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欧的雄鹰 > 第616章 勃兰登堡加入

东欧的雄鹰 第616章 勃兰登堡加入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6:06 来源:小说旗

第616章 勃兰登堡加入

东欧大地上再次燃起了战火,瓦迪斯瓦夫准备前往利沃夫和罗马尼亚争斗。俄罗斯方向就交给立陶宛和利沃尼亚顶着,只需要他们守住就行。

但就这样的要求立陶宛恐怕也不能遵守,俄罗斯为了胜利竟然无所不用其极。直接对当地的教堂和村庄进行大规模毁灭,生产的庄稼大量收割,收不完的直接用火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利沃尼亚城市难以长久坚持。要么投降,要么被攻破。现在只剩下里加和附近地区没有被占领。

维陶塔斯准备带领军队救援,但米哈伊直接带领军队北上,直接逼迫他们待在萨莫吉希亚不动。维陶塔斯有些心急,但奈何军队很少,如果分兵,一定会被包围。

米哈伊率领着精锐部队离开了明斯克,迅速北上,很快进入到了萨莫吉希亚。为了保住实力,维陶塔斯主动放弃维尔纽斯,撤退到考纳斯。

考纳斯在13世纪兴建了一道石墙,以对付条顿骑士团的不断袭击。1362年,该城被条顿骑士团占领,考纳斯城堡被摧毁,后重建。因为它位于贸易路线的交叉路口,又是一个河港,所以这里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由于其地理位置、环境俱佳,在身边人的建议下,维陶塔斯决定将其作为自己部队的后方基地,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修建,彻底修筑好城池,储备的粮食辎重可以维持半年。

当然了,放弃维尔纽斯也不是全放弃。他还留下名守军在当地,这里已经被修建的和石头一样坚硬,如果能长期坚守,那维陶塔斯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利沃尼亚的俄军。所以,唯一的悬念是维尔纽斯能够坚守超过三个月。

米哈伊命令军队在维尔纽斯前列阵,队伍一直延伸几里之远,吹响军号,雷响军鼓,士兵们齐声吼叫,声威震天。然后,他派手下前去城下劝降,否则就威胁要屠城,但是遭到了严词拒绝。

于是他命令部队后退一里外,在修筑临时营地的同时,开始准备攻城器械。

士兵们开始运送火炮,砍伐树木来制作云梯和攻城车。同时将这座城市包围的水泄不通,生怕有人会出来。

该城民众早在两个月前就得到了大公的提醒,并且在波兰的指导下重新加固了城防,此时立陶宛城中还有居民,他们没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在这里等待最后的审判。

米哈伊对于立陶宛人丝毫没有同情,直接下令男的杀死,女的和孩子发卖,同时毁坏一切带有立陶宛文化的东西,大量的书籍被烧毁,同时东正教传教士进入当地教堂宣布接管。好不容易出来的文化看着要被消失了。

——————————

而就在俄罗斯军队围攻立陶宛时,瓦迪斯瓦夫率领波兰大军也从华沙出发,沿着道路向东行军。就在几天前,罗马尼亚军队已经向利沃夫前进。按照时间,现在对方已经来到利沃夫城下了。时间紧迫,他们得赶紧出发。

大军向利沃夫方向急行军,生怕去晚了就失败了。但他们没有想到,勃兰登堡也进行了急行军。

汉萨同盟因为勃兰登堡向波兰宣战的问题陷入分裂,但弗拉德还是团结到大部分人,集结军队向波美拉尼亚杀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条顿现在的总部——柯尼斯堡。

这座城堡是由条顿骑士团所建,并且为了纪念与骑士团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的波西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因此命名为柯尼斯堡。

不过在柯尼斯堡之前,弗拉德必须把霍伊尼采拿下。这座城市并不大,人口也不太多,全城能够作战的居民不足4000人,城前没有护城河,其所在的山丘高度不足一百五十米,而且坡度平缓。但是守军不但布置了大量的陷阱,而且砍伐掉了山丘上所有的树木,甚至挖掉了可以作进攻掩护的岩石,当做防御伤敌的石块用。

而勃兰登堡制作的大型攻城器械因为山丘的存在,要想推到城前,不但要费更多的人力,其行动也必然非常缓慢,因此士兵扛着云梯,冲在最前面,结果他们深受陷阱的困扰。

一连几天,勃兰登堡向霍伊尼采发动惨烈的进攻。火炮、地道、火药炸城都用上了。但这座城市仍然没有被占领。

而且在他们攻城期间,一些游击队则游走在战场边缘,时不时进行袭扰,有一次还险些烧着了勃兰登堡的营地。虽然弗拉德对此早有防备,其所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是他们却牵制了不少的精力。

就在他苦思冥想时,突然想到自己出发时雇佣了一支巴伐利亚佣兵团,他们拥有丰富的游击经验,于是让他们前去剿灭当地的游击。

勃兰登堡军队继续对霍伊尼采进攻,他们断绝城外的一切联络,同时用火炮不间断的轰炸,结果火炮炸膛了四门,但对面的城墙也倒塌了一片。

“冲过去!攻进!”在豁口附近的士兵兴奋万分,象打了鸡血似的,踩着一地的砖块和夯土,不顾摔倒,快速的向着缺口涌去。守军也回过神来,纷纷跑到缺口上方,将石块、木头向下猛砸,想要阻止他们进入城内。

就算是这样也没有用,他们无法阻止勃兰登堡军队进入,只能尝试收缩战线,回到城市中心的城堡负隅顽抗。

(本章完)

第616章 勃兰登堡加入

东欧大地上再次燃起了战火,瓦迪斯瓦夫准备前往利沃夫和罗马尼亚争斗。俄罗斯方向就交给立陶宛和利沃尼亚顶着,只需要他们守住就行。

但就这样的要求立陶宛恐怕也不能遵守,俄罗斯为了胜利竟然无所不用其极。直接对当地的教堂和村庄进行大规模毁灭,生产的庄稼大量收割,收不完的直接用火烧。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利沃尼亚城市难以长久坚持。要么投降,要么被攻破。现在只剩下里加和附近地区没有被占领。

维陶塔斯准备带领军队救援,但米哈伊直接带领军队北上,直接逼迫他们待在萨莫吉希亚不动。维陶塔斯有些心急,但奈何军队很少,如果分兵,一定会被包围。

米哈伊率领着精锐部队离开了明斯克,迅速北上,很快进入到了萨莫吉希亚。为了保住实力,维陶塔斯主动放弃维尔纽斯,撤退到考纳斯。

考纳斯在13世纪兴建了一道石墙,以对付条顿骑士团的不断袭击。1362年,该城被条顿骑士团占领,考纳斯城堡被摧毁,后重建。因为它位于贸易路线的交叉路口,又是一个河港,所以这里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由于其地理位置、环境俱佳,在身边人的建议下,维陶塔斯决定将其作为自己部队的后方基地,在过去一年中进行修建,彻底修筑好城池,储备的粮食辎重可以维持半年。

当然了,放弃维尔纽斯也不是全放弃。他还留下名守军在当地,这里已经被修建的和石头一样坚硬,如果能长期坚守,那维陶塔斯就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利沃尼亚的俄军。所以,唯一的悬念是维尔纽斯能够坚守超过三个月。

米哈伊命令军队在维尔纽斯前列阵,队伍一直延伸几里之远,吹响军号,雷响军鼓,士兵们齐声吼叫,声威震天。然后,他派手下前去城下劝降,否则就威胁要屠城,但是遭到了严词拒绝。

于是他命令部队后退一里外,在修筑临时营地的同时,开始准备攻城器械。

士兵们开始运送火炮,砍伐树木来制作云梯和攻城车。同时将这座城市包围的水泄不通,生怕有人会出来。

该城民众早在两个月前就得到了大公的提醒,并且在波兰的指导下重新加固了城防,此时立陶宛城中还有居民,他们没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在这里等待最后的审判。

米哈伊对于立陶宛人丝毫没有同情,直接下令男的杀死,女的和孩子发卖,同时毁坏一切带有立陶宛文化的东西,大量的书籍被烧毁,同时东正教传教士进入当地教堂宣布接管。好不容易出来的文化看着要被消失了。

——————————

而就在俄罗斯军队围攻立陶宛时,瓦迪斯瓦夫率领波兰大军也从华沙出发,沿着道路向东行军。就在几天前,罗马尼亚军队已经向利沃夫前进。按照时间,现在对方已经来到利沃夫城下了。时间紧迫,他们得赶紧出发。

大军向利沃夫方向急行军,生怕去晚了就失败了。但他们没有想到,勃兰登堡也进行了急行军。

汉萨同盟因为勃兰登堡向波兰宣战的问题陷入分裂,但弗拉德还是团结到大部分人,集结军队向波美拉尼亚杀来。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条顿现在的总部——柯尼斯堡。

这座城堡是由条顿骑士团所建,并且为了纪念与骑士团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的波西米亚国王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因此命名为柯尼斯堡。

不过在柯尼斯堡之前,弗拉德必须把霍伊尼采拿下。这座城市并不大,人口也不太多,全城能够作战的居民不足4000人,城前没有护城河,其所在的山丘高度不足一百五十米,而且坡度平缓。但是守军不但布置了大量的陷阱,而且砍伐掉了山丘上所有的树木,甚至挖掉了可以作进攻掩护的岩石,当做防御伤敌的石块用。

而勃兰登堡制作的大型攻城器械因为山丘的存在,要想推到城前,不但要费更多的人力,其行动也必然非常缓慢,因此士兵扛着云梯,冲在最前面,结果他们深受陷阱的困扰。

一连几天,勃兰登堡向霍伊尼采发动惨烈的进攻。火炮、地道、火药炸城都用上了。但这座城市仍然没有被占领。

而且在他们攻城期间,一些游击队则游走在战场边缘,时不时进行袭扰,有一次还险些烧着了勃兰登堡的营地。虽然弗拉德对此早有防备,其所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是他们却牵制了不少的精力。

就在他苦思冥想时,突然想到自己出发时雇佣了一支巴伐利亚佣兵团,他们拥有丰富的游击经验,于是让他们前去剿灭当地的游击。

勃兰登堡军队继续对霍伊尼采进攻,他们断绝城外的一切联络,同时用火炮不间断的轰炸,结果火炮炸膛了四门,但对面的城墙也倒塌了一片。

“冲过去!攻进!”在豁口附近的士兵兴奋万分,象打了鸡血似的,踩着一地的砖块和夯土,不顾摔倒,快速的向着缺口涌去。守军也回过神来,纷纷跑到缺口上方,将石块、木头向下猛砸,想要阻止他们进入城内。

就算是这样也没有用,他们无法阻止勃兰登堡军队进入,只能尝试收缩战线,回到城市中心的城堡负隅顽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