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欧的雄鹰 > 第564章 财政会议(一)

东欧的雄鹰 第564章 财政会议(一)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6:06 来源:小说旗

第564章财政会议一

“陛下到!!!”

随着礼仪官的开口,彼得进入了参政院的议事厅。李斯特林和巴蒂斯特带着其他成员向皇帝行礼。

“臣见过陛下!”

“好了,开始吧。”

财政大臣开始向皇帝讲解财政的情况,“陛下,目前我国每年的收入大约是500万列伊,其中的人头税和土地税占了一半以上,还有商税、关税、海外收入等。

而支出方面则以军队支出为第一,占了四分之一。然后是官员们的薪资,对边境的建设和东方的探索。每年大约有490万的支出,平常时候是能够维持平衡的。”

巴蒂斯特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如果遇到大型战争,那么每月的支出就会暴涨,五年前的战争一共耗费了240万列伊,多亏有东方的收入才能够摆脱危机。但我们也需要防患于未然。”

啪…啪…啪…

彼得鼓起了掌,“朕没有想到帝国的收入增加了这么多,但更没有预料到支出也是同样的多。任何投入都是有回报的,但朕还是那句话,直接增税是愚蠢的,如何在增加收入和让民众不反对的情况下保持平衡才是聪明的。”

皇帝一如既往的要求政府维持平衡,巴蒂斯特早有准备。“陛下,臣已经想好方案,前几年进行的税役合二为一的政策已经全国推行,臣民的负担已经减轻。但他们也不能太轻松,不然就会养成懒散的性格,而且城中的那些乞丐和破产的农民也需要新的地方来工作。臣认为,可以由政府出资建设职业培训所,让所有失业的穷人去学习一门技术,这样他们也有了一技之长。关于这个,我想商务大臣会向陛下提供详细的讲解。”

商务大臣埃德蒙这个时候提出详细的方案,“陛下,我们可以在雅典和君士坦丁堡设立两所职业培训所,预计每年能够帮助1000人获得一技之长,然后三年内会在安纳托利亚和瓦拉几亚设立培训所,对于重病和其他原因沦为乞丐的,培训所还会设立贫困院来救济他们。平常他们会制作一些家具、食品来弥补开销,但平时还需要政府拨款。”

彼得点点头,随后询问道:“这个方案是不错的,但我们不能培训所有的穷人,他们的学习水平肯定有好有差,朕觉得,如果实在是不行,就引导他们去鲁塞尼亚和东方。”

“陛下真是仁慈,给了这些人另一条新的路。”

一些人直接歌颂皇帝的仁慈,彼得也是见怪不怪了。随后看向旁边的印度事务大臣和东方事务大臣,“关于东方的事情,朕想听听。”

印度事务大臣由东方部的印度厅独立出来,专门负责印度地区的事情。第一任大臣科瓦利开始汇报工作。

“陛下,我们已经在印度让10位王公臣服,尽管他们都是当地的小头目,但对于帝国的印度事业来说是进步的。

此外,印度每年生产的香料、黄金和当地的税收是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完全可以支撑我们在印度的行动。”

罗马在印度的扩张在过去五年加快了,三个总管各自负责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每年负责将印度生产的商品和税收在留足自己的后上交帝国,帝国的商品也进入印度的市场。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强制购买的情况了,但还不算严重。

除了印度,东方的占婆、福尔摩沙还有东亚的贸易都是由东方部负责。淡马锡已经成为货物和金钱的集中地,帝国还和满者伯夷进行大量贸易,并且来到了香料群岛——南马鲁古群岛。原本就不愁香料的罗马现在更不愁了,他们也开始将这些货物向全世界输送。

除了贸易,探索东方的情报和保护罗马利益而进行的行动也是这个部门的职责。除了东方的大明,日本、朝鲜、琉球

还有东南亚的国家都在他们的目标中。在日本,鹿儿岛地方受益于贸易的扩张修建变得富裕,当地的萨摩国领主开始寻求统一九州。借着上杉禅秀之乱和南朝支持者叛乱两场战斗,萨摩国成功和大隅国、日向国合并,成为九州第一大国。岛津氏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并且成为了九州探题,正式统领九州一方。

为了继续获得资金,岛津家主加大了对罗马的贸易,还让自己的一个儿子改信了东正教,并且改了名。而日本也借着罗马这个中介获得了不少来自国外特别是大明的商品,他们都在这场贸易中赚了钱。

“帝国已经在东方设立了将近70个商站,每个站点都有人负责当地的事务,并且传回情报。如果有风吹草动,会以最快的方式传递消息。”

从日本鹿儿岛、大明广州,然后经过淡马锡和印度,经过运河来到君士坦丁堡的这条路线被称为黄金之路或者香料之路,百分百由帝国掌控,每年的利润就足够让他们出动舰队保护,防止海盗偷袭。

“嗯,这些地方都要不少钱来维持。你们也是不容易,但获得的回报都是值得的。”

彼得赞扬了他们,目前帝国在东方殖民地除了印度,最大的就是占婆了。帝国征服这里后,设立了行政长官来负责当地的事务。同时柬埔寨国王也前来寻求保护,一下子就有好几个优良港口,还有红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地。虽然生产的粮食是大米,他们可以出口然后换取其他的货物。

当地人口有上百万之多,殖民政府垄断了粮食、酒、食盐的销售,通过提升价格来获取利益,还对当地工商业收取税收。这些构成了当地基本收入,为了防止大明出兵,当地借着柬埔寨国王的名义向大明朝贡,并且帮助大明稳定在北越的统治。同时也暗中资助当地的反抗势力,这样才不会让对方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这里。

“这都是陛下的眼光所成就的,帝国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您的眼光,我们准备继续探索,周围,直到世界的尽头。”

(本章完)

第564章财政会议一

“陛下到!!!”

随着礼仪官的开口,彼得进入了参政院的议事厅。李斯特林和巴蒂斯特带着其他成员向皇帝行礼。

“臣见过陛下!”

“好了,开始吧。”

财政大臣开始向皇帝讲解财政的情况,“陛下,目前我国每年的收入大约是500万列伊,其中的人头税和土地税占了一半以上,还有商税、关税、海外收入等。

而支出方面则以军队支出为第一,占了四分之一。然后是官员们的薪资,对边境的建设和东方的探索。每年大约有490万的支出,平常时候是能够维持平衡的。”

巴蒂斯特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如果遇到大型战争,那么每月的支出就会暴涨,五年前的战争一共耗费了240万列伊,多亏有东方的收入才能够摆脱危机。但我们也需要防患于未然。”

啪…啪…啪…

彼得鼓起了掌,“朕没有想到帝国的收入增加了这么多,但更没有预料到支出也是同样的多。任何投入都是有回报的,但朕还是那句话,直接增税是愚蠢的,如何在增加收入和让民众不反对的情况下保持平衡才是聪明的。”

皇帝一如既往的要求政府维持平衡,巴蒂斯特早有准备。“陛下,臣已经想好方案,前几年进行的税役合二为一的政策已经全国推行,臣民的负担已经减轻。但他们也不能太轻松,不然就会养成懒散的性格,而且城中的那些乞丐和破产的农民也需要新的地方来工作。臣认为,可以由政府出资建设职业培训所,让所有失业的穷人去学习一门技术,这样他们也有了一技之长。关于这个,我想商务大臣会向陛下提供详细的讲解。”

商务大臣埃德蒙这个时候提出详细的方案,“陛下,我们可以在雅典和君士坦丁堡设立两所职业培训所,预计每年能够帮助1000人获得一技之长,然后三年内会在安纳托利亚和瓦拉几亚设立培训所,对于重病和其他原因沦为乞丐的,培训所还会设立贫困院来救济他们。平常他们会制作一些家具、食品来弥补开销,但平时还需要政府拨款。”

彼得点点头,随后询问道:“这个方案是不错的,但我们不能培训所有的穷人,他们的学习水平肯定有好有差,朕觉得,如果实在是不行,就引导他们去鲁塞尼亚和东方。”

“陛下真是仁慈,给了这些人另一条新的路。”

一些人直接歌颂皇帝的仁慈,彼得也是见怪不怪了。随后看向旁边的印度事务大臣和东方事务大臣,“关于东方的事情,朕想听听。”

印度事务大臣由东方部的印度厅独立出来,专门负责印度地区的事情。第一任大臣科瓦利开始汇报工作。

“陛下,我们已经在印度让10位王公臣服,尽管他们都是当地的小头目,但对于帝国的印度事业来说是进步的。

此外,印度每年生产的香料、黄金和当地的税收是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完全可以支撑我们在印度的行动。”

罗马在印度的扩张在过去五年加快了,三个总管各自负责属于自己的一部分。每年负责将印度生产的商品和税收在留足自己的后上交帝国,帝国的商品也进入印度的市场。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强制购买的情况了,但还不算严重。

除了印度,东方的占婆、福尔摩沙还有东亚的贸易都是由东方部负责。淡马锡已经成为货物和金钱的集中地,帝国还和满者伯夷进行大量贸易,并且来到了香料群岛——南马鲁古群岛。原本就不愁香料的罗马现在更不愁了,他们也开始将这些货物向全世界输送。

除了贸易,探索东方的情报和保护罗马利益而进行的行动也是这个部门的职责。除了东方的大明,日本、朝鲜、琉球

还有东南亚的国家都在他们的目标中。在日本,鹿儿岛地方受益于贸易的扩张修建变得富裕,当地的萨摩国领主开始寻求统一九州。借着上杉禅秀之乱和南朝支持者叛乱两场战斗,萨摩国成功和大隅国、日向国合并,成为九州第一大国。岛津氏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并且成为了九州探题,正式统领九州一方。

为了继续获得资金,岛津家主加大了对罗马的贸易,还让自己的一个儿子改信了东正教,并且改了名。而日本也借着罗马这个中介获得了不少来自国外特别是大明的商品,他们都在这场贸易中赚了钱。

“帝国已经在东方设立了将近70个商站,每个站点都有人负责当地的事务,并且传回情报。如果有风吹草动,会以最快的方式传递消息。”

从日本鹿儿岛、大明广州,然后经过淡马锡和印度,经过运河来到君士坦丁堡的这条路线被称为黄金之路或者香料之路,百分百由帝国掌控,每年的利润就足够让他们出动舰队保护,防止海盗偷袭。

“嗯,这些地方都要不少钱来维持。你们也是不容易,但获得的回报都是值得的。”

彼得赞扬了他们,目前帝国在东方殖民地除了印度,最大的就是占婆了。帝国征服这里后,设立了行政长官来负责当地的事务。同时柬埔寨国王也前来寻求保护,一下子就有好几个优良港口,还有红河三角洲的肥沃土地。虽然生产的粮食是大米,他们可以出口然后换取其他的货物。

当地人口有上百万之多,殖民政府垄断了粮食、酒、食盐的销售,通过提升价格来获取利益,还对当地工商业收取税收。这些构成了当地基本收入,为了防止大明出兵,当地借着柬埔寨国王的名义向大明朝贡,并且帮助大明稳定在北越的统治。同时也暗中资助当地的反抗势力,这样才不会让对方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这里。

“这都是陛下的眼光所成就的,帝国所拥有的一切都离不开您的眼光,我们准备继续探索,周围,直到世界的尽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