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1999 > 第1153章 慈善基金

我的1999 第1153章 慈善基金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8:26 来源:小说旗

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轻松愉悦的。

提前下班的姜晓阳和徐良一起下厨,给徐梦做了她最爱吃的几个家常菜。

晚上边吃边聊,倒也其乐融融。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徐梦把手里一叠厚厚的资料交到了臭哥哥手里。

“这是今年慈善基金的投资列表和捐献列表。”

徐良接了过来。

徐永培慈善基金会在06年成立到现在,总共接到了一笔捐献。

汉华集团把整个零六年在美国资本市场赚到的,需要缴纳短期资本利得税的517亿美元,全部捐到了这支基金。

根据美国针对慈善基金的法律,每年需要捐掉慈善基金总额的5%。

也就是说,07年徐永培慈善基金需要捐掉20.85亿美元。

反正慈善基金不限制捐助国。

华夏、美国都能捐。

他倒是无所谓。

捐的再多,比直接缴纳40%的短期资本利得税可实惠的多了。

而且慈善基金还能通过投资保值增值。

以徐良的本事,从资本市场上赚到的钱都比捐出去的多。

不过‘徐永培慈善基金’最根本的作用还是乾坤大挪移。

其次才是保值增值和拓展人脉。

所以,慈善基金成立后第一笔投资,就是花费45亿美元,收购了汉华持有的京东方71.5%的股权。

第二笔又以32亿美元收购了中芯国际60%的股权。

随后开始收购泰华旗下上市公司富华地产、客隆超市两家公司的股权。

以及徐氏旗下新梦想教育集团,康华食品集团、渣打银行、优尼科资源、威立雅、万代等,除去鸿蒙外所有上市公司的股权。

之所以去掉鸿蒙。

是因为香江股市,只对互联网在内的高科技公司和生物工程公司,放开了同股不同权的权限。

传统公司仍然是同股同权。

所以,鸿蒙卖掉的股权再多,也不担心失去公司的控制权。

但泰华、康华、渣打这些传统公司不一样。

所以,必须要用‘自己人’持有这些股权。

徐良的计划很清楚,就是借助次贷危机的机会,尽可能卖出股权,然后抄底大赚一笔,同时也能趁机把放在慈善基金里的钱,合理合法的转回来。

除了股份,‘徐永培慈善基金’也在购买京东方和中芯国际,通过汉华发行的总计200亿美元的可转换债。

虽然两家企业的资质不错,后面还跟徐良这位超级富豪有牵扯,但这么庞大的一笔债务,在资本市场上还是应者寥寥。

接近七成的可转换债,都被慈善基金买了去。

这一圈折腾下来,517亿美元的资金,半年时间已经花去了大半。

好在汉华第二期捐赠也到账了。

339亿美元。

第一笔的517亿美元虽然06年才到账,但真正的大头还是05年初的cdo债券。

徐良利用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在内评级机构的漏洞,通过打包拼装,把3b级别评级的cdo债券,直接弄成3a级别评级。

联合jp摩根、高盛和蒙特斯家族,大赚上千亿美元。

虽然被三方分去了20%。

剩下的80%仍然是一笔超过800亿美元的惊人巨资。

因为基金还不到解封期,这笔钱又在股票市场上滚了两年。

凭借着美股市场05和06年的火爆,虽然没怎么用杠杆,年均增长也一度突破20%。

基金解封后,基金投资人分去了一半收益。

剩下的部分仍然高达517亿美元。

第二笔339亿美元,同样是05年所得。

他跟索罗斯为首的投机客对决全球黄金市场。

双方打的惊天动地。

最后却因为卡特里娜飓风,让压上全部的索罗斯大败亏输。

徐良也再次大赚。

不过这次跟cdo债券不一样。

后者主要在美国,黄金投机虽然以美国为主,但在英国、新加坡、东京、欧洲等具备黄金期货交易的市场也有参与。

所以,尽管这次外加后来在二级市场上的收益加起来不比第一次少。

但捐到慈善基金里的钱却大大减少了。

不过无所谓。

加起来856亿美元的资金已经足够庞大。

为了尽可能减少单一慈善基金太过庞大,带来的过分解读。

他还以自己母亲、徐梦,以及家族长辈的名义注册了另外十几支慈善基金。

多方平摊,一支也就几十亿美元。

瞬间就没那么引人注目了。

当然,这点手段也就瞒一瞒普通人,大佬们肯定清楚。

但徐良的目的也只是隐瞒普通人而已。

毕竟他还是要脸的。

“接下来我会让丰收农业、泰华、康华、环球、优尼科,通过汉华各发行一笔50~80亿美元左右的可转换债。

卖不出去的,你通过慈善基金收购。”

徐良交代道。

“知道了,臭哥哥。”

“别嬉皮笑脸的,认真听。”

徐良呵斥了一句。

但效果显然有限。

徐梦虽然绷起俏脸,但眼神中的古灵精怪却丝毫未消。

看在眼里,他也不忍心再训斥。

“除了我们自己的公司,拿出10%的资金分配到美股。

苹果、亚马逊、ebay、google、伯克希尔哈撒韦、丰田汽车、宝马、奔驰……”

徐良随意报出了二十多个名字。

他知道自己妹妹记性极佳,所以也不担心她记不住。

“哥,你说的到是轻巧。现在美股苹果、google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权可都是紧俏货,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那就能买多少买多少,买不到就买其它公司。总之一句话,慈善基金的投资要尽可能的多元化。

哪怕是表面上。”

“知道啦。”

放下资料。

“对了,爸妈让我问问你的个人问题……”

“哎呦,肚子疼,我要去厕所。”

看着落荒而逃的徐梦,徐良忍不住摇了摇头。

“每次问到这里,不是尿遁就是肚子疼,也不换换花样。”

虽然这么想,他也不准备苛责徐梦。

她才24岁,还有足够的时间享受人生。

把徐梦带来的资料归档。

看了看时间,转身出了房间,喊上李金玲和霍刚,开车来到了京东方总部。

自从接受了徐良的投资,京东方的总部转移到了未来科学城。

“徐总,欢迎,欢迎。”

黄东升带着公司高层热情的迎了上来。

“老黄,一段时间不见,你现在春风满面,看着年轻了好几岁啊。”

紧握着徐良的右手,黄东升大笑道。

“哈哈,说起来还要多谢徐总,如果不是您解决了京东方资金上的缺口,去了我的心病,别说年轻几岁,早就愁白头了。”

谈笑了几句,黄东升引着他进了大楼。

知道徐良喜欢喝茶,他提前准备好了顶尖的滇南普洱。

“老黄,茶不错啊。”

“朋友送的,我自己舍不得喝,今天正好你这位贵客登门,我就借花献佛了。”

说着,又给徐良蓄了一杯。

“青州厂建的怎么样了?”

“刚刚完成验收,这个月开始试生产。”

他完成对京东方的投资后,确定了四个厂。

b2青州厂,tft-lcd7代线,总投资180亿华夏币。

b3漯河厂和b4徐州厂,同样建设lcd7.5代线,总投资370亿华夏币。

b4鹏城厂,建设lcd8代线,总投资280亿华夏币。

再加上今年定下的b5无锡厂,lcd8.5代线,330亿华夏币

截止09年6月份,四年时间内,总投资1200亿华夏币,近200亿美元,建设五家新工厂,把京东方的产能从每月6万块面板,增加到每月56万块面板。

成为可以跟三星、lg竞争的世界顶尖面板厂商。

黄东升继续道:“漯河厂要等到今年底,徐州厂08年年中,无锡厂08年年底,鹏城厂要到零九年。”

顿了一下。

“徐总,我这里有件事希望您能同意。”

“讲。”

“我们正在加大研发amoled技术,随着资金的不断投入,进展比较快,预计零八年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所以,我打算把鹏城厂的生产计划改一下。

放弃lcd8.5代线,改为amoled5.5代线。”

徐良很清楚随着智能手机大行其道,amoled代表着未来,在他的记忆里,三星凭借着领先全球的oled技术,在面板领域赚的盆满钵满。

“老黄,你确定08年你们能攻克刚性amoled技术?”徐良饶有兴致道。

“确定。”

“很好。只要你能拿出技术,钱不是问题。”

黄东升并没有放松,“根据我们的预算,建设一家月产10万玻璃面板的amoled5.5代线,需要440亿华夏币。”

徐良挑了挑眉。

440亿华夏币,按照现在美元汇率就是60亿美元,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淡然一笑。

“老黄,我还是那句话,你只管领导公司,研发技术,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规划,至于钱的事我来解决。”

“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不过徐总,这笔钱不会完全压到您身上,我们京东方自己也能解决一部分。”

黄东升连忙道。

大老板解决了建厂的大部分费用,凭借着京东方自身的营收,解决一小部分还是能做到的。

徐良没搭话,转而问道:

“现在市场怎么样?”

“还是不太景气,受限于电视机、电脑销量下降,今年全球lcd销量同比下降了8.6%。

幸好我们有昆仑工业支持,又是冠捷科技的大股东,否则日子还会更难过。”

说着,黄东升把京东方今年两季度的运营资料和财务报表递了过来。

徐良简单翻了翻,京东方的营收跟过去没什么大变化,利润有所降低,但也还可以。

唯一剧烈变化的就是公司总资产。

青州厂的投产,直接让京东方总资产突破了300亿华夏币。

当然总资产并不是恒定的,青州厂是新厂,接下来会进入五年的折旧期,每年折旧15%左右,五年后计入集团净资产。

“青州厂马上就投产了,年底漯河厂也要投产,这么大的产能,昆仑和冠捷科技能消化吗?”

“能。冠捷科技是世界第二大电脑显示器代工厂商。

crt显示器,以2900万的产销量冠绝全球。

液晶显示器以820万的产销量居世界第二位。

昆仑工业旗下创维电视是全国第二大电视厂商,年销量超过600万台。

昆仑电脑、笔记本年总销量4400万台。

就算我们旗下六大工厂全部投产,也不过堪堪能满足他们现在的产能,但冠捷科技和昆仑发展的很快。

尤其是昆仑,电脑方面就不说了,昆仑手机绝对是划时代的产品。”

说着,黄东升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昆仑k1手机。

眼神中透着钦佩。

“徐总,我相信智能手机一定大有可为。

如果性能进一步提升的话,绝对能取代现在所有的功能机。”

功能机还是徐良要求新浪、必应等网上喉舌透出去的概念,为的就是拉升智能手机的逼格,激发年青一代的购买欲\/望。

徐良微微一笑,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

“智能手机性能提升是肯定的,毕竟智能手机从本质上讲,也是一款掌上电脑。

是电脑就遵守已经被证明有效的‘摩尔定律’。

也就是说最多三四年时间,你就能看到智能手机彻底取代功能机的大时代。

到时候,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将突破2亿,3亿,甚至更高的数量。

而所有手机都需要一块amoled屏幕。

你可以计算一下这是多么巨大的市场。”

黄东升的眼睛火热起来。

喉头也不自觉吞咽了一下。

“拿下这块市场,那怕只是三分之一,也足以促使京东方成为市值过千亿美元的科技巨头。

所以,老黄,你要抓紧。

不只是刚性amoled,还有对技术需求更高的柔性amoled。”

“徐总,您放心。

从京东方改制成立的那一天开始,研发就始终是公司的核心,从始至终,我们都没有疏忽过。

现在有了您的资金支持,我们更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只是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14亿资金。

以后随着京东方营收增长,研发投入还会更高。

我们绝不会竭泽而渔,更不会放弃成为世界第一面板公司的目标。”

黄东升慷慨陈词,眼神中透着激动,就差拍着胸脯赌咒发誓了。

“老黄,别激动,别激动。

我愿意投资京东方,砸下近200亿美元的巨资,自然是相信你的。

刚才的话只是给你提个醒。”

话落,徐良站起身。

“好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带我去工厂转一圈吧。”

“您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