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1999 > 第1030章 浙农

我的1999 第1030章 浙农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8:26 来源:小说旗

外滩九号红岩魔都总部。

视频会议室里,高悬着几块21英寸的液晶屏幕。

泰华集团cEo陆觉,泰华集团高级副总裁,分管富华住宅地产的沙志刚;红岩首席运营官夏长胜,战略咨询部郑云飞,汉华集团全球投资研究部胡文泰。

基本都是徐氏旗下的高层,也是徐良顾问团队中的一员。

“资料都发给你们了,有什么看法?”

“徐总,我不建议接手杭城‘奥体博览城’项目,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目前华夏的市场环境,不具备运营大体量体育设施的基础。”

大型体育场所需要发达的体育产业去支撑,华夏别说现在没有,即便徐良重生前也没有。

甚至还更烂了。

海参鲍鱼都救不了华夏足球队的那帮怂货。

“第二,泰华集团没有运作大型体育场所的经验和能力。

第三,投资太大。

目前泰华的净负债已经突破300亿美元,负债比突破60%,所以我们不适合投资那些长时间无法盈利的项目。”

泰华现在的运作模式很简单。

以公司的名义,在红岩担保下发行一笔企业债。

红岩的信用级别是3A级,只有它提供担保,才能确保泰华的债券不是垃圾债。

才能以较低的利息从资本市场融资。

这些债券通过汉华证券的平台在全亚洲,以及部分欧洲市场销售。

融到钱后,泰华用这笔钱在华夏拿地。

拿到地后,让合作的建筑公司垫资开发。

泰华用这块地从渣打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等红岩和汉华有持股的银行贷款。

有土地这种实打实的抵押物,银行给的利息不会太高,同时抵押率也能达到七成。

泰华拿到的钱再去拿地。

重复上述的过程。

至于建筑公司的钱,基本都用泰华商业地产的营收去支付,如果不够的话,就用贷款去支付。

如果贷款不够继续拿地了,那就再发一笔企业债。

这是泰华商业地产的运行逻辑。

如果是富华,又不一样了。

让合作建筑公司垫资完成桩基工程后,直接卖楼花,轻松就把钱赚回来了。

至于泰华旗下其它业务,自己赚钱自己花,合理负债就行。

所以,陆觉对‘奥体博览城’没有半点兴趣。

建成之后不能及时回款,意味着泰华现金流下降,想要维持扩张,只能继续举债,这无疑加重了泰华的债务负担。

徐良不可置否。

“老陆说完了,你们呢?”

“徐总,‘奥体博览城’项目,您是打算自己投资,还是交给泰华?”郑云飞问道。

作为红岩战略投资部总监,他很清楚这段时间,徐良一直在增加红岩的负债,使红岩的财务结构重新恢复平衡。

“有什么区别吗?”

“如果您打算以‘红岩’为主体投资的话,那么我赞成。

杭城方面显然也清楚,体育项目不赚钱,所以才给您放宽了口子,可以扩大‘奥体博览城’的项目用地。

以杭城目前的发展速度和态势,地产肯定是赚钱的。

至于体育地产,现在虽然不赚钱,但二十年,三十年后就不一定了。

经济发展后,体育文化随也会随之发展,是西方和日韩已经被证明的规律。”

郑云飞想的是很好,但二十年后的事实证明,西方和日韩的规律在华夏不适用。

“如果是以泰华为主体投资,那么我反对。

这会减少泰华的现金流,拖慢它的发展速度。”

徐良没发表意见。

“谁还有意见?”

“徐总,我们为什么死磕‘奥体博览城’呢?

周围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开发,直接把换一块两百公顷的土地开发住宅和商业地产不就行了?”沙志刚直接道。

“你想的到是很好,但花钱就能搞定的事,值得我用一条投资高达300亿华夏币的京东方七代线去换?”徐良道。

拿一大块地开发,跟拿十块地开发,区别只是后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行政成本罢了。

不值得付出太大的代价。

只有双汇、徐工这种普通条件拿不到的项目,才值得用京东方的生产线交换。

一直没开口的胡文泰道。

“徐总,如果您对‘奥体博览城’项目比较纠结的话,可以考虑一下浙省农资集团。”

“浙省农资集团?”

“浙省农资集团是1952年成立的浙省供销社,99年改为股份合作制。

目前旗下拥有农药生产企业‘金牛股份’;

石化领域子公司‘明日控股集团’;

汽车零售公司‘金昌汽车’;农资分销公司‘惠多利’;塑料工贸公司‘新光塑料’在内14家控股子公司。

主营业务涵盖农资、汽车,同时经营医药的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与综合服务。

2006年两季度销售额突破80亿华夏币,净利润3.72亿华夏币。

是浙省百强企业之一。

其旗下的‘惠多利’农资连锁店是国内排名第四的农资连锁公司,仅次于中农资、德农和中化,在浙、苏、皖、赣、闽五省拥有2300多家农资分销店。

是浙省最大的农资零售商。

06年两季度销售额突破45亿华夏币,主营业务利润5.74亿华夏币,利润总额1.42亿华夏币。

如果能跟德农整合,后者的农资连锁店,在没有大型并购的情况下将突破5000家,算上冠名店将突破8000家。

超过中农资成为全国最大的农资零售企业。

金牛股份虽然远不如红太阳,但也是浙省最大的农药公司之一,拥有杀虫剂包括菊酯类1.5万吨、吡虫啉1200吨、毒死蜱7000吨,杀菌剂有味鲜胺1800吨的产能。

06年两季度销售额突破17.7亿华夏币,主营业务利润突破4.47亿华夏币,利润总额2.1亿华夏币。

金牛股份在农药领域的研发实力虽然不如红太阳,但也是国内研发‘吡啶’的主流农药公司。

如果能收购金牛,整合德农旗下农药资源,很快就能形成一家国内最大,年营收超过百亿华夏币农药巨头。”

听到这里,徐良心动了。

农资连锁店的利润其实很低,比超市还低,平均在10%左右。

但农药的利润就高了,差不多在20~30%。

如果德农农药的销售额过百亿,主营业务利润起码能超过20亿华夏币。

再加上营收同样过百亿,利润不低的化肥。

德农也算是真正成长起来了。

想到这里,徐良心里便有了决定。

“谁还有其它意见?”

众人又不是傻子,都看得出大老板已经心动了,便没有再费唇舌。

“既然没意见,那会就先开到这。”

道了声‘再见’后,众人纷纷下线。

“李姐,把老胡刚才的想法记下来发给刘强西,让他去跟浙省方面谈,谈下来就把京东方最后一条七代线留在杭城。”

李金玲点了点头。

“徐总,广陵方面给我们发来一条邀请函,而且特意表明愿意用亚星客车交换京东方七代线。”

“亚星客车?广陵已经收回去了?”

亚星客车是国内主流的客车生产商,2000年前后,亚星连续7年成为国内客车的销冠,市面上跑的长途大巴都是亚星、黄海。

公司挣钱了,围上来的牛鬼蛇神就多了。

其中有大佬的亲戚开了一家汽车零部件厂,从亚星拿单子,然后转包给国内其它零部件厂家。

主打一个:我不生产零部件,我只是一个零部件的搬运工。

啥都没干就赚了大钱。

可happy了。

但公司生产成本提升了,为了赚钱,整车价格肯定也要涨上去。

以前客车厂不多的时候也就罢了,没太多选择,不买也要卖。

但大人啊,时代变了。

不说蜂拥进入国内的国外厂商,国内也冒出了中通、宇通、金龙等竞争对手。

亚星的销量不出意外的大滑坡。

2003年巨亏1.48亿元,销量也从巅峰时近万辆,滑落到4600多辆。

广陵方面一看门面企业就要黄了,自然不干。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改制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顾雏军的格林柯尔进入了广陵的视线,双方一拍即合。

03年底,老顾以4亿元高价收购了亚星客车60.67%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转过年来就爆发了华夏商业史上着名的‘郎顾之争’。

朗是郎显平的郎,顾是曾经的华夏白电大佬‘科龙电器’,落魄豪门‘美菱冰箱’的**oSS。

算上亚星客车,以及襄阳轴承,共同构成了华夏商界大名鼎鼎的格林柯尔系。

老顾跟德隆的唐万新一样,最开始的时候也是个有理想的创业青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