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东欧的雄鹰 > 第621章 沙皇的命令

东欧的雄鹰 第621章 沙皇的命令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6:06 来源:小说旗

第621章 沙皇的命令

瓦迪斯瓦夫确信对方在攻占利沃夫后肯定会高兴,然后庆祝时放松警惕,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他们的奔袭正好可以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谁知赶到利沃夫一看:城内安静,城门都紧闭着,有敌兵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现实的情景和他们之前所设想的不一样,瓦迪斯瓦夫心里就有点打鼓,但他还是命令士兵们做了尝试性的进攻。

结果,波兰士兵费力的爬过壕沟,来到城门前,就在守军的远程攻击下付出了不少的死伤。

既然这样,只能让他亲自出马了。使者到城下要求见罗马尼亚皇帝,彼得也是答应了。

他骑马出了城门,周围还有卫兵保护。瓦迪斯瓦夫也来到前面,和他对峙。

“好久不见了,罗马尼亚的皇帝,不知道你还认不认识我。”

“朕当然认识,你就是那个趁火打劫的波兰国王”

一上来就捅心窝子的话差点让这个快60岁的老人猝死,但他赶紧转移话题。

“波兰一向和罗马尼亚友好,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让你带着军队攻打,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好?”

彼得不屑一顾,说道:“我想你应该知道立陶宛对俄罗斯和我国做的事情。当初朕亲手抓到维陶塔斯,并且又放了他,就是为了让他得到教训,结果呢?

他竟然没有吸取教训,又开始四处征战,破坏和平。甚至还拉上了利沃尼亚,这样的举动是帝国不能容忍的。”

瓦迪斯瓦夫知道维陶塔斯心里不爽,但没想到他竟然能做出这事。他本来和他商量说得到西吉斯蒙德支持后再出手,结果他忍不住提前来了。现在这样已经覆水难收,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行。

还没等他开口,彼得继续说道。“雅盖沃,我希望你能明白,这次出兵,朕可不会善罢甘休。劝你还是会华沙去,好好享受最后的时光吧。”

说完彼得就带着人回到利沃夫城中,只留下瓦迪斯瓦夫在风中凌乱。听到对方直接叫他的名字,感到一阵眩晕,连忙回到了营帐。

彼得拒绝和谈,瓦迪斯瓦夫只好在城外扎营。起码不能让他们向克拉科夫进军。

——————————

里加投降了,市长和当地的商人实在是受不了了。他们和一些市民发动政变,将利沃尼亚团长、大主教等人都绑了起来,然后派人向俄军表示投降。

格鲁申科再三确认后决定接受投降,里加实现和平开城。市长亲自带着俘虏前来投降,那些曾经辉煌的利沃尼亚贵族、团长、主教如今如狗一样趴在地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俄国人崛起速度这么快。

“尊敬的统帅,我,里加市长,代表里加市民,正式向您表示归顺。”

很久没有见过这个顺从的城市了,格鲁申科决定暂时将他们留下。毕竟统统杀了也不现实,只是要求他们改信东正教和说俄语。这对市民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保命就行。

在北方十字军后,利沃尼亚终于迎来了他的结局。灭亡,立国217年。

俄国获得了大量波罗的海海岸线,雷瓦尔、里加等重要港口将成为俄国的经济发展动力。

米哈伊在前线打仗的时候也不忘记治理国内,目前俄罗斯国内由王后、宰相和大牧首联合治理。作为米哈伊成为沙皇的主要推动力,王后获得了极大权力,在沙皇不在的时候,她可以接见外国公使、任免官员等。

至于宰相也是米哈伊从诺夫哥罗德的时候就在他身边提拔的,他是个很好的官僚,能够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和罗马尼亚的贸易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成为黄金水道。俄罗斯也大量出口原木到南方,成为罗马造船业的主要原料。

除了原木,俄国出口的商品还有大麻、亚麻、蜂腊、鱼、蜂蜜、木材、毛皮、皮革、鬃毛等。从罗马尼亚进口的商品有呢绒、丝织品、酒、金属制品、武器、奢侈品等。同时依靠伏尔加河,俄国同东方国家进行贸易。

依靠丰厚的对外贸易,俄罗斯这几年发展迅速。莫斯科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人,诺夫哥罗德也有人。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在乡村,大量农民从农业分离出来,从事手工业生产。他们充当铁匠、陶瓷工、木匠、桶匠、圣像画师、木刻师、石刻师等,以经营手工业。仅诺夫哥罗德城市的服装业就有9种手工业行业。

同时俄国各地的贸易往来加强了。当时,莫斯科是全俄的区间贸易中心。经莫斯科市场集中和出售的商品计有120种以上。

而为了获得更多可耕地,俄军开始向东扩张,一直到乌拉尔山。但就算是这样俄国的耕地还是太少,他们想要继续向东。但目前的确扩张到了极限,只好缓缓了。

米哈伊签署的法令中就是各地总督和中央官僚的任免令,当地的波雅尔贵族还有很大的政治力量。为了集权,米哈伊推动领地制在俄国发展。

所谓领地制,就是指沙皇将封建世袭领地分成小块作为领地,赏赐给亲信、大封建主、公爵、贵族、功臣、军人,连同居住在领地上的农民一并交给承受人的一种土地制度。沙皇政府实行领地制的目的,是使土地承受人俯首听命,效忠于沙皇,承担封建的服役或徭役义务。

而米哈伊也知道农民是国家经济的活力来源,在巩固农奴制的同时也尽量为农民找一条活路。

其中的一个政策就是推动货币和实物地租,在俄国内部各大领地主大都满足于实物和货币地租,俄国各地的小领地主则强制推行劳役地租,剥削依附农。

现在沙皇直接鼓励采取货币和实物地租,加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让小地主也有些动心了,纷纷开始转变。农民在农奴制下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本章完)

第621章 沙皇的命令

瓦迪斯瓦夫确信对方在攻占利沃夫后肯定会高兴,然后庆祝时放松警惕,这是他们最好的机会。他们的奔袭正好可以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谁知赶到利沃夫一看:城内安静,城门都紧闭着,有敌兵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现实的情景和他们之前所设想的不一样,瓦迪斯瓦夫心里就有点打鼓,但他还是命令士兵们做了尝试性的进攻。

结果,波兰士兵费力的爬过壕沟,来到城门前,就在守军的远程攻击下付出了不少的死伤。

既然这样,只能让他亲自出马了。使者到城下要求见罗马尼亚皇帝,彼得也是答应了。

他骑马出了城门,周围还有卫兵保护。瓦迪斯瓦夫也来到前面,和他对峙。

“好久不见了,罗马尼亚的皇帝,不知道你还认不认识我。”

“朕当然认识,你就是那个趁火打劫的波兰国王”

一上来就捅心窝子的话差点让这个快60岁的老人猝死,但他赶紧转移话题。

“波兰一向和罗马尼亚友好,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让你带着军队攻打,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好?”

彼得不屑一顾,说道:“我想你应该知道立陶宛对俄罗斯和我国做的事情。当初朕亲手抓到维陶塔斯,并且又放了他,就是为了让他得到教训,结果呢?

他竟然没有吸取教训,又开始四处征战,破坏和平。甚至还拉上了利沃尼亚,这样的举动是帝国不能容忍的。”

瓦迪斯瓦夫知道维陶塔斯心里不爽,但没想到他竟然能做出这事。他本来和他商量说得到西吉斯蒙德支持后再出手,结果他忍不住提前来了。现在这样已经覆水难收,不知道要付出多大代价才行。

还没等他开口,彼得继续说道。“雅盖沃,我希望你能明白,这次出兵,朕可不会善罢甘休。劝你还是会华沙去,好好享受最后的时光吧。”

说完彼得就带着人回到利沃夫城中,只留下瓦迪斯瓦夫在风中凌乱。听到对方直接叫他的名字,感到一阵眩晕,连忙回到了营帐。

彼得拒绝和谈,瓦迪斯瓦夫只好在城外扎营。起码不能让他们向克拉科夫进军。

——————————

里加投降了,市长和当地的商人实在是受不了了。他们和一些市民发动政变,将利沃尼亚团长、大主教等人都绑了起来,然后派人向俄军表示投降。

格鲁申科再三确认后决定接受投降,里加实现和平开城。市长亲自带着俘虏前来投降,那些曾经辉煌的利沃尼亚贵族、团长、主教如今如狗一样趴在地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俄国人崛起速度这么快。

“尊敬的统帅,我,里加市长,代表里加市民,正式向您表示归顺。”

很久没有见过这个顺从的城市了,格鲁申科决定暂时将他们留下。毕竟统统杀了也不现实,只是要求他们改信东正教和说俄语。这对市民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保命就行。

在北方十字军后,利沃尼亚终于迎来了他的结局。灭亡,立国217年。

俄国获得了大量波罗的海海岸线,雷瓦尔、里加等重要港口将成为俄国的经济发展动力。

米哈伊在前线打仗的时候也不忘记治理国内,目前俄罗斯国内由王后、宰相和大牧首联合治理。作为米哈伊成为沙皇的主要推动力,王后获得了极大权力,在沙皇不在的时候,她可以接见外国公使、任免官员等。

至于宰相也是米哈伊从诺夫哥罗德的时候就在他身边提拔的,他是个很好的官僚,能够为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和罗马尼亚的贸易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伏尔加河和第聂伯河成为黄金水道。俄罗斯也大量出口原木到南方,成为罗马造船业的主要原料。

除了原木,俄国出口的商品还有大麻、亚麻、蜂腊、鱼、蜂蜜、木材、毛皮、皮革、鬃毛等。从罗马尼亚进口的商品有呢绒、丝织品、酒、金属制品、武器、奢侈品等。同时依靠伏尔加河,俄国同东方国家进行贸易。

依靠丰厚的对外贸易,俄罗斯这几年发展迅速。莫斯科的人口已经增加到人,诺夫哥罗德也有人。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在乡村,大量农民从农业分离出来,从事手工业生产。他们充当铁匠、陶瓷工、木匠、桶匠、圣像画师、木刻师、石刻师等,以经营手工业。仅诺夫哥罗德城市的服装业就有9种手工业行业。

同时俄国各地的贸易往来加强了。当时,莫斯科是全俄的区间贸易中心。经莫斯科市场集中和出售的商品计有120种以上。

而为了获得更多可耕地,俄军开始向东扩张,一直到乌拉尔山。但就算是这样俄国的耕地还是太少,他们想要继续向东。但目前的确扩张到了极限,只好缓缓了。

米哈伊签署的法令中就是各地总督和中央官僚的任免令,当地的波雅尔贵族还有很大的政治力量。为了集权,米哈伊推动领地制在俄国发展。

所谓领地制,就是指沙皇将封建世袭领地分成小块作为领地,赏赐给亲信、大封建主、公爵、贵族、功臣、军人,连同居住在领地上的农民一并交给承受人的一种土地制度。沙皇政府实行领地制的目的,是使土地承受人俯首听命,效忠于沙皇,承担封建的服役或徭役义务。

而米哈伊也知道农民是国家经济的活力来源,在巩固农奴制的同时也尽量为农民找一条活路。

其中的一个政策就是推动货币和实物地租,在俄国内部各大领地主大都满足于实物和货币地租,俄国各地的小领地主则强制推行劳役地租,剥削依附农。

现在沙皇直接鼓励采取货币和实物地租,加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这让小地主也有些动心了,纷纷开始转变。农民在农奴制下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