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欧的雄鹰 > 第338章 东方皇帝的心思

东欧的雄鹰 第338章 东方皇帝的心思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6:06 来源:小说旗

第338章 东方皇帝的心思

宁波本是市舶司的驻地之一,禁海令颁布后就撤销。永乐元年虽然重新设立,但民间贸易仍然没有恢复。而当得知对方是来觐见的,市舶司也来了,并让特使入住宁波城。

梅森哪里见过这样的城市,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经是凤毛麟角,但接待的人却说这是常有的,而首都更是有百万以上的人口,梅森吃惊,百万人口的城市得多大?

而城中的市场、人口更是他在佛罗伦萨和君士坦丁堡没有见过的。这一切都是让他认定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一直以来,梅森认为君士坦丁堡是最富饶最大的城市之一,但自到了大明后,一个宁波就和伟大的君堡丝毫不逊。对于大明首都更是有强烈的好奇心。

市舶使告诉梅森,如果他们能够继续向北一点,就可以到达舟山港,从那里可以直接去觐见皇帝,现在到了宁波,时间可能有些慢。

南京城,即位有两年多的永乐皇帝朱棣看着下面跪着一片的官员头都大了。今天又是和他们斗智斗勇的一天。

“皇上,太祖有训,片板不得下海,出海一人者斩首,三人灭其家,三人以上灭三族。此乃祖训,皇上不能违背啊!”

一个官员向朱棣谏言,在他看来,出海完全是劳民伤财,还会危害国家安全。去年出海去日本已经是极限,如今还要出海,建造大量的船只,这就是浪费。

而且不说出海,又要扩军,又要迁都,还要编纂永乐大典,一些地方还有旱灾洪涝,前些日子还得到消息,西方帖木儿准备带领军队进攻。这一桩桩一件件,快要把朱棣给累垮了,下面的臣子大部分和他唱反调,真是…

成为户部尚书的夏原吉也向朱棣诉说国家的难处,现在各地都需要钱,而国库中的存银已经不足100万两,需要节省支出才行。

“你们都看的太小了”

朱棣见这些人的表演,开始自己的见解。“这段时间,朕都听说什么劳民伤财,沽名钓誉。要想让大明复兴,就要打开国门,扬我国威,重振天朝雄风。”

“这就是朕的沽名钓誉,朕就是要沽天朝之名,钓大明之誉。”

朱棣的决心让众大臣感到不好干,这个皇帝还是重武轻文,治理国家离开他们怎么能好呢?

就在这时,一封急报传来。

“启禀皇上,浙江布政司来报,宁波附近海域出现大批船只,怀疑是倭人作乱。”

听到是倭人,朱棣连忙问:“有多少船?”

“遮天蔽日,大概不下100艘。”

这下就让那些保守派大臣抓住机会了,纷纷表示这就是太祖不让下海的原因。

“皇上,先皇之所以不让下海,就是为了防备倭人,尽管已经册封日本国王,但倭患始终不绝,皇上,这是上天也要阻止您呀!”

“是啊皇上,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皇上,您不要葬送大明的江山”

得,现在都来到葬送大明江山的地步了。朱棣原本就黑的脸更黑了。

“让…”

他刚想下令让人去剿灭倭人,另一份消息传来,而且还是急报。

“启禀皇上,杭州市舶司来报。”

“说”

“经查明,来往船只不是倭人海盗,而是一国听闻天朝富裕强盛,特意遣使前来,并有另外两国特使一同前来乞求觐见天朝皇帝。”

这突如其来的反转让朱棣整不会了,但很快他就笑了,这不正好吗。

“你们看,海外使者慕名天朝而来,这正是我大明必须要打开国门的原因,不然国威何在?”

“皇上,市舶司说那位特使还给皇上带来一份大礼。”

“哦,是什么?”

“在海外纵横多年的海盗陈祖义和其他头目均被擒获。择日就会献上。”

不仅是朱棣,就连那些大臣还在被这突如其来的信息给弄住了。还没反应过来,只听见皇帝下令,让特使择日觐见就退朝了。

陈祖义这个作恶多端的海盗被人扭送到大明,这让朱棣心里放心了。但这个海盗却是被别的国家使者抓住的,这让他感到不舒服。

堂堂天朝上国,竟然让觐见的异国使者抓住困扰多年的海盗,这传出去他们的面子何在?

这让朱棣坚定了自己要下西洋的决心,哪怕是所有大臣反对也要如此。

一些人认为下西洋的主要目标就两个:宣扬国威,找侄子。这是小白或者甜甜圈们理解的,朱棣为什么要下西洋,就是为了效仿汉宣帝,建立一个海上的西域都护府。

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已经超过陆上丝绸之路。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可以源源不断的出口来换取税银,而且中国还是贫银国,靠外贸获取的银子全部投入到国内市场,而一旦断了,那就会造成通货紧缩。

为了减少银子使用,太祖皇帝直接发行大明宝钞,让他和银子同值。但百姓对纸币没什么信心,因为前朝的纸币滥发造成的后果大部分人是知道的。物价上涨6000倍是个什么体验,他们可不想体验,要么用银子,要么以物易物。

至于宣扬国威和找侄子,请问举全国之力打造船队就是为了这两个目的,那代价会不会太大了。大臣们知道还不得以死进谏,所以说,不可能的啦!

这次来大明觐见的特使是个机会,他仔细看了市舶司送上来的奏折,说对方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是一个叫什么罗马帝国,还说一千多年前两国就有联系,他待会要去查查资料,一千多年前那还是汉朝,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说不定就有这个国家记载。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特使感受到大明的强盛,他要求将宫殿全都装饰起来,还要安排好对方住处,听说对方带的人可不少,必须好好招待。

而且为了暂时转移群臣注意力,朱棣第二天在大殿上宣布,将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这让文臣高呼皇帝圣明。只不过他的次子表情非常丰富,这也难怪,毕竟他也是受朱棣最喜爱的皇子,本来以为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结果与太子位置失之交臂,要不是在公共场合,他肯定要大闹一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