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 第36章 稻谷将满仓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第36章 稻谷将满仓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9:34:02 来源:小说旗

对于王青兰,王青云还是比较放心的。

吃完饭,王青云早早地睡了,因为王家住的是东厢两间房,所以王青云能够独自睡一个屋,不过屋里农具粮囤齐全,王青云就睡在靠窗子的墙边。

正常人家存粮食大多都存在大缸里边,不过王父王爷爷有这种手艺,所以王家用的是竹子编的粮囤,里边衬着草席,还用油纸隔着一层,也就是油纸比较便宜,要不王家也用大缸装粮了。

同样的西厢两间房住的是王三婶一家四口,里边也有一个粮囤,很多时候粮食是装不满的,也只有秋收的时候才能装的多多的营造出丰收的假象。

王青云睡的时候,才发现,家里的粮囤都清理的干干净净的,农具也是崭新的。

明天大概就该开镰了。

看了一眼,王青云就睡了。

今天真的是用脑过度,对于5岁的小孩子来说,实在有些勉强,而且中午王青云也没午睡,一直担心来着。

吃完饭,王青云刚躺下,就沉沉的睡去了。

王青雨和王青林也被王三婶赶去睡觉,而王青兰则还等着大人们吃饭。

10岁已经要开始为出嫁做准备了,有手艺的姑娘会为自己准备一份嫁妆,没有手艺的则也要开始学习做饭,打扫,照顾家庭之类的活计。

而达到13岁左右,也就是女孩子初潮以后,家里就会开始相看人家,而十五六岁的姑娘大多就会出嫁,十三四岁出嫁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王青兰现在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这个大家庭。

王青云并不知道昨晚大家都是几点睡的。

但是王青云知道大家都是几点起的,因为天还没亮王父就匆匆的来王青云的屋子里取农具。

院子里也吵吵闹闹的,王青云也迷迷糊糊地起来了。

“不再睡会了?”

“天还没亮呢?怎么起这么早?”王青云也是有点吃惊,因为看天色王青云估计最多就是三四点左右。

“你爷爷说,昨天天阴,这几天天气可能不好,所以提前开镰,能多收一点是一点”王父一边检查农具,一边回答王青云的问题。

“那我也去帮忙吧”说着王青云就要起来。

“你不用去,一会起来了,将院子收拾收拾,将家里我编的竹席都拿出来晾晒一下,等着晒谷子”

今年王家的上田和中田都种的谷子,也就是小米,下田种的都是大豆和高粱。

老实说这三种粗粮王青云都不喜欢吃,不仅是因为不好吃,更是因为每次都吃不饱。

所以王青云对于这三种粮食实在是爱不起来。

不过没办法该吃还得吃。

本来王青云就打算下午再去私塾的,所以有很多时间来做一些事情。

既然起来了王青云就没有再睡回笼觉,直接起来站桩,练字。

院子里很安静,天气还有些凉,月光微微,不至于看不清路,也许是经常捉河里鳝鱼,虾米的缘故,上河村的人还是很少有夜盲症的。

至少王青云没有。

等到王青云练了好一会儿字以后,王青兰也起床了。

和王青云打了招呼,就去厨房准备东西做早上的吃食了。

农忙三顿饭,王青云也有幸吃了早餐,要不然早上就得饿肚子,或者出去逮鸟,捉鱼烤了吃。

前世即便是在很苦的农村王青云也没饿过肚子,这一世在这个不算贫苦的村子里,王青云却是经常挨饿。

即便王青云知道家里赚钱了,情况依然没有丝毫改变。

等到王青雨和王青林起床的时候,王青兰已经去地里送饭了,而王青云则照顾着王青雨和王青林吃饭。

饭还是老样子,小米粥,闷土豆,连一点咸菜也没有,有时候王青云想换个花样炒个土豆丝也好啊,可惜很难实现,因为家里就一口锅,还是大锅,平时蒸馒头,熬粥,煮菜都是这一口锅,并且家里缺油,所以想吃炒菜也没地方吃。

这个世界还是以炖菜,腌菜为主,炒菜没有。

酒楼里提供的没有五花八门的炒菜,最奢的就是卤好的肥肉,烤熟的肉块,然后就是酒,早餐倒是挺丰盛的,包子,馒头,窝窝头都有,唯独没有炒菜。

王青云还想着在县城里给王母开一个樊楼那样的酒楼,甚至在魏都开一家樊楼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穿越大道任重而道远。

其实院子里没有什么需要收拾的,只要把席子拿出来铺好就行了。

其实晒粮食是很有讲究的,村子里有晒谷场,时时维护,基本每个村都有晒谷场,是由熟土一遍遍夯实,压实的。

之所以要在院子里晒一方面是因为减少损失,另一方面是因为可能要下雨,晒在席子上方便收拾。

因为晒谷场每次都会闹出很多的不愉快。

等到席子都拿出来铺好以后,王青雨和王青林已经在院子的席子上滚起来了。

席子新的旧的都有,竹制品王家是不缺的,冬天没办法出门的时候,王父和王爷爷就会开始编制。

席子,帘子,漏勺,笊篱,篮子,盘子等等,每年冬天都会做不少。

而席子往往放时间长了就会变色,不好看,经常卖不出去,大家还是喜欢新的东西。

所以王家有很多旧席子用,虽然卖的少,但是卖一张席子都是赚的,因为席子编制费劲,所以价钱较高。

整个市场上都是半两银子一张席,这还是普通的席子,好一点的能卖到一两银子。

所以王父和王爷爷每年卖席子也能挣不少钱。

快中午的时候,王青山就赶着福田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王青兰,王青林王青雨见状老实地起来站在一边。

而王青云则是帮忙卸牛车,感谢福田没有太高大,即便是王青云也能搭把手。

刚收获的谷子只有沉甸甸的稻穗,一筐一筐的,王青山嘿咻一声直接搬到地上,王青云则是拖着,倒在席子上一点点摊开,王青雨王青林光着脚也帮忙摊铺。

今天天气确实有一些阴沉,收稻谷倒是方便,但是不便晾晒,所以趁着天气凉快,大人们都没有回来,依然在田里劳作着。

卸完车,王青山也匆匆走了,有的地方收谷子只收谷穗,有的地方则是整体一块收。

因为王家人准备将稻谷作为福田的冬储梁,所以后期一块收割,其实豆茎和高粱杆也适合作为福田的口粮。

所以王家并不担心冬天福田的口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