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欧的雄鹰 > 第404章 皇室的父与子

东欧的雄鹰 第404章 皇室的父与子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6:06 来源:小说旗

第404章 皇室的父与子

波兰和条顿也在波西米亚的斡旋下在托伦签订和约:

1,条顿骑士团在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以及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在世时,放弃对萨莫吉希亚地区的领土要求。在他们死后,萨莫吉希亚归还骑士团。

2,先前战争中占领波兰的领土多布任地区归还波兰。(在大波兰地区)

3,在格伦瓦德之战后,约有俘虏,索恩和约约定波兰国王释放所有俘虏,赎金约等于约等同于公斤银,分四年偿还。相当于英格兰王国当时年收入的十倍。

为支付赔款,骑士团大笔借入外债,从教堂没收金银,并增加税负。普鲁士两座主要城市但泽和索恩发生暴动,以反抗赋税的增加。格伦瓦德之战的惨败使条顿骑士团没有多少军队保卫自己剩余的领土。既然波兰和立陶宛都已成为基督教国家,骑士团很难招募志愿加入十字军的新兵了。

随着三国之间的战争结束,东欧重新恢复平静,但在这湖面下,是暗流涌动。

瓦西里后悔没有早点出手,不然肯定能获得土地。但归根结底还是莫斯科本身的力量不足,军队需要进行长期建设,而这又要获得大量的资金,就离不开诺夫格罗德的收入。

趁着条顿削弱,米哈伊尝试与利沃尼亚骑士团交涉。提出以金币购买雷瓦尔,团长表示需要商量一下。

如果能够成功,那也免去刀兵相见。这也是对民众的一个交代。

而波兰也将目光放在了西部的勃兰登堡,选帝侯一直与周围国家联系,不知道干什么。

但也要小心一下,波兰经不起折腾了。所以派了个人去勃兰登堡,顺便与其他国家保证贸易实施。

只能说是岁月静好,既然如此,彼得也开始忙碌别的事,比如给自己儿子选妻子。

亚历山大已经8岁了,作为未来的继承人,他的妻子人选需要尽快定下来。于是全欧洲的适龄女性都出现在办公室里,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

“殿下,勃艮第公爵的女儿安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我国可以与勃艮第结为同盟,这个国家的经济军事都是不错的。”

“考虑考虑,下一个。”

彼得一声令下,大臣赶紧换一个。

“法兰西国王有一个女儿,就比小殿下晚一年。”

“法兰西国王不是有精神病吗,这样带有遗传的人怎么能考虑?”

除此之外,还有卡斯蒂利亚、普法尔茨、荷兰等诸侯伯爵的适龄女性,彼得还是有些考虑,这个年代和哪个家族联姻就意味着同盟。罗马需要一个有一定实力又不会拖后腿的国家来结盟。

看来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是不敢找内部贵族的人,这样会形成一个外戚家族。找国外的对方没有什么根基,所以不用担心。

但就目前来看,能选择的没有多少。而且这还需要和妻子商议一下,毕竟是孩子的大事,不能随便。

帝国现在就是无所事事的状态,虽然有目标,但每天也就是训练和休养生息。战争根本打不起来。

彼得也每天抽空来翻译翻译一些来自东方的书籍,比如梦溪笔谈、资治通鉴这些东西。

他现在的身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对于东方世界的这些人物也是写了一些文章的。比如那位统一六国的始皇帝,他直接写了一篇长文章来歌颂这位千年前的人物。

“这位东方皇帝的功绩可以和奥古斯都相比,不,他甚至比奥古斯都更伟大。他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潮流,尽管死后多有抹黑,但他的继承者们都沿着他开创的道路前行。”

这样的话语还有许多,也算一次对统治者的崇拜。政治程度上,罗马比东方晚了200多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又长期低迷,现在才开始追上。未来甚至会超越对方。

他对于东方一直是尊重的,在没有第二个穿越者前,他们就注定落后。对此也只是祝福,在这个社会,社会的平衡终究会打破,既然如此,那就让东方成为他的经济殖民地吧。

——

分割线-——

米尔恰也是乐的清闲,大部分事情有儿子处理,也算培养他的政治手段。真搞不懂那些七老八十的皇帝为什么死抱着皇位不撒手,自己年纪大了也应该退位才是。

就像戴克里先那样,在位20年就主动让贤,但这种理想化的政策还是输给了人心。权力的味道是最香甜的,但顺风顺水的米尔恰也有些厌倦了。

君士坦丁堡的安逸生活是一方面,在修缮皇宫后,米尔恰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聚会,每个星期都要看歌剧表演,以至于有一批90人的表演团随时待命。其中有演员、有杂耍,还有一些身材矮小的人充当小丑。这些人在皇宫中竭尽所能的为皇帝表演,而且皇帝最近还迷上占星术,为此他在君士坦丁堡建立了一座天文台,还聘请了一些人为他指点迷津。

这样的疯玩对皇室的财政有一些打击,但好在米尔恰也不是慷慨的人。表演团没有再扩大,就继续修缮皇宫和建设其他宫殿。毕竟他住的要是欧洲最好的。

尽管米尔恰的政治能力没有减少,但娱乐确实占着他越来越多的时间。还有从东方传来的礼物什么的,更是加剧着米尔恰的好奇心。他开始投资于绘画、雕塑这类文艺,每天只需要做最后的政策决定就行。

另一个原因是,他在阅读帝国历史时多次读到为了皇位而兄弟阋墙、囚禁父亲的例子,就算是君士坦丁大帝也在他死后家庭分崩离析。

所以分封出去就能够避免这些局面产生,米哈伊在莫斯科、弗拉德在勃兰登堡,帝国则留给彼得,这样的分配方式是他最满意的。不仅将家族影响力传到大半个欧洲,也能避免悲剧的产生。

就算他什么也不做,以彼得的实力也能够坐稳皇帝宝座。但皇帝的多疑是永远也改不掉的,所以让其他孩子去外国也是为了保护他们。就差最小的儿子还没有封地了,米尔恰还准备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从欧洲找一块,只有这样才能安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