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 第210章 沙场秋点兵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第210章 沙场秋点兵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9:34:02 来源:小说旗

因为明天还要送寿礼,所以大家睡得都很早,两人的亲事也定了,就在腊月初二,良辰吉日,适合婚嫁。

婚房就在牛虎的屋里,王青云到时候住客栈或者和三小只住一块。

搞到最后掌柜的竟然没房住了,反正王青云也不常回来,所以挤一挤也正常。

牛虎屋里陈设虽然简单,但是牛虎却是擦了又擦,就好像明天就要成亲一样。

第二天,王青云和牛虎二人很顺利就把青牛给送到了郑家老宅,拆解下来还不显眼,王青云组装以后,郑家下人可是看傻了眼。

就好像后世人看到变形金刚一样,很是震撼,当然也没有什么意外,看到青牛完整立在那里的时候,买家就付了尾款,然后还留二人留下吃宴。

王青云详细解释了这个积木是可以拆装的,如果散了,可以找店里售后,如今冬儿逐渐掌握了积木的拼接技巧,不多久相信就可以拼接青牛了。

因为积木散架是避免不了的,以防到时候找后账,还是现在说清楚为好。

看到拼装全过程的郑家三爷自无不可。

婚宴上,郑家三爷也是露了大脸,郑家太爷很是喜欢,青牛积木也名声大噪。

就连围观的宾客也赞不绝口,庐州城有几个不玩木头的,这么奇思妙想真是惊艳到一群人,难倒是不难,但是缺的就是个灵光乍现。

不过王青云没有起身和他们探讨,只是带着牛虎疯狂开炫,郑家是庐州城有名的富户,宴席自然不错,所以两人也是吃得肚圆,忘了带着两小只了,他们肯定喜欢,也不知道让不让打包。

王青云和牛虎一直到宴会结束才停筷,牛虎还趁机顺了一只烤鸡,给谁的不言而喻。

王青云则是挑了一些还算不错的残羹剩饭带回去给三小只补补身子,虽然郑家下人都看着呢,但是王青云毫不在意。

郑家三爷也大气,直接让后厨给王青云准备了几道菜带走,毕竟今天露了大脸,还得多亏王青云。

两人到店里的时候,大家已经吃完午饭,所以带回来的饭菜得晚上吃,至于烧鸡,冬儿实在不好意思收下,红着耳朵将烧鸡和王青云的菜放在一块,等晚上吃。

事情解决,王青云就骑着流星回书院了,城外的田野也逐渐身披黄衣,王青云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路上是很吸睛的。

是的,流星没有跑,而是走,因为跑起来风太大了,王青云的衣服又兜风,所以把王青云冻得不行,只好骑着流星慢慢走了,也是没谁了。

到马场将流星归还,王青云又按部就班上课了。

大家还以为王青云又固态萌发继续旷课呢,谁知道,王青云旷课两天又来上课了,大家放松的心神又紧绷起来。

如果要让讲师评选哪个年级学子最卖力,新生肯定当之无愧,因为头上有个大佬,没办法啊,连人家的脚底板都够不着,怎么能不努力。

王青云按部就班地书院,马场,书斋轮换,课堂上王青云给的压力可不是一星半点,不仅是给众学子的,即便是各位讲师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压力。

毕竟王青云有两千多年的信息差,所以每每都有惊人之举,例如国体与政体的讨论,直接将夫子们吓出冷汗,求求你别说了;再比如,兼爱非攻为什么不受帝王喜欢。

不仅学生觉得刺激,就连讲师也头皮发麻,以前都盼着王青云来上课,现在都盼着王青云千万别来,来的话也千万别问我问题,真的是一点也回答不了。

王青云之所以敢这么问,也是因为目前大魏的学风不错,四主八辅的格局已经形成,从不因学子谏言而获罪,学术氛围还是相当可以的。

所以王青云想要在这些学子心中种下一颗改革的种子。

国体和政体都是可以更好的,学术学说只有顺应民心才能顺应帝心,当然王青云也不敢过分讨论,只是浅层次地聊几句,要不然镜花水月两大暗卫可能就该找王青云喝茶了。

时间匆匆,很快就到了十一月三十,牛虎的婚期也已经临近。

不过王青云还有月考和挑战不能缺席。

这次的试卷是早就编好的,看到题目王青云也是头疼,这么搞真的好吗?

一共四道题目:

商周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泰北疆犬戎之祸有何保全之策。

秦灭六国,六国何殃,秦国何幸。

北疆如若告急,诗词一首以鼓士气。

王青云看到考题,也是有点眼皮急跳,这里任何一条提出来都是一个大方向。

第一题考民族政策,第二题考边疆之祸,第三题考六国破灭,第四题考边塞诗,这那一道题都不简单,即便放在会试,殿试,也毫不晦涩。

参加月考的新生面面相觑,这是他们能答出来的?超纲了啊,但是没人敢提出异议。

硬着头皮写?胡诌倒是能胡诌两句,确定夫子不打人吧。

王青云则是若有所思,三个题目都是紧密相连的,可能北疆确实有些吃紧。

也就是说今年的粮价还是会涨,回去得早做准备,王青云是所有的事情都做在前边。

思索了一下王青云就直接动笔了,

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

第一题很简单,统一战线,陈明利害,谋国谋家,因势利导,对于现在的王青云来说轻而易举。

第二题,王青云直接写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摘自《徙戎论》)

第三题,王青云可太熟悉了,自古关于六国破灭就众说纷纭,其中最被人认可的还是苏洵的《六国论》,王青云从小可没落下,那是一字不差背个完全,此时正好用上。

第四题,王青云首先想到的就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王青云一字未改,改了有点对不起这首词。

等到王青云写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没有一个人交卷,王青云仔细检查一遍,在众目睽睽之下,交卷走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