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的1999 > 第1174章 暗光纤

我的1999 第1174章 暗光纤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06:18:26 来源:小说旗

“谁的电话?”

换好衣服过来的海伦好奇道。

“比尔·盖茨,他想收购安卓,但开价太低了,我没同意。”

“微软想收购安卓?”

“很奇怪吗?”

“以微软的技术实力完全不用收购,自己做一个就行。”海伦道。

“收购更节省时间。不过现在他们决定自己做了。”

“看来你开了一个他们不想要的价格。”海伦笑道。

“80亿美元,微软觉得贵了。”

“你觉得呢?”

看着她深蓝色的美丽眼眸,徐良笑着伸手勾起她光滑细腻的下颌,“你越来越了解我了。”

海伦笑着依偎到他怀里。

纤细白皙的手臂搂住他的虎腰,柔声道。

“我们已经在一起四年多,生了温斯顿和亨利,如果还不能彼此了解的话,只能说明我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徐良搂着纤腰,闻着金黄色秀发上弥漫的淡淡芳香,心里流淌着浓郁的温情。

正如海伦说的。

四年多的相处,再加上两个儿子。

两人之间的结合虽然是因为利益,但这么长的时间相处下来,早就掺杂了感情。

拥抱良久,才在孩子们的吵闹声中分开。

吃过晚饭,海伦拉着徐良来到会议室。

“主动拉我过来,有事吗?”

海伦点了点头,动手给他泡了一壶红茶后,在他旁边坐下来。

“谷歌就正在大力投资“暗光纤”。”

“暗光纤?”

徐良对这玩意儿不陌生,指的是已经铺设但还没有投入使用的闲置光缆。

很多时候通信公司会铺设多于其需求的光纤数量,以适应将来的需要,同时可以避免反复的光纤铺设带来的高额成本。

暗光纤可以被租用或出售给个人或者其他公司,用于建设边缘机房,把自己一些服务器的边缘计算和cdN铺过去。

在这种情况下,比如用户是某个宽带运营商的用户,而这个宽带运营商和油管签署了peering对等协定,又叫带宽交换。

然后用户对油管的访问请求,就会被路由到部署在A市的边缘机房,接下来就是在油管的内网上传输了,大大节省了网络路由次数,提升了访问速度。

而油管却不会为此向A市的这个运营商缴纳带宽费用——尽管它原本应该缴,签署了对等协定就互免了。

徐良:“你想让Facebook投资暗光纤,然后利用这些光纤资源和其他ISp服务商签署带宽交换协议,其他接入商可以免费使用Facebook拥有的光纤网络,Facebook也可以免费使用人家的光纤网络。

这样下来,Facebook的宽带费用几乎没有,所有的费用只是光纤和路由器的折旧。”

海伦笑了:“我男人就是厉害,一听就明白了我所有的打算。

没错,我们自己投资网络基础设施,长远计算下来,那肯定是稳赚不亏的。”

徐良:“要一次性花出去很多钱,Facebook账上有这么多钱吗?”

海伦轻轻点头,“b轮融资的钱大部分还在账上,而且鸿蒙也可以加入这项计划,与Facebook共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徐良点了点头,鸿蒙旗下的Youtube也是一个消耗流量的大户。

“这倒也是一个办法,没有ISp中间商赚差价,肯定能节约不少带宽消耗成本。”

实际上这也是油管实现盈利的密码,把带宽成本真正地给控制住了,不然能大方到把广告分成大头都给了视频博主?

因为谷歌投资了太多暗光纤,甚至导致一些媒体开始基于公众权利的理由质疑谷歌是否想要劫持互联网。

实际上,谷歌也没少拿这玩意儿威胁运营商。

法国就曾出现过全国宽带用户访问油管变慢的问题,原因是法国的所有运营商都没有和谷歌签署带宽交换协议。

法国的电信运营商认为要想让法国用户访问油管变快一点,那谷歌就得向他们租用法国的宽带。

说白了,就是法国人看不惯谷歌那副白嫖还牛气哄哄的吊样,合起伙来给了谷歌一点颜色瞧瞧。

结果,谷歌根本不低头,顺势推出了对ISp服务进行评级的工具,就是“测测用户家里的网络访问油管如何”。

如果测试结果不佳,油管就会向用户详细的科普一下这主要是运营商的锅,并且建议用户换个支持谷歌带宽交换协定的运营商。

所以,欧盟罚款谷歌还真的没有冤枉这位老兄,这不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什么才算?

他记得前世谷歌这项业务做大以后,还直接搞了一个Google Fiber谷歌光纤计划,提供每秒高达1Gbps的超高速宽带。

后面还面向社区个人用户推出电视和互联网服务套餐,和各大电信运营商抢生意,气魄非常大。

徐良:“先调查一下,然后再拿出一个方案讨论、验证,你觉得怎么样?”

“没问题。对了,还有一件事,后天我要去斯坦福大学做演讲,你要不要一起去?”

“演讲?”

海伦不满道:“你这是什么眼神,我就不能去斯坦福演讲吗?”

徐良连忙安抚炸毛的美人。

“怎么会呢。我老婆才高八斗,又创立了如今全球最受欢迎的社区网站,别说是斯坦福,就是常青藤里所有高校都邀请你去演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只是好奇,你不是哥大的吗,怎么斯坦福反而邀请你去做演讲了?”

“一看你就不关心我,哥大早就在去年就邀请我去过了。”

“我怎么不知道?”

“你当时不在美国,又不是什么大事,我就没跟你说。”

“怪不得我不知道呢。”

“那明天你去吗?”

看着女人期望的眼神,徐良也不好意思说不去。

“上次不在美国没去也就算了,这次既然在,我肯定去给你捧场。不过你也知道我这个人不喜欢迎来送往。

就不上台了。

在下面找个位置,安安静静的看着你就行。”

虽然有点小遗憾,但海伦还是很高兴的点了点头。

只要男人答应就好。

她很乐意分享自己的成就给自己最在意的人。

大概想法跟‘女为悦己者容’是一样的。

——

第二天,徐良起床后,还在思考海伦说的暗光纤。

现在还好,互联网虽然在高速发展,其实对光纤的需求远没有十几年后那么高。

当移动时代来临,那才是真正光纤需求的爆发期。

不过‘暗光纤业务’只能在国外玩,国内电信公司不允许私营。

这也是为什么土豆、优酷、六间房、56.、搜狐视频、企鹅视频、爱奇艺到现在的b站和西瓜视频,前赴后继的想成为华夏的Youtube,却始终不成功的根本原因。

不是技术,不是内容,不是时常,更不是什么运营模式。

归根结底还是钱!

华夏所有存在过的视频网站,除了乐视之外,都曾在某个阶段里想把自己打造成“华夏的Youtube”。

但它们不是失败了,就是正在迈向失败。

Youtube是什么?

在用户的眼里,Youtube是开放的视频社区,是可以跳过广告的大慈善家,是功能设计一流的顶级产品,是如抖音一般精准的长视频推荐流。

Youtube是所有视频用户的应许之地。

所有长视频网站如果体验不好,一定是因为它“不像Youtube”。

但 Youtube不是慈善组织,作为一门生意,Youtube的本质是什么?

是精准的广告投放吗?

是超高比例的创作者分成计划吗?

是厉害的自制频道吗?

都不是。

Youtube的商业逻辑很简单:一个几乎不用交网费的视频网站。

为什么此前华夏的视频网站做 UGc或 pUGc都失败了?

因为服务器和带宽成本扛不住。

为什么抖音 2016年刚上线的时候只允许 15秒短视频?

因为服务器和带宽成本扛不住。

为什么微信朋友圈到 2019年年末才从允许 10秒短视频,上升到依然捉襟见肘的 15秒短视频?

因为服务器和带宽成本扛不住。

华夏视频网站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优酷与土豆,以UGc(用户分享内容)加长视频正版内容的混合模式;

第二类是以56网、酷6为代表的UGc模式,专注用户分享内容和互动;

第三类是以爱奇艺、企鹅视频、搜狐视频等为代表的正版高清派;

第四类是以激动网、第一视频为代表的视频资讯类。

现在回顾,你会发现第三类以正版内容为主的视频网站成为了目前的主流,

第一类里UGc和正版剧集都要做的优酷土豆合并之后,事实上也成了第三类。

第二类以UGc、pGc和社区为主的视频网站已经死绝了……

哦,不对,是死了一轮,现在b站是第二轮。

为了平衡高额的用户成本,b站开始会员购、直播、广告、游戏和用户特权,不断拓展商业模式。

虽然盈利了。

但老用户不满了。

质疑它过度商业化。

不再是自己那个青睐的,清纯美丽的‘小破站’了,用户不断流失。

所以,它能活多久还是一个问题。

那Youtube为什么就不同呢?

要解释这件事,我们先从国内的网络环境说起。

如果上网足够早,应该记得国内互联网联通用户和电信用户之间互相访问、传文件、打语音或视频是很慢的。

直到现在,国内部分网游还分电信服、联通服、移动服。

原因是即便华夏的运营商都是国企,但各公司之间仍然独立核算。

它们各自建自己的基础设施(以前是),相当于形成的是“几个物理上的网”。

你作为一个联通用户,你给联通交的上网费是用于访问挂在联通网上的那些资源。

无论是你和一个电信用户聊天,还是从挂在电信机房里的网站下载内容,都有一半是在使用电信的基础设施。

所以理论上,你还得给电信交钱。

但是,这事儿不能做太绝,不然就真成两张网了。

所以,联通和电信之间会签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在国内被提及的比较少所以没有名字。

在国外就叫 peering Agreement,对等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联通和电信两家的用户之间相互访问起来方便,尽管联通用户没给电信交钱,电信用户也没给联通交钱,但是他们对彼此都能获得一定的免费数据交换配额。

比如约定,每天所有联通用户能往电信网上发 1tb内容,每天所有电信用户向联通网上发 1tb内容。

在这个额度内,联通和电信两家公司谁都不给谁付费,两家用户也不用付两份宽带钱。

但“对等协议”这个名字听着就要坏事,因为互联网上的事儿,哪有那么多对等。

我们进一步推演,现在把视频网站拉进来。

2005年优酷成立了,它总部在京城,联通的地盘。

我们假设它最初的机房只接入了联通的带宽,这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优酷的发展很迅速,观看视频的用户越来越多。

电信会发现,联通每天给自己的用于访问联通网上资源的配额 1小时就用光了,剩下 23小时跑的流量都得给联通交结算费。

不仅如此,而且所有电信用户访问优酷的速度都特别慢,卡的不行。

针对这个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是:让优酷也直接接入电信的网络吧,这样电信用户就不用 peering到联通网上再看视频了。

但这种解决方案,在国内和国外发展出两种不同的妥协方向:

1.在国内,运营商是绝对强势,只有它收钱的道理。

你优酷想要发展华南用户,就必须来我电信骨干网拉条线。

在这个模式下,网站运营者需要向运营商付出带宽费用,来保障用户访问速度。

2.在国外,Google是绝对强势,你一个运营商访问 Google都这么卡,等着用户换宽带品牌吧。

所以,运营商要用 peering主动和 Google的机房对接。

在这个方向下,网站运营者不额外付费甚至能管运营商要钱,用于改善用户访问。

Google在这里开始了它的一系列操作:

从05年开始大笔投资暗光纤。

2009年,Google已经是全球最大量的 dark Fiber持有者。

一些媒体开始基于公众权利的理由质疑 Google是否想要劫持互联网。

于是,Google干脆在次年搞了自己的宽带运营商 Google Fiber。

这么做带来的结果就是。

2009年,数据监控公司 Arbor Networks就曾发布一份报告称“Youtube带宽成本几乎为零”。

依据是在当年,Youtube作为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视频网站,在拥有1000亿播放量的情况下,流量只占全网流量的6%。

你球第一大视频网站,2017年月活超过 15亿,每月播放视频 9亿小时,却只占互联网流量的 17.31%。

在随后的每一年里,Youtube在公网上的流量占比都远比 Netflix低很多,尽管它的播放量和用户数是后者几十倍。

2014年,Netflix已占北美上下行总流量的 32.39%,而 Youtube仅占 13.25%。

无疑,没有像 Google peering这样为 Youtube提供的免费带宽(或者说对运营商议价能力),“成为华夏的 Youtube”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为,对运营商议价能力,改变的不只是成本,还有视频网站的竞争模式。

在将刚性的运营成本降到几乎免费之后,Youtube成为了那个“免带宽的百度网盘”。

Youtube的 pUGc业务本质不是孵化那些有潜力的明星,而是豢养无限只打字的猴子——你只要想在网络上分享视频。

无论是专业创作者,还是小镇青年随手拍的高糊视频,Youtube都给你提供高清、高码率、高通达的视频托管服务。

这里面总会有一些猴子误打误撞的成为了莎士比亚,为 Youtube和视频创作者带来高额的商业价值。

而国内只有短视频能采用这个模式,长视频网站做这种豢养无限猴子的 UGc模式连服务器带宽成本都打不平。

在用低成本高服务击垮竞争对手之后,Youtube对内容创作者是纯粹的后付费。

Youtube几乎不会出现国内视频网站那样,跳过按数据分成的创作者分成计划直接为 Youtuber支付高额签约费。(这种事情只出现在 Youtube Red camera等极少数频道。)

除了 Google peering节省带宽成本之外,Youtube在存储和计算领域还可以充分利用 Google cloud的闲置资源,冲抵云计算业务的库存成本。

另外,Youtube那套精准的广告推荐也是复用了 Google Ads的研发和数据收集成本。

这部分头条和企鹅可能是有的,但不一定能复用的这么好,b站和爱奇艺肯定是没有的。

当然,非要做也不是不行,只是做得越像 Youtube,死的越快罢了。

以前徐良没想到这个问题,昨天听海伦一提醒才猛然警醒过来。

但这个‘暗光纤’公司怎么组建,确实一个值得思量的问题。

以老美的尿性,肯定不允许一家华夏公司掌握电信渠道这种关键的基础设施。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优酷(Youtube)切割成两个不同的实体,一个以五眼联盟为主的‘英语实体’,由Facebook去控股。

另一个则是剩下来的国际实体,仍然由鸿蒙控股。

双方各自发展彼此的‘暗光纤’业务。

又或者直接由Facebook出面,组建一个全球级别的暗光纤网络,Youtube付费使用,在资金上给与一定优惠。

不过这种方法肯定会加大优酷(Youtube)的成本。

但好处也很明显。

Facebook作为美国企业,更容易在全球攻城略地,尤其是电信这个敏感领域,Google和Facebook可以不用在乎英法德这些国家。

华夏企业现在肯定不行。

徐良不断考虑两种方案的优劣,渐渐的开始倾向于后一种。

把优酷变成两个不同的实体,互不统属,即便都是徐氏企业,实力也变得分散了,很容易给后来者超越的机会。

如果真到了像抖音那样被迫退出的窘境,在考虑分割也不迟。

想到这里,徐良下定了决心。

——

斯坦福大学礼堂。

徐良时隔数年,再次来到了这里。

不过这次他不是坐在台上演讲,而是坐在下面听讲。

为了不被人认出,他特意让造型师给自己画了妆,只要不是身边熟悉的人,肯定认不出他。

“……没有上来就高大上的项目,脸书刚创立的时候也没想过有一天会服务全球数亿用户,当时我和团队想的是有十几万用户就很满足了,至于覆盖全美校园的事根本就没想过。”

演讲台上,海伦穿着白色带蕾丝边的长袖t恤,下身是黑色过膝一步裙,笔直浑圆的小腿套着肉色丝袜,脚上是普拉达的尖头鞋。

秀发高挽,五官精致,俏脸上神采飞扬,海蓝色的眼神中透着浓浓的自信。

从里到外透露着成功女性的气质。

卓越的绝世风姿,也引得一众全球各地的斯坦福学子,把目光紧紧放在她身上。

“……但发展发展着,脸书就覆盖到了英美澳加新五国的高中和大学,校外的互联网用户不止一次抗议,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只服务学生?

太狭隘了!没有格局!

记得有一天我打开电脑,屏幕上写着一行字:亲爱的,别一直在大学厮混了,大家都等着呢,赶紧开放吧。”

海伦耸耸肩,“当时我都吓了一跳,哪个混蛋黑进了我的电脑?

我赶紧检查了一下笔记本,发现什么数据都没丢,也没给电脑搞破坏,就只留下了这样一行字。

我当时郁闷坏了,脸书不开放,把黑客都惹火了吗?

那我得赶紧开放,不然他们下次可能就要攻击脸书了。”

台下一阵哄笑,看向台上那道身影的几千双目光中,有羡慕、有敬佩、有崇拜、有狂热……

“太漂亮了,如果我有这样的女朋友,这辈子就值了!”

一名约三十岁左右的平头男子痴迷的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海伦赞叹道。

“算了吧,Facebook现在估值都快300亿美元了,海伦·蒙特斯是公司创始人,将来公司上市,肯定是福布斯排行榜top20的超级富豪。

这样的女人,咱们这辈子是别想了。”

坐在他旁边,大约二十四五岁、长相帅气的飞机头男生叹道。

平头男子微微颔首后,忽然压低声音贱兮兮道。

“听说这位‘硅谷女沙皇’跟大名鼎鼎的金凯撒关系不一般?”

飞机头男子愣了一下,“谁知道呢?不过金凯撒跟Facebook之间的绯闻很多,也许是真的吧。”

“我要是像金凯撒那么成功,肯定能抱得美人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