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欧的雄鹰 > 第346章 应对

东欧的雄鹰 第346章 应对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6:06 来源:小说旗

第346章 应对

卡塔尔久最近的日子好过多了,因为新的利润送来堵住了那些董事的嘴。而公司的贸易扩张还在继续,趁着这次机会,董事会通过了继续向东方投入资金和建设据点的决议。

对于西亚地区,从贝鲁特到阿什凯隆,黎凡特的贸易基本由罗马商人掌控。

唉,没有那些海上共和国抢生意就是这么得劲。那些想要攫取利润的意大利商人要么转向西地中海,要么放弃海洋,走陆地通道。

同时一些商人觉得金融比贸易好做,就转行了。仅仅一年北意就出现了46家银行,而且争相借钱给商人和主教,成功开始进行产业转型。

米尔恰终于在年底回到了君士坦丁堡,彼得带着所有人在城外迎接。

米尔恰的车队一眼望不到头,除了本来的随从,还有其他国家赠送的礼物和前往君士坦丁堡学习的学者等人。看来这次出行已经将那些人给镇住了。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米尔恰拍了拍彼得的肩膀,对他这些日子的摄政进行肯定。随后一同进入城市,周围都是欢呼的百姓。

回到皇宫,彼得就向米尔恰报告了这些日子发生的情况。米尔恰没有多少意见,他对自己儿子的能力是非常认可的。

“父亲,奥斯曼最近有些不老实,他们在和马穆鲁克交往过于亲密了。”

彼得向米尔恰说的国际局势,米尔恰对于马穆鲁克已经比奥斯曼还要痛恨。一个游牧民竟然敢杀了罗马帝国的国民,不灭了他怎么对得起那些无辜惨死的民众。

“你觉得现在可以对奥斯曼发动战争吗?”米尔恰询问道。

“父亲,目前来说军队的建设还在进行,我国的海军还需要长时间的建设,目前我们也没有借口去进攻。还是得等。”

这个话米尔恰是不认同的。

“不对,我们最有借口的。那个小孩子纵容他们的骑兵劫掠帝国领土,如果不能解决,那么他们会逐渐侵入帝国领土,与其缓慢解决,不如快速灭了,也算为之前的几位皇帝报仇了。”

彼得也不知道说什么,但他可能也在君堡待久了,对安纳托利亚情况有些不了解了。虽然知道时间越久,奥斯曼的实力就越大,但罗马帝国还在不断的增强实力,之前不是对奥斯曼就是对威尼斯,休养生息已经是参政院的主流。没有人愿意去打仗,除了军队,他们可以借着战争升迁。

预计在六年后发动的战争,被米尔恰提前到两年后发动。一下子时间少了三分之二,需要准备的就多了。而就在这时,奥斯曼传来的消息让对方的气氛更加紧张。

那位怀孕的妃子已经生了,是个男孩。穆罕默德为他起名穆拉德,以纪念他的爷爷。并且下令举国庆祝。

但没有想到,意外就来了。妃子将小穆拉德交给身边的侍女照顾,但那位侍女有些不舒服,于是将他交给莱拉,结果可想而知。小婴儿还没来得及接受外面的信息,自己的生命就结束了。

等找到穆拉德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凉了。莱拉也饮下毒药身亡,她留下的信件痛斥穆罕默德的无耻,并且说这是安拉让她来给他报应的。

庆祝还没有一天,马上就是葬礼。穆罕默德已经进入半疯状态,他要去君士坦丁堡来向安拉证明自己是他最虔诚的信徒。

特拉比松的阿莱克修斯前来科尼亚见了穆罕默德,苏丹马上答应支持他,作为回报他要与奥斯曼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罗马。阿莱克修斯答应了。

穆罕默德决定先发制人,他开始命令手下所有部落集结男丁准备进攻。并且给他们画饼,等到了君士坦丁堡,里面的宝贝都可以给他们,而且还会给不少土地。

就靠着画大饼和执行力,穆罕默德可以集结一支大军前去。顺利的话,他可以在三个月内结束战斗,他向东让不少国家进贡,南部得到马穆鲁克支持,北部支持人夺取特拉比松的皇位,反罗同盟2.0形成。

而米尔恰回到首都后,对政治进行了一些调整。彼得兼任安纳托利亚总督,负责当地的军队和民政。而彼得任命曾经进入安塞拉的沃伊克为当地的行政长官,以安塞拉为中心,组建中部的防御体系。

一切都在正常运转,只不过彼得累的像条狗。他也要分点别的让人处理,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他必须要插手的,那就是莫斯科的未来继承问题。

莫斯科牧首在与米哈伊的接触中逐渐倒向他这一边,毕竟他承诺会维护莫斯科的利益,还会夺回波洛茨克这个罗斯故土。而且以米哈伊的关系,可以得到罗马这个盟友的支持。怎么算都不亏的。

既然如此,那就开始行动了。商人、农民、教会支持米哈伊成为莫斯科大公,他和留里克家族联姻,也算留里克的人。但大部分贵族支持大公的弟弟,而且他还有立陶宛和波兰支持。可见未来一定会有一场战争。

————分割线————

对于明日贸易和日朝贸易的商馆建设,梅森紧急从公司调拨了60位商人进行交易。在下东洋一个月后,中间商正式挂牌交易。

第一批从大明运输过来的船只来到大阪,当地的民众都抢疯了。大量的日用品、食品、奢侈品都投入到大阪市场,两万枚永乐通宝也卖出高价,而日本只能拿那些黄金白银以及本国产品进行交易。而商会从中抽取贸易费用。

除了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来自汤都、马六甲、暹罗等国家的商船都来到宁波。市舶司都赚疯了,已经有30万两银子入库,朱棣询问户部尚书夏原吉高不高兴,结果人家说不高兴。

“你呀,没钱的时候不高兴,有钱了也不高兴,真是猜不透。”

夏原吉说出了原因,他认为这些靠贸易赚取的钱财违背了祖训,不干净。

这让朱棣骂他是个老腐儒,只要是有利于国家的事情都可以做。但怎么说他都不听,看来这位尚书大人比国子监那些的酸腐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