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1999 > 第1121章 房地产基金

我的1999 第1121章 房地产基金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8:26 来源:小说旗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从此小李便走上了他父亲老李的道路。

各种囤积居奇,低买高抛,数码港一役就是最好的证明,还获得了小超人的称号。

当然,这是别人抬举他。

一分钱没花拿到了大量地皮,不搞科技园,跑去找他爸铁杆合作伙伴汇丰拿了1000亿港币贷款,蛇吞象收购了港岛电讯。

这些贷款全部没有抵押手续,相当于刷的脸卡,什么自立门户,不依靠父亲都是糊弄人的。

盈科和电讯合并重组后的8号仔,巅峰时期曾接近6000亿市值,如今市值已蒸发了90%,套牢的股民欲哭无泪,他自己的千亿贷款也没还上。

相当于捅了个大篓子,最后还是老头子帮忙擦屁股。

据说,当时为了凑够收购电讯的资金,这家伙把企鹅那20%股权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

当然,这一世拿到这部分股权的是徐良。

这时,徐良也看到了李则凯。

以及他周边的那些名媛们。

好家伙!

怪不得看着有点眼熟,原来是前世看过她们和冠希哥出演的流行剧,狛枝还穿个警服……

说实话,这些港圈名媛大多身材都很一般。

李则凯连忙走了过来。

人家是自家老爹都要尊敬的大佬。

给他三个胆也不敢得罪。

“徐先生,您来香江了?”

“刚来没多久,你这是……”

徐良目光从众人身上扫了一眼。

“他们都是我朋友,一起过来吃饭。”

徐良微微颔首,“代我向你父亲问好。”

“好的。”

拍了拍他的肩膀后,徐良朝二楼走去。

许加印连忙跟上。

等两人的背影彻底消失后。

“这姓徐的也太嚣张了吧,完全没把我们看在眼里。”

谢婷婷愠怒道。

“我要是身家超过500亿美元,福布斯第二首富,我比他还嚣张。”何超仪满脸羡慕。

李则凯目光闪烁。

徐良身边那个人他不认识,但从气质来看,一定是商界人士。

两人来这里,多半是谈生意。

值得金凯撒亲自出面的生意必定不凡。

心里的好奇一瞬间涌了上来。

有心跟上去听个究竟,但听到周围这些狐朋狗友们的声音,心里叹了口气。

人太多了。

跟过去也是自讨没趣。

“我们走吧。”

——

上楼坐下后。

点了一些早茶餐点,两人边吃边聊。

“徐总,还是您面子大。

这些香江豪门子弟眼睛都长在脑袋上,拿鼻孔眼看人。

我几次来香江没少受他们的气。

结果在您面前,这些家伙乖的跟孙子似的。”

徐良笑了笑,没说话。

看他对这些不感兴趣,许加印话锋一转。

“徐总,您是聪明人。

在您面前我也不敢玩什么花花肠子。

这次请您过来,主要是募资的。

现在恒太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我们急需一大笔资金在上市前做大规模。

如果汉华肯投资我们一笔,一两年之内必有回报。”

徐良:“房地产行业是汉华风投基金的重点投资领域,你完全可以去找他们。”

许加印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

“我去找过,但被拒绝了。”

一个电话就能印证的事,他也没敢撒谎。

“哦,为什么?”

“他们说恒太的负债比太高。”

徐良心下了然。

虽然国内的地产行业是他规划的,汉华旗下风投基金的重点投资领域,但却没要求投资什么项目。

具体哪家企业能投,哪家不能投,是各支风投基金负责人的事。

很显然,恒太被拒绝了。

“你想要多少资金?”徐良问道。

“不多,4亿美元就够了。”

许加印看了徐良一眼,心中惴惴不安,这对于汉华来说,应该不算什么。

徐良:“除了汉华,你还联系过其它机构吗?”

“联系过。淡马锡、美林、德意志银行,双方谈过几轮,但他们要的太多了。

我还是想找那种真正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不是短期投机资本。”

看着徐良平静的表情。

许加印一咬牙,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一个手势。

“八亿美金估值,投四亿美金进来,恒太三分之一的股份就是您的。”

“恒太的资产负债表和财务报表,以及运营资料都带着吗?”

“带着。”

许加印连忙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叠文件递了过来。

“徐先生,这些是恒太去年的运营资料和财务报表。”

徐良接过来简单翻了翻。

“回去我先看一下,三天内给你电话。”

“好的,好的。”

许加印连忙答应下来。

三天的时间也不长,他等得了。

“对了,徐总。这是淡马锡他们给恒太开的条件,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带回去一并看一下。”

徐良看在眼里微笑道。

“许先生是个聪明人。”

拿出三家投资机构的条件,示之以诚。

确实能争取极佳的印象分,提高谈判的成功率。

当然,许加印还有另一层意思。

这是我的底线。

你们要是太过分,我就选别人。

“您过奖,在您面前我只是末学后进,以后还希望您能多多提携。”

徐良笑了笑,看着走过来的服务员。

“菜来了,先吃饭。”

“对对,吃饭。”

——

“投资4亿美金,占股三分之一,12亿美金投后估值。

从恒太的提供的资料来看还是能投的。

就是负债比太高了,都接近86%了。

一旦碰到房地产回调,恒太很大概率资不抵债。”

香江汉华国际中心顶层,董事长办公室里,孙振平不停翻看手中的文件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不投?”

“不,我觉得完全可以尝试一把。

现在内地虽有有政策调控,但城市化进程远没有结束,房地产的红利至少还可以吃十年。”

孙振平道。

徐良没有答话,他端着茶杯,站在落地窗前,眺望着港岛中环壮观而又美丽的天际线,再联想那一处处狭小的笼屋,这就是港岛的真实社会折叠。

徐良忽然道:“全华夏香江的房地产应该是最高的。”

“中环这边房价一平尺已经突破10万港币,新界那边也突破2万,内地京城和魔都一线核心地段的房价才跟新界持平。”孙振平道。

徐良缓缓点头。

“再过十年,内地的房价大概就跟今天的香江差不多了。”

孙振平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开口。

房价跟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他不认为十年后的内地能比得上香江,二十年,甚至三十年还差不多。

徐良没继续这个问题,走到沙发旁坐下来。

“三家机构开给恒太的条款你看完了吧?”

“看完了,一如既往的黑。”

在徐良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孙振平放下文件后道。

“除发行的优先股要求恒太支付每年5%的股息外,还涉及对赌。

恒太若在2008年之前上市,投资者按照上市发行价计算的最低回报率为30%;此后每推迟半年上市,最低回报率提高10%。

倘若达不到上述最低回报率,恒太的大股东许加印需要向投资者转让一定数目的恒太股权,以确保投资者获得最低回报。

我们如果投资恒太,最低回报率设置可以定低一点,或者取消派发股息要求。

我想,许加印之所以把淡马锡他们三家的条件告诉我们,所图的就是希望我们能开出更好的条件。”

徐良微微颔首,投资机构不是开善堂的。

通过他们给许加印开出的这些条款,就能管中窥豹,哪怕是一家准上市公司,没有话语权的话,还是要让资本宰割。

“你看第二条没有?”徐良问道。

“看了,三家机构承诺可以提供一笔5亿美金的结构担保贷款融资,供恒太上市前突击业绩。

但其中1\/3的贷款需于上市后立即归还,剩余贷款在上市后15个月内还清。

利息或者叫回报率也是真的黑。

19%,完全是高利贷。

不过只要恒太能顺利上市,市值较眼下翻个几倍,那么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大赚。”

徐良点了点头:“四亿加五亿,就是九亿美金,对我们来说也不算小数目。

不过这么多钱砸在恒太身上,从回报率上讲,你觉得值吗?”

孙振平凝眉思索片刻。

“徐总,汉华现在不缺资金,缺的反而是项目。

恒太算不上S级,但b 级还是够的。

而且恒太是地产公司,有实打实的资产支撑。

即便碰到房地产回调,恒太破产了,他剩下的资产也足以让我们收回大部分投资。

从风险上讲,他比互联网公司更小。”

顿了一下。

“徐总,能不能把恒太的项目交给香江办公室?”

“为什么?”

“我想拓展一下香江办公室的业务。”

汉华旗下各大办公室基本都包含风投、私募股权、对冲三大业务。

位于亚洲的汉华各大办公室还包含投行业务。

但香江太小了,因为港股的关系,私募股权和对冲发展的不错,但风投很难拿到什么好项目。

恒太的案子虽然不算顶尖,但也不错了。

不过徐良很快就发现自己猜错了。

“我打算在香江办公室旗下成立一支‘房地产机会基金’。”

徐良一愣。

汉华旗下曾经成立过房地产基金,但后来又裁撤了。

孙振平心中有些忐忑。

他也是没办法。

在香江这地方,风投基本没什么业务。

但凡有点好项目都被隔壁鹏城办公室抢去了。

所以,他只能换条赛道。

“你要学黑石?”

黑石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也提供FA金融咨询服务。

他们的另类资产管理业务包括企业私募股权基金、房地产机会基金、对冲基金母基金、优先债务基金、自营对冲基金和封闭式共同基金等等。

但他们最为核心的就两大业务,私募股权和房地产,这两类基金也是募集规模最大的。

黑石目前资管规模已接近千亿美金。

孙振平点了点头。

“香江现在的经济主要以金融业、房地产为主。

不管是长江、新世界、恒基都是内地主流的房地产开发商。

香江办公室可以跟他们合作,联合开发内地的房地产项目。”

徐良目录思索。

之前让汉华放弃房地产基金,是他打算自营房地产公司。

现在汉华改革管理体制,由之前的总部负责制,改成了总部监督,各子公司负责制。

简单来说。

你吃肉还是喝汤,全看自己本事。

孙振平,或者说整个香江办公室打算吃肉,他这个大老板也没有阻拦的道理。

“你想做就做吧,不过选项目的时候要谨慎点。”

“是,谢谢徐总。”

孙振平高兴道。

香江办公室发展的瓶颈总算是打开了。

“你先别高兴的太早。什么事情有一就有二,香江办公室可以成立房地产基金,京城、魔都和鹏城办公室也肯定不会闲着。

竞争可以,但不准恶意压价,便宜了外人。”

“您放心,内地房地产市场足够大,足以容纳的下整个汉华。”

徐良点了点头。

“对了,既然你打算房地产基金,为什么还要恒太?”

“香江房地产公司一个项目的开发周期太长了,我们需要恒太这种大胆进去的合作方。”

“小心点,别玩砸了。”

“您放心,我肯定小心。另外,募资方面,我想募集全华夏币基金。”

徐良:“为什么?”

“前段时间中投挂牌了,传闻会放出一部分资金给国内优质投资机构,我想去争取一下。”

“中投啊?”

徐良眼里多了一抹回忆。

作为华夏第一支主权财富基金。

中投第一单便投给了黑石,30亿美金购入约10%股份,锁定期四年,不获得董事席位,不享有投票权。

接着就是次贷危机。

一年多时间,这笔投资亏损了25亿美金,被网民指着鼻子骂。

等了七年,中投中间又补了几亿美元的仓,才算是摊薄了持股成本,勉强解套。

这期间,黑石几位大老板、创始股东套现了几十亿美金,赚的盆满钵满。

同时黑石还爆出了一系列丑闻,比如中投注入的30亿美金以及Ipo募集的大部分资金,被用来购买合伙人手中的业务。

公司出现大股东和管理层借助Ipo进行利益输送和转移的痕迹。

这就和前段时间,汉华用新募集的S基金购买汉华、红岩旗下昆仑科技、曼联的股权一个道理。

只不过汉华可没有公众股东,他可没有侵占小股东利益。

这个单子是谁穿针引线的呢?

姓梁,港岛财爷,还娶了个明星运动员老婆。

梁财神从公职退下来后上任黑石大中华区主席,干的第一件事是推动中投入股黑石。

30亿美金敲定只用了3周,绝对对得起黑石开给他的薪水、奖金。

有了中投庇护,黑石进入中国市场顺风顺水,买入魔都商务写字楼、打造寿&光物流园、设立内地华夏币基金、联手新希望收购澳大利亚最大养鸡场等等

金融危机最严重的三年,黑石到处都在亏损,只有华夏市场投资的业务无比给力,获得了将近100%的业绩回报。

想到这些,徐良瞬间觉得孙振平的注意太棒了。

“你跟中投沟通过吗?”

看大老板来了兴趣,孙振平连忙道。

“目前还没有。

不过,与其让外资把钱赚走,不如让我们自己的主权财富基金赚钱。

其次,我们也可以加深一下与衙门的关系。

最后,提升资管规模,赚到的钱,我们也有一小部分。”

徐良颇为欣赏的看了孙振平一眼,说:“你的建议很好,以后有好想法,可以多多提出来。”

孙振平笑着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