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 第137章 头上砸馅饼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第137章 头上砸馅饼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9:34:02 来源:小说旗

一场考试几人也有了同门之谊。

王青云和李皓最小十岁左右,张放陈上十五六岁,郑硕却是差不多二十出头的样子。

几人在县衙门前拱手相互道谢。

“不知几位作何打算,是继续科考还是积累几年”年纪最大的郑硕问向几人。

“诸位学兄学弟,我怕是不能陪诸位参考了,家里给安排了亲事,过段时间可能成亲,而且此次县试我也深感不足可能要下次再参加府试了”面容清秀的张放说到。

“恭喜恭喜”大家恭贺声接连响起。

……

“我准备参加府试,今年是大考之年,如果考中秀才,我也要参加乡试试试深浅,机会不多,我打算试试”陈上说道。

大家也都理解,大考之年就是府试,乡试,会试挤到同一年,小考就是一年两场。因为府试一年一考,乡试两年一考,会试三年一考,如此一分。(参考科举制度做了一些修改)

今年4月府试(秀才),8月乡试(秋围举人),3月会试(春围进士)

三考连接是为大考之年。

而考程紧凑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不是很友好。

有的地方离京城太远,赶路就要小半年,所以大考之年对于离京城近的考生比较有利。

有才华横溢的考生一年之内连连高中,直登庙堂。

府试由知府组织,乡试由各道(相当于区域衙门类似于华北,东北,江南这样的分区)衙门学正组织,会试由京城礼部组织。

朔平府不属于哪一道,是为京畿地区,包括魏都大梁,朔平府,顺庆府,延庆府,京兆府,五府之地。

朔平府考生是可以直接参加大梁学正组织的乡试的。所以张放想要参加府试也未尝不可,因为这样的机会确实不多。

“那我也和你一块吧,乡试,会试我就不参加了,我准备去四大书院看有没有继续读书,如果考过秀才正好,考不过就只能去别的学院了”陈上言语中带着不确定。

因为这个世界的科举考生都要选定一主两辅三门学问学习,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进书院学习。

一监四院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国子监是国立公共学府,全是公开课,不分主副,随意听课,一方面是比较开放,另一方面则是真的管不住。

因为里面的非富即贵,即便是首辅,次辅也会经常来讲课,皇帝皇后也时常来听课,大魏四个皇帝就有两个在国子监读过书。

不过国子监大佬较多,收徒风行,平时散养有教无类,若有出类拔萃的,各家教习就会出面开抢。

四大书院,应天府应天书院(前世河南商丘睢阳区南湖畔)儒家学府,其他兼修、

长沙府岳麓书院(前世湖南长沙岳麓山)法家学府,其他兼修、

九江府白鹿洞书院(前世江西九江庐山)墨家学府,其他兼修、

衡阳府石鼓书院(前世湖南衡阳市)兵家学府,其他兼修

这四大书院入学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秀才,还要经过书院考试才行。

其他书院最少也要是童生,比如山河书院就是如此。

山河书院儒法并重其他兼修。

六部五寺三监两院一处之中

礼部,户部,吏部,翰林院由儒家把持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由法家把持

工部,由墨家把控

兵部,由兵家把控

其他的部门要么直接对皇帝负责,要么被8家辅修瓜分。

这不就有那句话儒家大如天,法家广如地,兵家墨家防自立。

一方面是因为兵家墨家分支较多,另一方面也是说两家弱小可能会被取代。

“你们两位?有什么打算”郑硕问到。

“我不知道,我还没想好,我要回去问一下夫子”王青云实时求是的说道。

“我也是”两人年纪太小了,虽然住校多年,但是这和外出求学是大不相同的。

“学兄你呢?”王青云问道。

“吾准备下场继续考,到哪一步算哪一步,你们年级还小,吾已年近二十,家中父母已经仙去,再无后顾之忧,考过继续考,考不过外出求学”郑硕目光坚毅。

“那我们就此作别吧!祝各位学兄学业有成,一路顺风”王青云拱手鞠躬。

“各位学弟一路顺风”

“一路顺风”

……

众人就要散去,县衙主簿突然又出来喊住王青云李皓二人,说是县令有请。

几人面面相觑,初试的一幕幕浮上心头,都有心理阴影了。

“告辞”

“告辞”

大家避之不及。

……

王青云告诉王父县令大人有找,在王父惴惴不安的眼神中,和李皓跟随主簿进入了县衙。

考试的时候两人没有细细打量,这次反而看得认真。

主簿很有礼貌,就像陆家管事一样,把王青云二人领进了一间类似书房的屋子里。

“见过县尊大人”路策正半躺在一张靠背椅上看着手中的书籍。

“要喝茶吗?”路策放下书问道。

“不用了,不用了,多谢县尊大人”王青云说道,李浩也是连连摆手,这和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啊。

“不知县尊大人找我二人有何事?”王青云问到。

“我也不和你们拐弯抹角了,你二人可有意参加府试”路策放下书籍,正色问道。

“目前还没有想好”两人对视一番,实话实说。

“你们去参加吧,如果你们考中的话,我可以给你们一人一封荐书,你们可以去岳麓书院求学。”路策问道。

要知道四院一监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每年申请进入书院的人不知凡几,能考入者却是了了。

虽说每个秀才都可以报名,但是每年都差不多是百里挑一,而有了荐信就不一样,就可以直接进入最后一关面试了。

荐信可以保证你有**成的录取率。

不过荐信可不一般,有的一二品都没有这个资格,只有每年殿试的前四名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传胪才有这个资格,要知道三年才有一场会试,这四个名额还要四院一监角逐所以每一封荐信都弥足珍贵。

王青云二人也是被幸福砸晕了脑袋,王青云是想儒法兼修辅以医家,而李皓原打算儒兵双休辅以法家,不过有机会到岳麓书院的话辅修法家也不是不可能。

二人也很是意外,这是头上掉馅饼了?没想到路县令找他二人是这个意思。

其实四大家都挺累的,每年都要找出色的苗子做继承人,如果被别的比下去,说不准哪天就没落了。

而路策又是岳麓书院山长的弟子,这能不操心吗?以前是没遇到,这一下遇到两个再跑了岂不可惜,这以后回山门,把老头子的酒庐端了都没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