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 第201章 真吾辈楷模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第201章 真吾辈楷模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9:34:02 来源:小说旗

对于诸成化问的问题,所有人都皱眉深思,王青云也不例外,这个问题他倒是还真没有细细想过,如此想来,确实有一些问题。

问题就纠结在为什么大王认为自己受其不详呢。

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回答,所有人都作沉思状,王青云也不例外。

设身处地地想,我作为大王,攻陷敌国,是敌国遭受不详,为何是大王遭受不详。

拿刀的人害怕因果报应?这不是扯淡吗?王青云自己都不信,这当老大的心果然不能善,心善就是灭国,这不齐国就没了。

王青云想到了什么,不由得嘴角发笑。

“王首席不知有何高见?”诸成化一直观察着王青云呢,自然发现了王青云的异样。

“额,王青云有点木了,总不能说齐王的坏话吧”王青云念头百转。

起身一礼,王青云方才说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未取得妥协,就会发生战争,以刀之利加施彼国,非仁义,亦不和人道”

但是有一句话王青云没有说,弱小就是原罪。

听了王青云的话,所有人都若有所思,即便是诸成化也听傻了,我让你聊两句,你聊这么深,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细品真的有道理。

一时间诸成化反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兼爱馆,短时间陷入了沉默,大家都在细细品味王青云刚才的话,话不多,都很容易懂,但是却不好理解。

有机灵的已经一字不漏的抄下来了,新生更是看王青云如看神明,大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你是不是瞒着我们吃饲料了?这么生猛?

王青云也有点哭笑不得,天知道他只是随口胡诌的,唉没办法,后世的信息差差着两千年呢。

王青云现在只想隐藏自己,可别让自己再展开讲讲了,那王青云就只能引经据典,将你们绕晕再说了。

好在诸成化没有再考校王青云,而是简单地说道“王首席这一番话,讲得很好,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争端能够从顶层解决,战争就会消弭,国家就会稳定,这也要求君主的非攻之心,非战之心,兼爱之心,仁德之心……”

诸成化讲了很多,但是唯独没有讲两个字“利益”

所有的争端,基本只围绕一个核心“利益”,所以墨家的兼爱非攻过于理想,过于乌托邦,利益纠葛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脱离这两个字都有些空泛,且不切实际。

总的来说,王青云听得很开心,收获颇多,但是也对于现在的讲师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基本和前世大学教授差不多,好听却不实用。

王青云没有提前溜号,听完整节课才告辞离开,他有了新的打算,课先不着急听,书得现在就看。

相比于空泛的理论,王青云更倾向于实际的操作。

所以王青云想先将书斋关于墨家的经典都研究一遍,再上课会不会好一些,会不会融会贯通一些,像现在这样王青云觉得自己真的抓不住重点,抓不住核心。

有趣的是,王青云上了诸成化一节课就不再去了,为此诸成化遭受到不少讲师的笑话,更有趣的是王青云此后王青云再没出现在任何一个讲师的课堂上,即便是山长授课,王青云也窝在书斋那里。

书斋在距离山顶不远的地方,远远地就可以看见庐山瀑布,王青云第一次上来的时候就看中了这个地方。

守斋人是一个老头,书斋没有看书的地方,只能借书拿回去看,不过书斋外边风景尤为漂亮,所以平时王青云都是借了书在书斋外边观看,有时云雾缭绕,有时瀑如飞鸟,景色不一而足。

也就是王青云没有颜料了,否则肯定要做几副山水画。

书斋的书很多,虽然没办法和后世任何一个图书馆比,但是已经可以用汗牛充栋形容了,而且都是古籍,有一大部分还是儒家典籍,这是儒家当时搬走时留下来的,王青云估计自己要看很久,至少也能看个几年。

守斋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长须老人,平时就拿着一本书待在书斋里看书,也不知姓甚名谁,只是记忆力十分惊人,什么人欠了什么书没还,第二次来肯定会出言发问。

就那个气质,王青云觉得配一个躺椅简直绝了。

王青云想到套近乎的好办法了,花了好几天做了个竹制的躺椅,背着上山送礼去了,王青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借阅一下孤本珍品,听说这里还有墨子的手书,王青云虽然也想一观,但是孤本珍品更吸引王青云。

索性,送礼是送到位了,守斋人很喜欢这把椅子,平时就躺在竹椅在门口安静的看书,只有学子来的时候才偶尔抬一下眼皮,看看来人有没有书未还。

因此,躺椅在书院算是彻底流行开了,一些动手能力强的直接第一时间进行了复刻,并且以一把五两银子的价格对外出售,王青云好像错失了什么东西。

王青云主楼旁边的小亭子也被挂上了牌子“如是亭”。

王青云和尹将正躺在竹椅上享受悠闲的秋日时光,一杯热茶下肚,王青云轻翻书页,这是王青云借出来的孤本《连山》,王青云还没看明白,易书都不好看懂。

王青云不急不躁。

“你最近怎么不去听课了”尹将问道。

“学无所得,故不去听”王青云轻咂一口茶水说道。

“不是学无所得才应该去听吗?”尹将有点不理解王青云的逻辑。

“不不不,学无所得才不要去听,学有所得才要去听,相互印证”王青云纠正道。

一句话将尹将搞糊涂了,好说歹说,就是不去呗,他们这一届的首席可是创了历史之最。

刚入书院顶撞大儒;入书院两个月,听了一节课;山长授课依然如此,就问你吊不吊。

每一个新生都惊为天人,真吾辈楷模,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胆敢模仿。

王青云有点无奈,事实确实如此,自己不知道讲师讲得好赖,只好自己先学一遍再互相印证了,到时候就知道孰优孰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