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 第52章 月考九分像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第52章 月考九分像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9:34:02 来源:小说旗

终于在八月份的倒数第二天,王青云终于迎来了,异世的第一次考试。

相对于一个不到六岁的顽童来说,这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当然了,这次月考的主角不是王青云这些刚入学的蒙童。

真正的主角是上舍,中舍和下舍的那些高年资生。

和新生不一样,下舍的老生,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有的甚至紧张的小脸都皱在一起。

最让王青云感觉好笑的是,胖胖的钱富,左顾右盼一副想逃却不敢逃的样子。

趁着崔夫子在中舍和上舍布置考题的空档期,坐立难安,满头大汗。

钱富已经九岁了,按照年纪来说应该考进中舍了,不过每次留级的学生都不在少数。

中舍和上舍每次月考的优秀文章都会贴在堂屋的走廊上,所有人都能看到,有意的也可以抄录。

听老生说,有的上舍学子的文章即便是崔师也称赞不已。

所以王青云觉得自己到时候可以多看看,多学习学习。

崔夫子进来的时候,什么书也不带,就这样大大方方地走了进来

“默写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至上至君下泽民,百家姓全文默写,千字文庶几中庸,劳谦谨敕及后全文。

前世王青云也知道三百千不过没有背过,没想到这个世界也有三百千,但是内容却是并不完全一致,

前世三字经成书于南宋,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前,千字文成书于南北朝时期。

按理说这个世界并没有三字经的存在,但是三百千却奇迹地出现了。

据崔夫子说三百千是大魏立国之初开国皇帝赵弘武命左丞相窦骁带领翰林院众人编写的,然后宣发全国,以作启蒙之用。

后来窦骁牵涉贪腐大案被满门抄斩,三百千就只能算作翰林院编纂的了。

据说以前蒙学上来就是学习论语,自大魏立国以来才有了启蒙教材的概念。

后来也编写了众多的启蒙教材,如《初礼》,《学歌》,《古韵八法》,不过还是三百千最经典。

而王青云刚入手时就发现三百千中不符合这个世界内容的全被和谐掉了,那时候是哪个穿越者的功劳。

所以这些陌生的史料还是需要王青云背诵记忆的,毕竟这个世界的历史和前世不一样的。

这要是身在魏营心在汉,被砍了脑袋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所以这部分内容,都是王青云记录的重点,更关键的是,上阳镇完全接触不到史记之类的史书。

所以只能从这些启蒙读物中零星了解一下大魏之前的历史。

即便王青云有强大的记忆力,但是理清其中的道理和故事情节还是花费了王青云不少的功夫。

也幸好王青云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还有很长的时间去融入和经历。

但是目前为止王青云还没感受到穿越者前辈带来的福利,连个炒菜都没有,真不知道前辈是怎么度过的,不会穿越过来的是工作狂吧,一心辅佐皇帝登基,然后还没享受呢就被噶了。

这要是真的可太丢人了。

崔夫子布置的作业还是挺多的,即便全能写出来,将近一千多字,也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更不用说是毛笔字,还不能潦草,一笔一划,哪怕对于老生来说也是一个大大的考验。

“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放课,放弃的随时可以放课,写完了放到我的书房,记得开头署名,格式我已经交代过了,新生能写多少写多少,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作弊,如有发现,逐出草堂”说这些话的时候崔夫子前所未有的严肃。

各位下舍学子已经是噤若寒蝉。

讲完规矩,崔夫子拿着一本书坐到下舍的堂前看起书来。

其实刚入学的新生大多水平和石山差不多,石山目前只会三字经的前半段,可惜的是崔夫子考验的大多都是三字经后半段。

估计石山最多会的也不多,能不能写出来还在两可之间。

按崔夫子的估计可能很快就有人交卷了,毕竟新生进度就在那摆着呢,刚刚讲到三字经中段,会背就难能可贵了,能写下来多少,就看天意了。

因为纸张也需要钱的缘故,大家平时练字有的用石板,有的用木板,有的用砂石,而王青云三人则是用的竹简。

慢慢的竹简也在下舍乃至中舍流行起来。

而上舍学子,也就是那三名童生,王青云还未见过,因为他们都是在家学习,只有每月整十之日才会才来指教,正逢中下舍休息。

所以王青云还未见过那三名童生。

不仅是纸张,墨砚下舍的这帮学子用的也很少,平时都是用水写,这才能节省一些。

正经用纸的机会并不多,磨墨的机会更少。

所以一时之间,下舍学子并没有多少紧张感,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磨墨。

墨香瞬间就消散开了。

这种墨香不似前世那种臭味,而是有种草木清香。

前世的墨水大多都是腥臭味,那是工业制成品。

王青云们如今所用的都是人工制成的,即便是最差的墨,也是有种淡淡的香味。

据说高级的制墨师制墨时还会添加阿胶、丁香、松脂等不同物质凝成,故而有不同寻常的香气。

所以墨香是真的有香味,而不是杜撰的,更不是腥臭味。

王青云因为抄书的缘故,经常磨墨,所以手法已经很熟练了。

顶级的墨磨出来是浓而不散,色泛青紫,整体如一,写下来更是力透纸背,颜色如一。

王青云也是将自己的笔墨纸砚摆好,开始磨墨,这些天抄书,陆陆续续用了一些纸张。

剩下的纸张还要继续抄书,但是月考也是需要写到纸箱纸张上边的。

本来特别期待月考的王青云也有些傻眼。

这不正如前世的默写吗?如果没猜错的话,还有听读,不过默写要比听读更难。

因为默写动不动就是整篇文章,这个形式对于经历过前世十多年教育的王青云来说再熟悉不过。

所以王青云一点紧张感也没有,磨好墨,就开始默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