的关晓梅。

屋子外,确认了家人们安然无恙,又叮嘱龙凤胎照顾好小老三后,荀遇和关晓梅立即组织起救援队伍。

期间,闫富贵这个算盘精还想冲进屋子抢救财产,但在一次余震中,亲身经历了瓦片擦着鼻子落下的场景后,终于是消停下来。

就这样,荀遇一行人一直忙活到天微微亮,四合院的救援工作终于是告一段落,虽然有几家邻居的房子年久失修,在此次地震中倒塌了,但万幸的是,95号四合院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可其他四合院就没这么幸运了,听着远处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所有人都是一副脸色凝重的模样。

就连一向不对付的傻柱许大茂,此时也在齐心协力的清理着烂砖碎瓦。

因为经历过几次余震,一时间谁也不敢返回屋子,所以,几经讨论后,邻居们开始自发的建造起防震棚。

这边将家人们安顿好,荀遇又火急火燎的来到了丈母娘家,确认丈母娘一家安然无恙后,这才来到单位,有条不紊的开展发放物资工作。

都说天灾过后必有大雨,地震过后的第二天,天上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大雨一直持续了好几天,虽然四合院里是有下水道的,但降雨量实在是太大,没过多久,院子里的积水就已经没过脚面。

就这样,邻居们开始了,一边提防着余震,一边轮流清理积水的日子。

四九城作为首善之地,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生活保障,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因此,在连续几天的暴雨停止后,政府部门立即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

不出一个月,原本断壁残垣随处可见的四九城便恢复如初,人们也逐渐从这场悲痛的灾难之中走了出来。

1976年是让人们难忘的一年,无论是那场举惊世骇俗的灾难,还是先后逝去的两位伟人,无一不引得全国人民悲痛万分。

时间一晃来到了1977年,刚刚过完生日的双胞胎已经15岁了,因为知道今年是高考恢复的第一年,所以平日里荀遇一直督促孩子们的学习。

一开始孩子们对荀遇的态度还有些不明就里,但随着10月21日的到来,人民日报上报道了一则让全国上下都为之振奋的消息。

高考恢复了!

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但其中包含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尤其是这十几年间,因为政策不得不下乡插队的知青们。

当初他们怀抱着远大的理想来到农村,并期待着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现实却给了他们严重的一击。

因为这些城里长大的少年少女们发现,农村的生活并不美好,有的只是缺衣少食的艰苦环境,和时刻不能停歇的体力劳作。

渐渐的,有的人为了活下去,选择了和当地人组成家庭,有的人却坚持着自力更生,但无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回家的信念始终萦绕在心头。

终于,高考恢复的消息让他们看到了回家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